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原中与文本共振,在实践中与素养同行
2016-05-14陈卫东
陈卫东
摘要: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有效性,确保阅读教学的效果,笔者依次提出了应对策略:一是走进文本,还文本真实的语言面目;二是多元视角,还文本真实的语用面目;三是生长语言,还文本真实的课堂面目。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还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86-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中,教师文本解读的质量决定着课堂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质量。基于有效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思考,笔者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走进文本,还文本真实的语言面目
在阅读中,既要有从文本到作者的过程,即从语言层面进入作者精神世界的过程,也应该有一个从作者到作品的过程,即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精神状态进入语言层面的过程,这才能体现阅读教学的对话性质。
“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寒山”具体是指什么山?“斜”字何解?斜,是山路平缓还是陡?石径,是台阶还是平铺?黄永武先生在他的《中国诗学》指出,寒山寺附近有江桥,也有枫桥,又远对着愁眠山。人们就把“江枫渔火对愁眠”解释成“江桥与枫桥的渔火对着远处的愁眠山”。这样的鉴赏,能不能成立呢?他引用宋人周遵道《豹引纪谈》里提到的一段话:“枫桥,旧名封桥,后因张继江枫渔火句,改枫桥。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字。”可见张继写诗时,唐代寒山寺前只有封桥,并没有枫桥,后来是由于“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太出名,后人才改“封桥”为“枫桥”。“后人既将‘封桥改‘枫桥,这诗的题目也由‘夜泊枫江改为‘枫桥夜泊。《全唐诗》中题目作《夜泊枫江》才正确。”理解一首诗,把握一篇文章,必须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人生状态。
“读书必先识字”,基于儿童立场,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以怎样的一种视角,并且沿循一种怎样的思路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结构,通过对它的涵义、背景、风格和意义的逐一解读,并对文本进行适度拓展,我们庶几乎可以臻达目的——与文本真实对话。
二、多元视角,还文本真实的语用面目
1.立足文本主旨,因言识意
文本解读的重点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准确认识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师应该以文本价值、教学功能和学生需求为标准,从学生生活出发,用学生的眼光解读课文。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生动有趣的故事。课前预设,我尝试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课文,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可能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哪些内容理解可能有难度?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可对剪纸的图案内容不太理解:为什么多次写到“老牛兔子”?我作了如下预设:在学习剪纸“老牛兔子”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爱自己的点滴小事,体会文中姥姥对作者的喜爱与呵护,从而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努力实现课文被赋予的教学价值,用学生的眼光解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打开与文本对话的窗口,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起点,为课堂的深入对话作好充分准备。
2.立足文本词句,因言得意
词句是文本的基本构件,是文本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打造语用型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找到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打开与文本对话的一扇扇窗口。
《去年的树》中,王裕舟老师在具体语境的推动下,巧妙地引、深入地读、大胆地想,让孩子们入其境,悟其意,学其言。一棵树,一只鸟,演绎一段永恒的经典;一节课,一段情,留下一个永恒的回忆。优美的景色,动听的乐声,诗一般的语言,回环吟咏,回环复沓,诗意的课堂,诗意的语文,文字以感性的面目呈现在学生面前,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创造出真正由文字构建的世界。浸润在如此优美纯正的语液中,耳濡目染,孩子们的言语视角、言语品位等言语技能,自然潜滋暗长。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富含文本“特质”、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关键词句,从文字的品读、感受入手,积极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方法,在情境切换中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体会内涵的深邃,锁会运用的精妙,滋长语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得言又得意的目的。
3.立足课后习题,因意得法
课后练习题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反映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把握。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后练习题中的第3、4题如下:
第3题: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这句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第4题: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第3题是引导学生对柳树形象与情感的领悟,指向“会意”;第4题旨在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言语形式,指向“得意”。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这两道课后练习题恰当地融入教学设计中,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达成。
依托文本的语言特质,围绕对主题的理解与脉络的把握,以习题引领,服务语言成长,教师充分研读课后练习题,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生长语言,还文本真实的课堂面目
一堂好的语文课还应当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得到满足,获得认识,并让课堂始终充满一种贴合文本情境的氛围。
案例片段一:《老人与海鸥》
师:是啊,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我想此时此刻,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老人诉说。如果你就是鸥群中的一只海鸥,你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友情提示:如果你能把动作、语言、神态结合起来写,就最厉害了。
(深情的音乐响起,生写话后交流)
生1:“朋友啊,怎么还没有来?是忘记我们了吗?”海鸥在天空中盘旋,在湖面上掠过,目光依旧有神,只不过如今多了一份深深的着急,还带着一丝疑问。海鸥扑闪着翅膀,朝着天空大声鸣叫:“啊,我们想您了!”
生2:海鸥在天空盘旋,四处寻找那熟悉的身影:“老爷爷,老爷爷,您在哪儿呢?为什么还不来看我呢?你可知道,我是多么留恋您慈祥的声音、您温暖的怀抱啊!老爷爷,您快来吧!”
……
为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写作心理建立一个发展平台,找准学习的起点,进而创设具体的语用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深化课文的语言的规律,自主积极的进入文字世界,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之后,学生内部语言丰富了,把内部语言变成外部语言,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享受教师、文本、学生共同营造的丰富的文字、精神大餐。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最终指向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还文本的庐山真面目,还课堂的语言真面目,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感知、理解、体验、评价、创造文本情景,发展综合素养的言语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