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社会信任体系教育该从何处发力

2016-05-14

甘肃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亲吻发力陌生人

近日,一条题为《在大学里和陌生人kiss,原来是这样的一种体验》的微信被传得火热。作者柳可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本科生, 3月中旬,他们在南京高校发起“你好,陌生人”活动,活动要求参与者与陌生人亲吻,以表达彼此间的信任。

正如“不和陌生人说话”无法真正保护自身一样,“亲吻陌生人”也同样难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尽管如此,大学生们对当下社会信任缺失现状的思考和勇于行动的精神也是值得赞许的,他们行动的意义不在行动本身,而在于让人思考:当下社会人与人信任缺失的根源何在,以及教育该从何处发力。

人们对当下社会信任整体不佳的现状已有共识:快递来了不敢开门、查水表的不让进屋、买菜时习惯性地把小贩的秤搬到眼前、买肉时总要用手按按有没有注水;我们的教育也总是告诉孩子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别人给的食物、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等等。2013年年初,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已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加深和固化。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老人跌倒无人扶”事件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人们对造成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公说公理、婆说婆理,但社会信任机制变迁的客观要求与新的社会信任机制构建相对滞后之间的反差,恐怕是造成目前失信和不信的根本原因。

有学者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旧的熟人社会的“信任关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已不复存在,必然要求构建新的“契约型信任”机制。高度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熟人社会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信任的维系只能靠契约、制度和法制。

依靠法制、制度、契约当然是一种理性的制度层面的思考,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更像是一种心灵契约。在笔者看来,构建这种心灵契约,需要的既不是距离过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不是距离过近——“亲吻陌生人”,而是基于关爱基础上的彼此平等、尊重、理解和包容。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教育的目标是培育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其中自然包括爱心、相信他人等。事实上,尽管有南京“彭宇事件”等摧毁人与人之间基本信任的事件发生,但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完全“不和陌生人说话”恐怕很难做到;但与此同时,教育孩子信任别人也并非一厢情愿的相信他人而无任何的怀疑。实际上,盲目地一味信任他人也并不利于人与人信任关系的构建,信任说到底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关系,它既不需要冷血,也不能情感泛滥,彼此平等、尊重才能构建持久的信任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社会要为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尊重和谐的环境,而我们的家庭和学校也要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平等、公正地对待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实践证明,只有当人们彼此视对方为平等的成员时,他们才易于相处,才易于相互信任,才易于形成共同的价值,才能凝聚力量,从而逐步构建起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

猜你喜欢

亲吻发力陌生人
亲吻玫瑰花
亲吻宝宝会惹祸?
秋风亲吻着祖国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