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职业教育

2016-05-14王俊奇

关键词:渗透

王俊奇

摘 要: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诸多的浮躁和拜金主义,在现在的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学中也存在着实用为主,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往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学会技能的简单运用,而没有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教育和渗透。不必说诸子百家,就单拿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来说,对我们的现代文化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们现代职业高中的教育也是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教育思想;职业高中专业课;渗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56-2

0 引言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着丰硕的教育成果。不必说诸子百家,就单拿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来说,对我们的现代文化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们现代的素质教育还有职业教育更是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认为在这些思想精髓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传统教育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造福。

1 传统教育思想的作用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孔子关于教育的作用 ,一是重视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二是教育对人的培养起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政治工作,因为通过文化教育就可以把好的风气,如:“仁”“孝”“忠”“信”等传播到社会上,从而影响政治。我们面对的职业高中的学生是两年后就要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工作中的群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把这些正能量传递给他们从而使我们的社会进步、国家发展。

孔子还认为治国,根本上应让人先在经济上富足起来。要让他们富足最根本的方法应首先提高他们的文化。教育工作比国家的政令法律更加重要和有效。他还认为政令法律只能强制人民不去犯错,而教育则可以从心理上去影响教化百姓让他们自己不去犯错。因此说教育起到了政治法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职业教育更应该在对劳动技能的培养中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现代教育正是遵循了传统教育思想中孔子对教育作用的理解。国民经济要发展,综合国力要提高,要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要发展,教育首先是第一位的。而生产力要提高则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职业高中教育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由此说明了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教育使科技得到提高和发展,使道德规范等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即通过教育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等传递给新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结构中的相应角色,以维持社会运行机制和延续社会结构。

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体现在三方面:生产指导功能;角色培养功能;传递社会规范功能。此外,教育还具有社会功能(也称为工具功能)大致上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阶层功能与变迁功能等。现在教育正是沿着这条道路走的,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素质就非常明显的等同于提高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传统教育目的的继承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在传统教育思想中,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仕”“君子”。把官职和学习结合起来,主张贤人政治,反对学“不学而仕,仕而不学”的世卿世禄制度。他培养的是有知识有高尚品德的仕、君子,让他们去作君主的辅佐,老百姓的道德表率。孟子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在于培养能够明人伦的仕君子,也就是说整个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孝悌。

从孔孟的教育目的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目的应当批判地继承。

①应当批判孔子学的目的是为了成为仕,为了做官。我们今天的教育除了要培养出好的官,君子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出方方面面的人才。如: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而我们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这对于孔子时代来说是有局限的。此外我们应当继承孟子的“培养孝悌”。这对于当今的现代人来说“孝悌”二字的分量是越来越轻了。我认为现代的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孝悌。让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更少甚至没有。这一点上作为家长的也应当认识到过分的溺爱是对下一代的迫害,使他们养成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的坏脾气,使他们不知道怎样尊重人,怎样和他人相处,所以说现代教育应加强孝悌的教育,职业高中的教育更应该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的老师,如何团结同事,如何与他人合作。如果一个连自己的长辈都不爱、都不关心的人,难道他还会懂得去爱别人、关心别人、关心国家吗?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实训室我们都应当给职高的学生灌输中国传统的“孝悌”。

②我们应当批判孟子的不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相反我们更应当加强对自然科学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下一代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不去相信那些歪理邪说,要让他们看到邪教对人们的危害,如李洪志的“法轮功”对人民国家都造成危害,我们应当坚决取缔。让学生思想上要形成我们不仅要有文化素质更要有一技之长思念。中国现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我们不仅要成为文化大国,也更要成为工业强国,工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培养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

3 传统德育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他从“性善论”出发,重视启发人们恢复天赋道德观念的自觉性,儒家派中的荀子关于道德和道德修养的思想基本上也没有越出儒家思想的范围。我认为儒家这三位代表的道德教育思想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3.1 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据《周礼·地官·保氏》记载,周朝的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由当时负责教育的保氏教育他们,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六艺”,就从“六艺”六大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中国古代教育确实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相互结合。礼乐主要是道德教育,但其中也包括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射驭书主要是知识技能教育,但其中也渗透着德育的内容。春秋战国以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似乎更加强调德育教育,但同时,人们也并没有放松对知识教育的重视。中国古代教育是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和智育并重的。

3.2 孔子和孟子都提出了“立志”

孔子的提法是“立志车道”;孟子的提法是“立志持志”。其实质就是要有人生理想,要为理想而不懈的奋斗,要行“仁义”,即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继承了“杀身成仁”的思想,提出必要时舍生取义。

现代的职业教育也应当重视理想教育,让学生进校时要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学习中逐渐形成人生规划,并且鼓励他们要“有志”和要“持志”。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做事情三分钟热度,一遇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古代孟子就意识到意志锻炼比立志和持志更重要。所以我们要教学活动中进行艰苦的环境意志磨炼。比如:我们学校经常会举行野营活动、学生拉练活动、军训等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吃苦耐劳和意志的磨炼。实际上我认为最好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进行长期意志磨炼。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样的道理。

3.3 儒家学派的教育还非常重视“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迂善”

荀子也提出了“由礼”和“一好”。这些都是从自我反省中不断自我提高,不断扬长避短。这样的思想也是值得当今的教育继承和发扬的。我在每周都要求学生写周记,就是让学生每周反思总结,本周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我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这样既能了解学生所想,也容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到“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迂善”。

4 结束语

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如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局发诱导、学思结合等。都是我们应当吸取的精华。还有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思想是我们应当摒弃的。总而言之,对于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我们应当好好的理解运用,批判地继承,从而把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搞得更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各类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2008.

[2] (西周)周公,曹海英.周礼仪礼[M].2014.

[3] 杨伯峻.论语注释[M].2006.

[4] (汉)贾谊著,王洲明注评.新书[M].2011.

猜你喜欢

渗透
幼儿园课程渗透美术内容的教学策略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