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电营销精益化管理途径

2016-05-14汪安卫黄凤琴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管理途径精益化管理

汪安卫 黄凤琴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供电企业要提升服务水平,就必须重视农村居民生活需求的满足,实行农电营销精益化管理。文章从农电营销的管理现状出发,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电营销精益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电营销;精益化管理;管理途径

1 农电营销管理概述

1.1 农电营销核心业务

根据农电营销过程中的用电需求的不同及供电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农电营销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即:(1)业扩报装。主要包含对受理用户的用电申请、对用电现场环境进行勘察、制定合理的供电策略、工程验收、与用户签订用电合同、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2)电费核验。主要涉及电费的管理,包括电表数据的查抄与核对、电费的计算的校对、电费收取、账务管理等。(3)计量管理。主要是对计量器具使用情况的管理,尤其是使用前的登记与审核,使用时的检查与安装,使用后的维护等。(4)用电检查。主要是为了保证居民的用电安全,对违规用电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等,从而促进居民科学用电意识的提升。(5)信息服务。主要是通过通信服务进行的,通过通信技术保证用户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如停电、限电、实时电价等情况,同时也可以促进用电宣传。(6)其他。为了提升用户的体验,保证故障维修等的及时处理,提升服务质量。

1.2 农村供电所组织结构

农村供电所隶属于县供电所,是为了保证农村居民享受用电服务而设立的。根据其管理情况,主要设置如下三级管理机构:一级:供电所所长(包括副所长);二级:营销班班长、运维班班长(分别负责农村供电所的营销工作和运行维护工作);三级:窗口服务员、现场服务员、运行服务员。前面两种服从于营销班班长,主要是对营销工作进行相应的解决。最后一个则由运维班班长管理,主要负责日常用电的运行与维护。

2 农电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员工服务意识淡薄

由于农村供电所的员工有限,多来源于当地人员,在素质上与城市供电员工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服务”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所欠缺,因而在为农村居民提供供电服务时经常出现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引起农村居民的普遍不满。不仅如此,由于缺乏相应的职业培训,使得员工的专业技能有所欠缺,人们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用电故障等常常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影响居民的用电体验。

2.2 业务分工不明确

由于人手不足,农电营销管理与服务间并不能保证明确的分工,导致部分员工的工作存在重合,甚至部分工作并不能很好的落实,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等问题层出不穷。同时,对于用电管理不到位,造成居民中存在私拉乱接的现象,用电安全得不到保障。

2.3 监督考核不科学

在农电营销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一些违规操作的行为。抄表员工在负责抄表时,对于数据统计不到位,致使抄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不仅如此,安装员工对于用电安装工作存在不负责的现象,后期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面积的损耗现象,影响了整体服务质量。

2.4 制度执行不力

目前,大多数农电员工为乡镇电管站原本的员工,职业素养并不高,大多数为半工半农,因而对于农电企业的制度认识不充分,无法做到严于律己,工作作风存在较多问题,导致农电营销管理中问题层出,制度无法得到很好的执行,严重影响企业形象的树立。

2.5 宣传不到位

农村居民的安全用电意识较为淡薄,违规用电的现象较多。不仅如此,农电营销过程中,由于对政策及企业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工作中常出现“人情关系用电”的情况,导致用户与企业之间存在较多的矛盾,不利于企业的管理。

3 推进农电营销精益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强化培训,重视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推进农电营销精益化管理也不例外,必须重视人才的作用。目前,农电企业中的员工多为半工半农状态,职业素养缺乏,工作态度松散,技术水平不到位,种种问题层出不穷。要改变农电企业员工素质不高的局面,企业必须完善人才建设体系,保证员工获得较为全面的职业发展。首先,重视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开设技术培训课程,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农村居民用电提供专业、可靠的服务。其次,还应该加强对员工行为的规范,保证员工能够自觉承担责任,并实现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助,有效合作。最后,加强对农电员工职业道德的建设力度,保证农电员工能够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农电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3.2 科学分工,明确职责

实现农电营销的精益化管理,必须从组织结构的建设开始。通过对营销班和运维班具体工作的划分,严格区分工作内容,保证相互之间能够充分配合,减少工作冲突。一方面营销班严格负责农电营销的工作,保证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运维班则主要负责对农电配网日常运行的维护和管理,定时检查居民用电,对故障进行有效排除,充分保证居民用电的顺利。还应该加强相互间的合作。首先,营销班能够通过运维班提供的用电数据、供电情况等资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供电方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用户用电科学可持续。其次,营销班能够发布准确的用电信息,加强同用户之间的沟通,减少运维班同用户之间的矛盾,提升居民用电满意度。

3.3 加强监督,完善体系

为了避免一些不科学用电情况现象的出现,杜绝员工违规作业等,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保证农电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在监督工作开展时应该保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有效结合,保证监督工作的客观有效性。其次,应该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方式共同保证业务执行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一方面,在建立内部监督时,应该对营销组的窗口服务及现场服务进行有效管理,完善开户信息等工作的审核、复核,保证业务流程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对运维组的安装及维修活动,应该进行现场监督,保证安装操作流程的科学合理性,保证服务的质量。最后,通过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合力的形式,加大现场监督考核力度,使得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3.4 客观评价,有效考核

规范绩效考核体系,形成科学的考核标准。首先,将营销活动和服务质量考核结合起来,以服务作为考核标准。其次,对不同区域的农电营销活动进行不同的标准进行衡量,从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中,线损等问题应该根据区域的不同进行调整,但用电统计标准则应该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最后,应该设立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共担制两种标准。一方面,责任追究制可以保证问题出现时能够有迹可循,从而提升营销班和运维班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责任共担制能够保证营销组和运维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供电服务工作。通过客观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够充分维护企业与政府、客户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5 重视宣传,营造环境

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能够保证居民正确认识用电规范,减少乱拉等现象的出现。同时,对企业制度的宣传,能够提升员工服务意识,避免出现“关系户”,从而减少用户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为农电营销精益化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供电企业要提升服务水平,就必须从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出发,从而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其中,农电营销精益化管理作为供电企业服务农村市场的重要举措,应该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管理途径精益化管理
图书资料的科学化管理途径
以“内涵式班组”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实践与创新
加强电力通信设备资产精益化管理研究与分析
项目预算精益化管理探析
加强海外EPC电站项目管理的途径探讨
探析做好油田工业物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造船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