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高考真题提高命题素养

2016-05-14马凌云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9期

马凌云

摘 要:我国高考从2014年起扩大了使用全国卷的地区范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的省市区达24个,在这一背景下对试题的选择和命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新高考形势下,学校应注重对中学专职教师命题素养的培养。教师应通过自身命题理念的提高,加强对高考规律的把握以及对命题的反思与评价,加深对考试和学生的尊重。

关键词:命题素养 命题理念 命题规律 反思与评价

我国高考从2014年起扩大了使用全国卷的地区范围,到2016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八省市不再自主命题,所有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全国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的省市区达24个。使用教育部统一命题,推广全国卷已经成为高考改革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试题的选择和命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平时的试题训练而积累的。那么,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命题素养呢?

一、教师自身的命题理念是提高教师命题素养的前提

这里所说的“命题理念”,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认识到:命题绝不是某个学者的专利,好的试题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自身的命题水平是衡量教师基本功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学情等方面理解与研究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尊重与理解,凭着对命题工作的热爱,不会把命题工作仅仅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教师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做得更认真、更细致,大到体例、框架,小到选项设置、标点符号、字句等,都会认真对待。

二、教师对高考命题规律的把握是提高教师媒体素养的必由之路

在提高命题素养的过程中,对高考命题规律的研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最能体现教师命题素养的指标。

首先,对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是提高命题素养的先决条件。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每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有助于我们了解高考命题的动向,预测来年高考命题趋势。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都明确说明了高考知识及能力要求,脱离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试题形同鸡肋,既耽误学生,又毫无意义。

对于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的把握,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全国卷历年考纲和考试说明(包括全国卷的考纲和考试说明与各地方的考纲和考试说明)做一个详细对比,从中找到“变与不变”“同与不同”的内容。其中“变”“不同”的内容,基本就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甚至可能会成为当年考试命题的考点。

其次,对高考真题的研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其中也包括对各地模拟试题、调研试题等重要试题的研究。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仅仅为我们展示了高考可能考查的知识点与需要掌握的能力,而高考真题则是对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解读和评价标准的具体落实。

在真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试题结构、考查内容和试题特点等方面,具体就是关注各模块的内容比例、题型结构、难易程度、分值分布、材料阅读量等。从中总结出高考考查的普遍规律,在试题命制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借鉴这些普遍规律,使命制的试题更接近高考的考查水平。

通过对近三年全国卷的高考真题研究,我发现:政治试题命制基本遵循了“永远的知识点,变化的场景”这样的规律。试题的命制,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重要的主干知识和能力考查基本上是每一年高考的必考点,而且常考常新。那么,教师在试题命制中,就不要出现偏题、怪题,不要过分标新立异。就具体知识点而言,劳动价值理论、企业的经营、文化传播与创新、矛盾观、认识论基本是每年的必考考点,那么全卷的命制就应该体现这类题型的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就考查题型而言,全国卷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对计算题的考查,但我们会发现,近年来考题中已逐渐淡化了这类题型的考查,而增加了生活化试题的考查,因此,教师在命制试题过程中,也应该体现这种趋势。

当我们对近年高考考纲、考试说明及真题进行仔细研究之后,就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了,并要注重对重点时政的解读与研究。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整理出素材中相应的命题考点,对某些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并对该素材可能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初步形成该热点时政题(包括题干、设问、考查方向、考查目标等内容的认识),为试题的命制打下基础。

最后,编写原创试题是提高命题素养的最核心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管是对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解读,还是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命制出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因此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就必须动手把“东风”给唤出来。当然,在初步尝试命制的时候,可以在动手命制试题时,参考双向细目表、试题评分标准、区分度和有效度的预算等指标,同时在材料的筛选组织、设问的设置、答案的组织、评分标准等方面要不断“打磨”,做到精益求精,使题干通俗易懂、设问拟定无歧义、答案设计浑然天成、评分标准宽严得当。

例如,某教师就“价格对需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命制了一道高考模拟题:

各地高铁的开通掀起了一场高铁与航空之间的“地空价格对决”。其中受到较大影响的是中短途航线,3~5折的打折幅度比比皆是;长线航空则受到较小影响,长线机票价格最低折扣也在8折左右,与之前相比并未有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①由于发挥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的结果;②由于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结果;③由于中短途航线需求弹性比较大、长途航线需求弹性比较小的原因;④由于高铁和航空之间恶性价格竞争、无视市场规则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我们就此做一个分析:在双向细目表中的知识点都属于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这一设置没有太大问题。但高铁发展到今天,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高铁外交的影响。因此,此背景时效性不强,我们可以做一些修改:如果我们要保留“高铁”这一话题,可以从高铁外交中,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对外开放、国际关系等角度考查;如果我们要保留“价格对需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可以选取近期的其他热点话题,如央行降息对一手房、二手房、租房等的影响。下面是我们修改之后的试题:

“央行”的降息成为点燃冬日楼市的一把火,“房奴”又逐渐增加,租房市场开始降温,租房成本趋于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发挥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的结果;②这是宏观调控弥补市场弊端的结果;③这是由于一手房需求弹性比较大、租房需求弹性比较小的原因;④这是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的结果。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修改之后的试题,以当前“降息降准”“扩大内需”为背景,考查了“宏观调控和市场”“价格和供求”的知识点,同时试题语言生活化,符合高考的命题立意和选材标准。很明显,不论是考查角度还是材料选取方面都优于之前设置的试题。

三、对命题的反思与评价是提高命题素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一份试题命制完成后,我们要对考点分布、难易程度、亮点试题、难点试题、考纲和说明具体要求再现、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通过一次次的评价,教师便可更准确地判断自己命题的优劣,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从而不断对材料、设问等进行有效思考和修正,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尽可能避免在试题命制过程中出现科学性错误、技巧性不足和方向性偏离等问题。在摸索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试题命制的效率和准确率,发现试题命制的规律,改善操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高考。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试题命制虽然看起来只是一项技术性的、枯燥的、苦闷的工作,但如果我们把自我的情感融入其中,并持之以恒地对其加以完善、提炼,那么,它就会自然地内化为我们教学的一种需求。通过高远的立意、巧妙的构思、瞬间的灵感、严谨的思维,在我们身边弥散开来,既芬芳了自己,又照亮了他人。那么,不管它是天上的云,还是瓶中的水,最终都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黄伟.提升命题素养,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科学化[J].华夏教师,2014(8).

[2]刘维平.加强命题研究 提升专业素养[J].考试,2012(11).

[3]冯根水.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素养考核的命题研究[J].教学月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