高师文科专业戏剧文学教学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
2016-05-14黄慧慧
摘 要:戏剧文学课程是许多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旨在以课程教学促进戏剧活动的有效开展。戏剧文学因其自身的特点而要求戏剧课程教学应坚持创造性思维与实践原则,具体表现为:戏剧理论学习应采取执一端而显全部的阅读与对话模式、剧本学习应设定各类角色以还原剧情的学习模式、理论结合实践环节应提升理论分析剧本的综合能力。如此方能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个性化人才。
关键词:戏剧文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戏剧实践 高等师范
近几年来,各种形式的戏剧活动愈发成为大学生学习之余的重要实践内容。戏剧是门综合艺术,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因此,戏剧文学课程便成了许多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以课程教学促进戏剧活动的有效开展。如笔者所在的师范院校文学院,除了校级戏剧社团和刊物外,近两年还特别重视戏剧课程教学与戏剧排演活动,2015年上演的师生青春版《雷雨》反响极好。然而,戏剧文学又不同于其它样式的文学课程,比如小说、散文、诗歌等。戏剧文学因其自身的特点而要求戏剧文学教学应坚持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的原则,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个性化人才。[1]笔者将从戏剧理论的学习与接受、剧本的阅读与阐释、理论结合实践等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戏剧理论:执一端而显全部的阅读与对话模式
一般而言,戏剧理论术语与观点比较庞杂繁复,这是因为戏剧这门综合艺术本身的复杂性所致——戏剧关乎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宗教等多种质素。中国话剧是舶来品,从萌芽到成熟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话剧术语及其观点也比较欧化,不同于传统的京剧及地方戏曲理论它对于读者而言具有可观可感的先天性条件,而话剧理论、术语及其表演形式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就具有一定程度的“陌生化”现象。比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派的“体验”和“幻觉”的话剧观、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话剧观、建立“第四堵墙”和推翻“第四堵墙”的话剧观、“写意”戏剧观[2],等等,都难以三言两语解释清楚。这便要求教师在戏剧文学课程教学中应采取特别的方法技巧以促进教学,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首先,教师必须扮演主导者和督促者的角色。戏剧理论观点和著作繁多,已有教材上的分析解释过于简单且往往含混不清,而仅仅依赖教师的讲授也往往会云里雾里。因此,不能任由学生随意和自由阅读。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如此,要么放散羊,要么依靠学生所谓的自觉。这些都不利于戏剧理论的学习与接受。因此,戏剧理论授课教师必须事先布置指定的理论书目和文章,要求学生提前一周进行文本细读。在布置阅读书目的时候,教师理应说明下节课课堂上的主要环节是什么,教学内容是什么,这就提醒了学生在阅读戏剧理论的时候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当然,学生阅读理论文章的时候,可以作阅读笔记,也可以制作汇报式课件。当一周时间的理论阅读结束之后,学生往往会趁着阅读的记忆和困惑而产生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期待在课堂上进行话语交流与思想碰撞,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表现自我与锻炼能力的机会。作为授课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阅读心理和课堂环节,发挥引导的作用。
其次,学生于课堂上陈述印象深刻的理论细节。一般而言,西方的理论著作或一篇理论作品,其中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即使文本细读之后也无法尽收心底,难以全部呈现。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交流的时候,既陈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问题或文字,又提出不能理解的问题或文字。比如,对于《“北焦南黄”:导演艺术风格比较论》[3]这篇论文的课前阅读,因为其内容以及涉及的戏剧观点比较复杂——易卜生、萧伯纳、圣丹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焦菊隐、黄佐临等人的戏剧观皆有所呈现。因此,交流讨论的时候可以以一点而显全部,比如重点谈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论”戏剧观,并质疑这种“幻觉”追求与中国京剧的差异在什么地方,既然是“幻觉”,又何来“真实”之说,等等。问题抛出后,自然会带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掀起互相答疑与解释的课堂氛围,如此,既能沉淀每个学生最深刻的印象,又能吸收比较陌生比较新奇的观点,互相融合与砥砺,将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课堂也不显得沉闷,一节课将舒缓有度地从开始走向结束。
二、剧本学习:设定各类角色以还原剧情的学习模式
相较于戏剧理论而言,剧本文字比较容易阅读与接受。然而,对于一部剧本的不同理解将会带来一场不同的戏剧排演过程,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剧本形象远大于作家思想,这是文学的规律。因此,在学习剧本的时候,不妨多一些想象和幻想,把这些抽象化的内容还原成具象化的物,如此将会收到意外的学习效果。
首先,在剧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实践。剧本阅读是第一道关口,没有阅读剧本或脚本便无法进入角色,这是排演的原则。因此,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还是美工或厂务,没有谁不读剧本而能排演自如。如果仅仅听从导演的安排而去完成各个排演环节,这样的演出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它不连贯、不完整、不成体系。于是,阅读剧本的学生或演员,可以在充分了解剧本故事背景、人物与梗概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实践。具体而言,就是根据个人兴趣把自己设定为不同的身份,如导演、厂务、美工、布景师、灯光师、舞台设计师、化妆师、服装师、烟火师,等等,然后凭借这样的身份去执行任务,即还原剧本中呈现的所有内容。如搭建微型剧场、手工道具、设计服饰、化妆头饰、设计布景、设计舞台站位、手绘剧情发生发展过程地图,等等。把这些物化的剧情放在一起比较批评,发表自己对于剧本剧情的理解、设计此物的缘由,以及对他人成果的认知评价。这种创造性实践利于强化学生对剧情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为以后真正的排演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践资源。
其次,剧本再创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景剧、即性剧表演,二是续作剧本。就前者而言,主要能凸显学生对于剧本人物形象和剧情的整体认识与理解。即兴表演的时候,可以抽取剧本中的某个场面,针对人物话语、动作以及神情进行短时间表演,如此可以见出学生的不同个性,也能检测出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兴趣爱好。比如对于《雷雨》剧本的阅读,完全让学生选择其中的片段进行即兴表演,如果是选择“周朴园强迫蘩漪喝药”的这个片段,即能显示出表演者对于这种家庭氛围的认知和排斥;如果选择“周冲向四凤示爱”的这个片段,即能见出表演者对于周冲的理解及其自身的单纯心境;如果选择鲁大海的话语行为进行表演,能见出表演者崇尚蛮力和反叛抗争的心性,等等。当然,根据这些个性,可以有效地因材施教。续作剧本指的是可以按照剧中人物性格发展应该是怎样而续写剧情。对一个高质量的剧本而言,其人物形象以及剧情结尾都是敞开式的,没有休止符。因此,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再创作,这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实践。还是以《雷雨》为例,剧情上虽然几乎家破人亡,但终究还有人活着,鲁大海与他的母亲侍萍都活着,只不过前者出走后者留守。实际上,疯了的侍萍每每守望与等待的就是鲁大海,尽管她难以被再创作,但鲁大海是可以被再创作的,循着他的性格来编织剧情,这未尝不可以。因此,通过学生续作剧本的行为能见出学生对于人物形象以及剧本的整体认知,这也是加深对剧本的理解的有效方法。
三、理论结合实践:培养以理论分析剧本的综合能力
戏剧是门综合艺术,它涉及到各种艺术的相关理论。无论是剧本,还是话剧排演,都或多或少地隐现着某种戏剧理论观点。熟悉一定的理论观点,可以有效地指导话剧排演。实际上,仅仅单纯地学习理论或者理解剧情,这都不利于戏剧的课程教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妨多进行一些理论结合实践的戏剧课程训练,将有助于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认为,运用自己最为熟悉的戏剧理论来分析剧本以及排演话剧,这是戏剧文学课程教学的旨归。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无法穷尽戏剧理论,也难以认同所有的戏剧理论。实质上,也没有必要完全接受与认同。比如,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是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为代表的三种表演体系。这三个戏剧艺术家团体产生了世界性影响,即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首的莫斯科艺术剧院,以布莱希特领导的柏林剧团,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艺术家群体。这三个戏剧艺术家团体创造的戏剧艺术自成一格,体现了现代三种不同的戏剧观或戏剧美学思想。接受者不可能认同所有派别理论指导下的话剧实践,但可以以自己最为欣赏最为熟悉的话剧理论来分析某个剧本。当戏剧教学中学到老舍《茶馆》的时候,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掌握该话剧的宗旨,而且要引领学生厘清该话剧的艺术特色。话剧的艺术特色绝对不限于语言风格结构布局之类的形式,而要扩充到话剧形式究竟印证了何派的理论观点,以及运用何派的理论指导能使得该剧排演获得最佳的观赏和接受效果。一般而言,《茶馆》体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观,即《茶馆》追求写实和幻觉。这当然是一家之言。如果某个接受者以最为熟悉的“间离效果”理论来分析话剧《茶馆》和排演话剧,在两幕之间穿插报幕人,在话剧结束时让王利发“死而复生”,这些“间离”技巧自然也能收到奇效。一言之,理论结合实践不能夸大理论的作用,更不能牵强附会,而是需要以自己最为熟悉的理论来驾驭剧本和排演,如此则能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达到应用型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淮阴师范学院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苏珊﹒洛莉·帕克斯戏剧中的困境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爱军.师范院校文科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6).
[2]沈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J].中国戏剧,1998,(7).
[3]常春.“北焦南黄”导演艺术风格比较论[J].戏剧艺术,2013,(1).
(黄慧慧 江苏淮安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