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烹饪过程中如何控制食物的安全性

2016-05-14甘云峰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烹饪控制安全性

甘云峰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食物。往往人们身体的健康与否和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人们更倾向于“绿色有机食品”。那么,在日常烹饪中怎样将新鲜的食材与调料有机结合,烹调出健康的食物就成了一个难题。对此提出了控制食物安全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烹饪;控制;安全性

食品的安全与烹饪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想让人们吃到健康安全的食物,烹饪者就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来制作食物,发芽的土豆、变质的肉类都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威胁。对制作环境的卫生也要严格要求,脏乱差的卫生条件是细菌最喜爱的场所。所以,我们要严格掌控各个方面,让人们吃到真正的绿色的食物。

一、保证原材料的安全

在烹饪前,烹饪者要对购买的原材料进行仔细的挑选。首先就是食材一定要是新鲜的,快要腐烂的食物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如果冬天储存的土豆发芽了,我们就要将芽去除,把土豆去皮,以确保食材的安全。另外,针对不同的菜要用特定的方式去除对人体不利的成分。比如,茄子、菠菜等人们常常会用沸水去除里面含有的有机酸,防止人体内的高钙蛋白与其形成结实性有机物。在烹饪豆角或者长豆角时,要注意时间的长短,由于他们都是不容易熟的菜,在烹饪时要长时间炖煮,加热彻底才能够除去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防止中毒现象的发生。在加热肉类的时候,时间也要稍长,因为没煮熟的肉类常会有绦虫的出现,有很多新闻报道播出了人们体内有绦虫的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有的人喜欢吃生肉,然而生肉对人体的危害众所周知。

二、明确温度的影响

烹饪时,火候的大小往往会影响一道菜的味道。不同的菜品用到的原材料不同,我们对温度的掌控也要适时地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来看,温度高于60度时,微生物逐渐死亡,100度经过一分钟的时候,微生物的细胞就会被杀死,然而细菌的芽孢、霉菌的孢子需要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被杀死。所以,温度的掌控很重要,长时间高温地加热食物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原材料里通常会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很容易在高温下进行转换,温度高于45℃,蛋白质就会开始变性,到120℃时就会完全凝固。正常条件下,人体靠吸收蛋白质补充营养,但是温度过高,反而会让蛋白质脱水或者降解,人体吸收不到它的营养物质。而且温度若持续升高到200℃并且继续加温时,原材料里的蛋白质就会发生转化,甚至会有致癌物质的产生。在加热油的时候,也要注意时间和温度的掌控,加热的时间过短,温度不高,油脂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温度太高或者油被用来反复利用的话,油的变化就会很明显。多次使用的油在加热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会有很大的油烟跑到空气中,被人们吸入体内。所以,在使用食用油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反复使用,油炸食品的时候也要尽量控制油的温度,不要超过200℃。

三、注意调料的使用

在烹饪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调料,以保证菜肴的“色香味”俱全,但是,在使用调料时,我们需要注意味精的使用。通常,温度在70~90度之间时是投放味精的最佳时期,如果在烹饪过程中,温度太高,谷氨酸钠会发生转化,变成焦谷氨酸钠。这种物质容易引起人们恶心,眩晕等中毒现象。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症状,需及时去医院就医。为了不引起这些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在烹饪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在结束炒菜时放少量味精,把握好放味精的时机。调料的使用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认识。恰当使用调料、色素等调味、调色辅助料,防止食品中人为加入有害成分对人们的身体产生影响。任何调料放入过多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在烹饪时我们要多加注意。

四、防止食品的污染

烹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N-亚硝酸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对食物的污染。N-亚硝酸化合物一般存在于腌制的食品中,比如腌菜或者腌制的鱼肉中,它们的含量很高。这样的食物如果烹调不当很容易发生转化,形成亚硝胺或亚硝酰胺,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对于多环芳烃而言,它是有害的化学物质,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苯环合起来的化合物及衍生物,有致癌的作用。它主要是由油脂过高而产生,在烟熏烤制食品中也有大量的多环芳烃,过量使用者会有致癌的风险,许多事实也证实了多次食用烧烤食物,会导致胃癌的产生。所以,我们需要在制作中避免这些食物的使用,或者掌握温度,科学合理地使用。

食物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位烹饪者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都要按照科学的方式制作。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掌控好温度掌控以及烹饪过程中正确使用调料,明确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做到烹饪的安全性,这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份保障。由此可见,食物的安全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史群良.浅谈烹饪过程中如何控制食物的安全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5):122-123.

[2]李文斌.烹饪过程中控制食物的安全性问题之研究[J].科学创新导报,2012(Z2).

猜你喜欢

烹饪控制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信息素养在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烹饪方向)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