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2016-05-14穆润科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增效减负小学语文策略

穆润科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课堂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在前些年“减负”理念的基础上,最近又提出了“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然而,由于“小升初”压力的影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依然繁重,语文教学增效减负的情况并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成果的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研究“增效减负”的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受推崇,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减负”理念转化为“增效减负”的理念,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也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增效减负的实现,需要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最频繁、最耗时的课程,完全可通过合理调整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因此,加强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策略的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学校对语文老师的考核,也依然是以学生的成绩为准。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行,语文教学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教学理念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升学率仍然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是衡量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标杆,更是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种种原因导致语文老师不敢有所松懈。在这样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偏向于使用“填鸭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要想“增效减负”理念让大众接受,就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增效减负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二、增效减负的作用

与“减负”相比,增效减负似乎只增加了两个字,但这两个字才是关键。如果只提“减负”,家长不愿意,学校和老师更不愿意,因为“减负”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多数家长、学校和老师最关注的。而增效减负重点则在“增效”上,通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语文课堂的增效减负并不意味着学生什么都不用做,也不等于不顾教学质量,而是语文老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等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将课后的学习任务放到课堂上。由此可以看出,增效注重的作用是,通过“增效”而“减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增效减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但又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

三、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策略

1.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关键在“增效”,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效”必须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首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在其中自由徜徉、不受限制,这对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课堂教学才能顺利开展。再次,语文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语文老师应合理评价学生,对学生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及时予以表扬和激励,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适当的表扬能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奋发向上,更加努力。另外,对犯错的学生,也不应一味批评职责,而应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多与学困生进行交流,充分尊重他们,不得歧视他们。

2.重视趣味性课堂的建设

增效减负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他们不可能将注意力长期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因而语文老师应重视趣味性课堂的建设。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趣味性因素的加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增效减负。首先,可运用幽默的语言开展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老师的亲切,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其次,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制作精美的课件,通过对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的综合处理,实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比如,在开展课文《燕子》的教学时,语文老师可将燕子的叫声通过图片的形式放入多媒体课件中,或是剪辑一段燕子的小饰品,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的结合中学习课文,加深记忆和印象,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再次,可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进行诗歌《太阳是大家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大赛,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一定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也通过朗读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在讲解课文《去年的树》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鸟儿、树、门和小姑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主旨。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时代条件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增效减负的关键,因为减负的对象是学生,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负担自然会减轻。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遇到问题时,不是依赖老师的讲解,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在进行课文“猫”的教学时,讲解完生词后,语文老师可让学生首先通读全文,并考虑文中第一段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经过独立思考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增效减负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除了自学学习,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团队协作能力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合理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语文课堂的增效减负。

5.有效开展课堂作业教学

作业训练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采用“题海战术”,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高成绩,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定效果,但长期看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语文老师应重视课堂作业训练的有效性,通过开展典型训练来提高效率,而不是“题海战术”,逐步实现语文课堂的增效减负。

6.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以考试成绩为准,忽视了学习过程,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样只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语文教师应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也乐于学习,从而推动“增效减压”的实现。

总之,增效减负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增效”为核心,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刘仲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

[2]王耀荣.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J].学园,2014(16).

猜你喜欢

增效减负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