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情教育:一种新型的假日德育尝试

2016-05-14彭敦运

中小学德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江夏校本师生

彭敦运

摘 要假期往往是学校德育的“真空地带”,解决这一德育难题,要抓住契机,联合社区,争取家长支持,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假日德育中既享受假日,又受到教育。

学校德育;乡情教育;假日德育

G41

A

2095-1183(2016)09-00-02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

文章编号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向深水区推进,孩子们肩上的负担被卸下了不少,假日年平均增加了近五十天。这不仅解放了他们的手脚,也放飞了他们昔日禁锢在书包里的笑声。但我们也发现,这本应属于孩子们的假日的回归,却让许多家长茫然无措。[1]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许多家庭只好再度把学校弃置的负担捡起来,并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

为了阻止这种“回潮”,帮助孩子们巩固既得快乐,趣化他们的校外生活,活化立体(学校、家庭和在社区)德育,我们与社区一道,配合建设部“名镇名村规划与保护”行动,以开发校本课程为契机,展开了三年多的“新型假日德育”探索。虽然过程十分辛苦,却也让我们体尝到了新式乡情教育的别样滋味。

一、抓住契机,选定假日德育主题

有事做,有趣事做,有有价值的趣事做,不仅是孩子们的渴望,也是家长们的期盼,还是社区的希冀。怎样在这两个“三维”的交织点上充分发挥成人整合力量的主导作用,成为制约假日德育的瓶颈,而筛选出合适的命题,又成了突破这个瓶颈的关键。

为了探索这种新式德育,我们曾拟出过许多驱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命题,譬如:

怎样把一件家务劳动做出亮点?

怎样读一本好书并展示出自己的收获?

怎样开展一次社区服务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怎样展开文娱体育活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

……

但我们又发现,这些活动虽然能一时解决学生无事做的空虚,也能帮助家长挑起监管的担子,但行为价值总不是很高,因而后继动力不足,很难坚持。为此,我们给理想的假日德育拟定了几条标准:

1.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去做。

2. 能发挥学校教师的主导作用。

3. 能突显社区工作的特点,并获得家长的支持。

4. 有利于乡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

5. 有比较大的价值。

当我们正讨论这五条标准时,适逢民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这一下点醒了我们:能不能与学生一道探索本地乡镇的历史?即使找不到合乎标准的名镇名村,也能为丰富本土地地名文化、名人文化、名俗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这一工作持续的时间长,铺开的面积大,师生也能受到较好的教育,各级领导也十分支持。

于是,我们说干就干。就这样,开展以“三名文化”为核心的调查与挖掘,一跃成了我们假日德育的新常态。

事后我们发现,遴选假日德育的主题,“能为地方建设与文化发展服务”是最佳选择。满足了这一条,就不仅能激发师生的假日乐趣,也能积累校园鲜见的地方教育资源,还能引领师生走进社区,与“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一起开发校本课程,在快乐中享受假日,享受德育。

二、挖掘问题,激发假日德育兴趣

行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读地图”。而这次读图,让许多人第一次看见了图上虚拟的家乡。这张平时让许多人不屑或闻所未闻的地图,如今看来竟如此亲切。大家在图上找呀,看呀,突然一个问题蹦了出来:“地图上怎么这么多‘湾呀‘墩呀?”

这真是个好问题!且它来得这样及时,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也激发出了所有人的兴趣。

自然而然地,我们探索的命题就从“江夏的地名中为什么带有这么多的‘湾与‘墩”开始。

地名是文化,而且这种古老的文化总是把不同时段的历史与政治、经济与社会、军事与教育等等放在一个“锅里”“烹饪”。尽管“烹调”的方式大同小异,但由于素材不同,依旧生成了千差万别的“美味佳肴”。湖北是千湖大省,江夏的综合水面更是占了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因此不但“河湾”“湖湾”不少,开发滩涂湿地,垒墩建村,滨湾而居的村落也一定多。今天的人们以“湾”“墩”来为村庄命名,是不是意在将“靠水吃水”“靠水护水”作为生存的箴言一代一代往下传递?孩子们趴在地图上,从2993个自然村落的地名中找到了1389个带“湾”和近百个带“墩”的村名!

这些村子为什么都带“湾”连“墩”,成为驱动我们进行社会调查的新动力。在对调查做了一些安全、纪律、技术方面的要求后,几个小组就在老师和社区志愿者的带领下,分别上路了。

事后我们发现,这样的社会调查不仅帮助师生提高了“读图”的能力,增进了实地考察的本领,还内化了大家掬取综合资源的效率意识。经过前后三年的探索,我们不仅了解了二十几类地名的成因,而且收集了近百位历史名人的故事,了解了不少当年的革命先驱英勇奋斗的史实。

三、整合数据,彰显假日德育成效

如此一番采集归来后,师生们再也不感到“空虚”,而是一下子感觉“富有”了,觉得有事可做了,而且心情十分急迫。

确实,这时候区电视台已等着要我们的成果,准备在市民中普及地名文化;民政局也等着要我们的结论,以充实本区的区划地名网;学校也等着要我们的素材,来建构自己的校本课程……而这一切都要基于我们对社会调查数据、文字和音像的分析与整合。

师生们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竟如此重要,家长们的积极性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听孩子的“天方夜谭”,帮助清理思路,建立专题档案,补充资源等等,第二天又仿佛忘记了昨夜的疲劳,兴致勃勃地彼此交流……社区“辅导室”好像一下子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志愿者也成了不同主题整合小组的召集人,假日德育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千头万绪、千差万别的资源“鱼龙混杂”,我们只有理出一个头绪来,才能引导大家做好后续工作。为此,我们与社区领导、“五老”成员和家长代表一起反复权衡,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以开发校本课程为主线,同时服务其它项目。事后的结果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我们带领着七个街道的三十几所学校,不仅成功开发了《江夏魂》《江夏韵》等21套校本教材,而且编辑摄制了160分钟的四集电视资料片《江夏魂——中国共产党江夏历史》,成功实现了学校德育向社会的切入,也实现了假日德育向校园的“逆袭”。事后,不同学校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整合,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凝聚了大家的聪明才智,而且提高了整合效率,催生了许多副产品,在服务了社会,帮助学生享受假日快乐的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和家庭的普遍赞誉。

应该说,假日德育立体化是新(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事物,以前虽有不少学校对此进行过探究,但大都浅尝辄止。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坚守的动力,缺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量与和谐的背景。[2]我们也碰到过许多困难,不同的是我们在受挫后并没有止步,而是在不断总结中回望,不断地将这种假日德育置于社会大环境,观察这稚嫩的生命在“放养”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会被哪些因素“秒杀”?继而针对这些困难与因素采取措施进行化解。

实践证明,要坚守假日德育并予以成功延伸,应该注意几个策略:一是不能再让学校与教师充当第一主导,因为学生假日德育的第一责任主体是社区;二是不能一味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而无视社会的综合需要;三是假日德育的宗旨是让学生享受假日,享受快乐;四是要在挖掘中引导,在引导中挖掘,且这个“挖掘”不只是德育资源的挖掘,还应有更丰富的包括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总而言之,假日德育让我们的假日和德育都有了更为丰实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菁莹.孩子暑期生活没规律 家长集体患上“焦虑症”[N].中国青年报,2011-08-08(6).

[2]崔效峰.心愈宽,行愈远[J].中小学德育,2015(7):85-86.

(作者单位:武汉江夏区教科所

湖北武汉 4302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江夏校本师生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七月梧桐最入画
给你一个橙子好不好?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青春经不起狂轰滥炸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