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词鉴赏”教学中学生美感的培养
2016-05-14侯荣让
侯荣让
【关键词】 诗词鉴赏;教学;美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96—01
古典诗词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难点,也是让学生更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诗词鉴赏教学的重点各有不同。进入高中,诗词鉴赏再也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背诵和理解上,我们要在学生阅历和知识增加的基础上,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使他们能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使他们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升,在诗词独有的艺术美中,引起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感动,形成对美正确的认识、欣赏和评价。
一、“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知识宝库,更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学习中国文学,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就必须打好古文基础,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所以高考将诗词鉴赏作为一道必考题型,以此来普及并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高考这一指挥棒过于急功近利,也将教师和学生引入了另一个误区。一是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许多学生为了得高分,只是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规律,而不去深层次品鉴其中美的内涵。二是缺少情感的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知世界的好奇心。过重的负担导致学生将所有的时间用于完成现有的学习任务,将自己封闭于水泥砖墙之内,丧失了对大自然、社会近距离的接触,丧失了对社会和人文的实践感悟,造成学生无法和作者当时的处境形成情感的共鸣。三是教师的强加使学生丧失了自我感悟的能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不能将学生引进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只是在强加的讲解中完成了填鸭式的教育,忽略了诗词鉴赏中对美的认识、鉴赏和判断,使学生丧失了最基本的美感。
二、加强高中“诗词鉴赏”教学中学生美感的培养
1.关注作者,体悟作者高尚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追求。诗词,不管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说理,无不打上作者鲜明的主观烙印,表现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所以,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诗词中感悟作者借此所体现出的高尚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追求,让学生在对照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鲁迅曾说:“看一件艺术品,表面上看是一幅画,一座雕像,实际是艺术家人格的表现。”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所描绘的石灰的形象,既是物的形象,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我们要让学生在于谦身上看到的是他那种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破解意象,走进意境,重现美的瞬间。作者要想抒发性情,表现内心复杂或难以言说的情感,在诗词中只能借助于最直接的意象去表现,所以,对意象的把握将会是我们鉴赏诗词的第一要务。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意象正是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客观的物相融合而借以表达思想的承载物,我们要在想象和联想的帮助下,让学生走进这样一个美的意境,重现美的瞬间,学会用心去感悟生活中美的存在。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对和谐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品味语言,把握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悟能力。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对人生、命运的思索,都是作者使用一定的文学技巧、通过文学形象和文学语言而呈现出来的,而这种文学技巧、文学形象和文学语言就是诗词中所谓的“形式”。没有完美的形式,再好内容的表现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我们要激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味诗词形象的语言,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逐渐感悟美的形式的能力。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给写活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用词的准确,语言形象表达的鲜明事例足以说明,只有完美的形式,才能使作者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