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艺术品市场会顺从权威?
2016-05-14刘晓丹
刘晓丹
2016年4月,又一项力图打造权威艺术品鉴证平台的活动——由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艺术品身份证签约仪式”隆重举行。该活动由ACC防伪科技提供技术支持,从艺术品源头出发,给每位玉石雕刻大师配发防伪制证系统,通过绑定艺术家指纹等身份信息、自动鎖定玉雕作品微观拍摄数据,为每件艺术品建立唯一、权威的身份证明。类似的艺术品鉴证平台,还有2013年6月雅昌文化集团推出的“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该系统通过艺术品征集、艺术家本人鉴定、艺术品技术备案、艺术品认证等环节,为艺术品办理权威的“身份证”。
身份证之外的艺术品鉴定,通常依赖权威人士。艺术品市场假货泛滥,早已让买家防不胜防。有专家称,各大艺术品拍卖会上的假货占六成,地摊市场的假货更是高达95%以上。对于大多数缺乏鉴定能力的买家而言,第三方的评价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艺术品市场的鉴定大多属于民间自发行为。由于多数拍卖公司和艺术品鉴定公司不具备鉴定资质,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以及故宫博物院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只有在为文物系统内部、司法、海关等机构鉴定时,才具有文物艺术品鉴定资格,面向民间的鉴定力量严重缺失。那些权威文物管理机构、博物馆的鉴定专家,以及许多著名艺术家的弟子、家属,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鉴定权威。
鉴定权威很容易在市场形成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地位高、有威信者的言行容易引起公众重视,即人贵言重。权威效应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谁一旦拥有了代表权威的头衔,便能让很多人顺从。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提到过一个“更换头衔投稿实验”:实验者收集了12篇由著名大学学者在一年至一年半前发表的论文,然后将作者的名字改掉,并将作者单位改成非著名组织,重新投给发表过它们的期刊。结果,其中的9篇未被期刊社认出并进入了评审程序,其中的8篇被认为质量不合格退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期刊,在国内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的工具,是很多单位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
艺术品市场的权威效应同样明显。
权威效应主要源自不安全心理,人们普遍认为,做事听从权威人物可以增加保险系数。在艺术品拍卖场,权威人士的暗示作用和带动力很强。早在1993年的上海朵云轩首场拍卖会,便由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谢稚柳开槌,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举一号牌竞得第一件和最后一件拍品。1994年中国嘉德举办的春季拍卖会,则是由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徐邦达主持开槌。很多知名艺术品拍卖行的拍卖师是经验丰富的鉴定人员,比如原苏富比亚大区总裁、拍卖师朱汤生,原香港佳士得总经理、拍卖师林华田,都是著名的瓷器鉴定专家。拍卖师的权威性可以让买家确信拍品的质量,从而踊跃举牌。很多拍卖行还会聘请权威鉴定专家长期坐镇,给买家吃定心丸。
在权威效应下,普通人很容易停止独立思考,盲从轻信。美国心理学家在大学课堂上请来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称其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其气味强烈,对人体无害。化学家打开瓶盖,很快,不少学生示意闻到了气味。而其实,瓶子里装的只是蒸馏水,而化学家不过是位德语教师。
艺术品市场的多个丑闻都与迷信权威有关。2010年九歌拍卖推出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配有徐悲鸿长子徐伯阳与画作的合影及其所书“此幅油画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作品以7280万元成交。不久,竟有中央美院首届研修班十位学员联名指出,该画是他们当年的习作。2002年,华尔森集团总裁谢根荣收藏的一件“金缕玉衣”由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估价24亿元,两位本已发现其骗贷的建设银行某支行行长,因此再次为其提供资金4.56亿。事后多年发现,该玉衣是用零散玉片串缀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