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歌曲《醉了千古爱》

2016-05-14王沛沛

艺术评鉴 2016年9期
关键词:情感表现演唱技巧

王沛沛

摘要:《醉了千古爱》是一首新古典民歌方向的艺术歌曲,由陈道斌作词、栾凯作曲,作品格调优雅,旋律优美,歌词雅致,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传唱度很高,是民族声乐教学、演唱和声乐比赛的必选曲目。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演唱体验,对作品的词曲作者进行介绍以及其歌曲曲式结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现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醉了千古爱》 演唱技巧 情感表现 戏曲风格

一、作者介绍

陈道斌,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多次为国内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宋祖英、廖昌永、戴玉强、闫维文、殷秀梅、张也、方琼、王宏伟等歌唱家创作歌曲。陈道斌的作品集古典韵味与时代精神为一体,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喜爱。他的作品往往取材于历史的、有意境和内涵的事物,但是却用现代的诗歌语言进行表述,将历史的事物用现代的视角语言表达出来,给听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醉了千古爱》便是对这种感觉最好的诠释。这首歌的歌词精美雅致,旋律婉约动听,颇有中国传统诗情画意的韵味。经过吴碧霞、方琼等人的精心演绎,深受业界人士的喜爱和传唱。

栾凯,当代著名青年作曲家,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当代杰出的青年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的领域极广,涉及民族、美声、流行歌曲、电视电影主题曲等。近年来,栾凯的音乐作品广泛流传,深受大众的喜爱。他的作品涉及面广,体裁丰富,音乐风格多元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作曲家。栾凯还曾为戴玉强、廖昌永、阎维文、么红、王霞、迪迪拜尔、杨洪基、刘秉义、黄华丽等众多知名歌唱家进行作品创作及专辑制作,逐步成为了一名成熟、成功的音乐人。

民歌新古典是栾凯这些年来一直延续的特色风格。《醉了千古爱》、《牡丹亭》等就是对民歌新古典作品最好诠释。栾凯的音乐作品广泛流传。《醉了千古爱》是栾凯的声乐作品辑《我的深情为你守候》中极具民族色彩的一首歌曲。作品将戏曲因素与歌曲表现形式相结合,是栾凯民族声乐作品系列中极具戏曲风格特点的代表作之一。

二、歌曲分析

《醉了千古爱》是一首新古典民歌方向的艺术歌曲,其中“民歌”是用民族唱法来演唱,“古典”是指音乐的旋律选择中国传统戏曲音律作为主要旋律,“新”是指编曲上创新,加入西方交响音乐和时尚电子音乐等跨界元素。“民歌新古典”作品的编曲配器上除了以传统民族乐器配器为基础外,还适当加入全新的西方交响电子音乐风格配器和编曲,令作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音乐元素与西方先进音乐元素的融合。《醉了千古爱》是民歌新古典作品的典范,下面就歌曲的曲式结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三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分析。

(一)曲式结构分析

《醉了千古爱》是一首缩减再现三段曲式结构的民族声乐作品,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较为简单,乐曲共计103小节。分为AB两段。调式采用了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中的#d羽调式(加变宫)和e羽调式(加变宫)。

这部作品的前奏给人一种怀念往年尘世的感觉,随着旋律以4/4拍的节奏缓缓进行,慢慢展开。作品在两段中营造出两种不同的音乐情境,作品的第一部分抒情性、叙事性为主,旋律进行以比较舒缓,主要以二度级进和三度小跳进为主在中低音区展开。中间的间奏钢琴伴奏大量使用了琶音音型,使得整个旋律线条更加流畅,在电子伴奏版中则运用了以琵琶为主的管弦乐配合及以笛子为主的民乐配合,使民族和戏曲的元素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故事的意境,彰显出了作曲家独特的创作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把握音乐创作风格的能力。第二段进入到了乐曲的高潮部分,音乐情绪开始变得激烈,旋律也进入到高音区,在旋律中的个别音使用了顺波音技法,增强了整个乐句的吟唱的感觉,使听众细细品味其中的古典韵味。最后作品缩减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内容,速度渐慢,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

(二)演唱技巧分析

众所周知,“气为声之本”,在声乐演唱中,呼吸是歌唱最基本的要领。开始演唱必须应做到吸好气,使声音拥有一个有力的源源不断的气息支撑,吸好气后便是用好气,想要使发出的声音优美动听、连贯饱满,离不开气息的支撑。在气息的运用上,要使横隔膜向下扩张运动,同时保持呼气状态下的腰腹间的扩张,才能使声音有气息的支撑而浑厚有力。在运用美声的科学发声技巧的基础上,以民族唱法字正腔圆的咬字吐字要领为准,使声音圆润连贯,增强乐句的抒情性和律动感。

润腔在带有戏曲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中颇为常见,在这首作品中巧妙的运用了此种技法,句中的“海、哀、猜、待”等发音都极具戏曲特点,要在演唱时加以二度创作,使声音圆润、优美、动听,唱出该有的戏曲韵味来,同时也要在戏曲韵味的基础上吐字,字正腔圆,有一种向别人娓娓道来的感觉,“莫叹雁南飞,当喜春犹在”中的“莫”字要运用京剧中的戏曲声腔来演唱,加入戏曲中润腔的色彩。“一曲梅花引,醉了千古爱”中的“一”和“花”字在润腔上也要多注意,“千”字要强调语气,同时演唱时要注意装饰音的表现,要在节奏的准确的基础上,演唱的轻盈、委婉动听,使这些装饰音起到画龙点睛的应有作用,这样才能将作品中的戏曲音素表现的更有特点。

在歌词韵脚的处理上,《醉了千古爱》这首作品每句歌词的末尾大都使用了汉语“十三辙”中的“怀来辙”,这些歌词韵脚相同的特点极大地增加了音乐的韵律感,增加了歌曲的传唱性。

(三)情感表现分析

任何一门艺术形式,都表达了艺术家的意图,即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声乐也是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无论音乐创作者还是演唱者,都必须在作品中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通过声音传达给听众。情感就是声乐艺术表达的灵魂,而作品情感的表达更多的依托于歌词。

这首作品的歌词内容表达出了故事主角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还有无限伤感,感叹自己对爱情痴心不改,最后却落得春风不解情怀,此种无奈之感令人听后感同身受,十分悲凉,纠结万分。“尘缘如梦,往事被拒城外;除却巫山,不见沧海。”一开始演唱就要马上进入到角色,感叹世事变迁,往事如风,要带着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进来,表达出主人公对自身人生境遇的慨叹。“天涯梦断,春风不解情怀;到如今独感慨,无尽悲哀。”在演唱这个乐句时,情绪要比第一段稍微加强一点,“到如今,独感慨”可以唱的有些顿挫、如泣如诉的感觉。在进入第二段反复的时候,处理上要比第一段流畅一些,“繁华散尽,谁将结局安排”是疑问的语气,必须要将这个疑问语气唱出来,“谁”字同样要稍微加强语气。“长亭外,古道边,谁还等待”是第一部分的结束部分,同时也要为下一句乐曲的高潮部分做铺垫。“莫叹雁南飞,当喜春犹在,一曲梅花引,醉了千古爱”诉说了故事主角当时的心境,此句将旋律逐渐推向高潮,表达出作者的一种自我排解,劝慰自己的释然心情。

歌曲《醉了千古爱》是一首借鉴吸收京剧艺术精华的民族声乐作品,其中的“一曲梅花引,醉了千古爱”不仅具有强烈的京腔京韵,而且演唱者吐字清晰的演唱技巧也大大增强了这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演唱这首极具戏曲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韵味”,味道唱不出来,整首作品就会显得索然无味,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就失去了中国民族唱法所独有的审美情趣。因此,这部作品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值得声乐学习者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刘慧慧.民族声乐教学对传统京剧的吸收和借鉴[J].大舞台,2014,(03).

[2]栾凯.对音乐创作若干问题的思考[N].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4,(02).

猜你喜欢

情感表现演唱技巧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论声乐作品演唱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从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色彩情感
浅议琵琶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及音色变化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在声乐艺术中的有效融合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