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2016-05-14张翛然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造主体性小学数学

张翛然

摘 要:学校和教师对课堂把握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自由思考中。不过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形成一种传统怪圈,总是以增加教学时间、加班加点、采取大量的题海战术以及灌输知识等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怪圈严重束缚了学生,使得原本鲜活的学生主体变得没有主见。从学生自身的主体内涵、缺失根源以及如何培养等角度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性;创造

一、对学生主体性的综合剖析

科学正确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应该严谨对待数学学习,真正用心思考和作答。学生是整个课堂的参与者和思考者,而老师应该用自己对知识和主体性的把握来引导和协助学生。那么,数学课堂上的学生主体性该怎么理解和表现呢?那就必须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小学数学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心理变化。

学生不仅是能自主学习的,还是能独立自主和具有发明创造性地去学习。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课堂活动,使用已有的生活常识理解所学内容,自主思考并利用自己的理解去探究新知识,不自觉地表现出谨慎严谨且积极的心理,变成数学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学生主体性整体维度的把握和引导

纵观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大家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分歧首先表现为两个维度:一是在归属上表现为重视课堂价值还是重视自身价值;二是在内涵方面表现为重视常识价值还是整体素质价值,如果仅仅注重其中的一个环节,就会导致学校教育缺少相对的独立性,一味看重教育在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的价值,也形成学生主体性的必然缺失。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教学中,教育价值主体性缺失,首先表现在教师对课堂教育方针的认识上。一部分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不科学,方法不正确,抹杀孩子的主体性。教育方针是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制约影响教育的其他因素,因此教师根据教材来决定教育办法,决定教案教具和教学方案。根据教师的提示帮助学生巩固已经掌握的常识,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巩固他们的常识,如果教师是以常识的传授为教育目标,课堂上教师就要将要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上,并不断排除对发明性和批评性思维等有协助的训练。虽然学生学得看上去很简便,但他们脑子里塞满的是脱离实践的常识。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爱好和动力,这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不重视,教师在教育中通常最重视的是学生对常识的把握情况。但是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特性与主体性发展与教师无关。这种教育观念彻底疏忽了受教育者是较为主动的、有思维的,受教育者的许多爱好等被疏忽甚至摧残抹杀了,这就使教师以及课堂对学生的主体性质疏忽了。

三、在教学实践中引导主体性的发展

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基础,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爱好,是最佳的办法。数学课堂活动通常是从教师提出问题为开端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切合教学内容,不应不切实际,这样学生才能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为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从简略的加减法教学,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学,到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再到小学高年级一个数乘多位数的教学等,一定要倡议算法多元化的教育思想。倡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用不一样的计算办法得到计算结果,这是对小学数学教育中长期以来以教师进行计算为主观念的挑战,更表现了对学生独立思维的尊重,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发明创造性思维,解放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人教版小学试验教材内容多,增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经过对人教版小学试验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教师都觉得试验教材有难度。 这首先是因为以往的数学教材内容都较为单一,触及内容较少。而人教版数学试验教材的规划涉及了许多范畴,包括其他学科的常识和一些日常实际知识等。学生要学的东西增多了,学起来也就相对添加了难度,不过这也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契机。数学教师要充分使用人教版小学数学试验教材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表现学生作为学生主体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育中能够使用试验教材的主题图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来提出自身对问题的疑惑之处,从而进行自主自立的思考和解决。教师要尊敬学生算法的多样性,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做计算题。而不该以教会学生一两种算法为意图去算题,这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激发他们使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去解决疑问,这个过程无疑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要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试验教材的新特色和新内容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育中要注意选用科学的教育办法,能够选用小组合作教育、选用情形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听讲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一个多彩多姿的课堂,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的教育当中。

综上所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更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教材内容也更加丰厚,更重视与各学科的联系,表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不过教师还是要使用教材的优势结合自身对学生主体性的正确理解,帮助学生培养主体性,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红萍.数学认知发展过程主体性教学策略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6(33).

[2]周浩.自由: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前提[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10).

猜你喜欢

创造主体性小学数学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