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2016-05-14马福玲
【摘 要】与小学语文相比,初中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只是读与写的简单结合,如何适应学生需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成为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论述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34-02
【作者简介】马福玲,江苏省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江苏徐州,221700)教师,高级教师。
语文学习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在生活和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学家兼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认为“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根据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我想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注重字词句篇等知识性内容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和品德的教育、审美的教育以及心理素质的教育。教师必须从多角度考虑,使之实现知识、智能、德育三方面目标的整合优化,从而确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通常,教学目标由以下四点要素组成:行为主体,行为动作,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实效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行为动作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学会评价学生。评价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所表现出来的评价艺术。这里,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效果等。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适度有效的表扬。
如果一名学生积极发言,回答完美,教师可以真诚地说:“你的表达清晰流畅,答案条理分明,说明你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值得大家学习!”相信这名学生听了教师的表扬,一定会自豪和兴奋的。而其他学生受了感染,也会纷纷举起手要求回答问题。
如果是一位腼腆的女学生回答了问题,即使她的声音不够响亮,但是她能够鼓起勇气,举手发言就是她的进步。教师应该趁机进行鼓励表扬:“你回答的很对,希望你再给大家说一遍刚才的答案,让大家有时间记下来,可以吗?”相信这名学生一定会非常激动的,这样的评价语言增强了她的自信心,提高了她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用委婉含蓄的批评进行评价。
在教《变色龙》一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文章结尾奥楚蔑洛夫恐吓赫留金说:“早晚要收拾你!”此时,面对着奥楚蔑洛夫的威胁,赫留金会怎么想呢?我点名一名学生回答,也许他没有考虑好,站起来就一直沉默,其他学生也默不作声,教室里一下沉闷起来,我稍微调整了一下情绪,微笑着对那名学生说:“你用沉默回答了我刚才的问题,赫留金确实沉默了,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保持沉默。”我的话一说出口,学生都笑了,教室里又恢复了活跃的气氛。
3.综合评价,让师生变成“伯乐”。
课堂教学,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学生才是主体。通过综合评价,教师要教会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用欣赏和学习的眼光看待同学,在同学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从同学嘴里知道自己的优点,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1.教师要有掌握学情、分析教材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学习探索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服务者,负责设计课堂、组织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将教材内容了然于胸,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认真分析教材,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我在对教材文本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断变化的态度上,文章的主题概括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金钱主宰人的心灵和生活。从菲利普夫妇一家人的生活角度上,文章主题概括为:小人物的辛酸。这样的多元解读,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教学实效。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借鉴他人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创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2.教师要掌握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媒体,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经之路。多媒体通过人机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注意力保持在课堂上;同时多媒体将单调的板书转化为形象的图片、感性的音乐,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教材,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优秀的语文教师善于利用网络搜索、下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信息知识,制作符合课堂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把多媒体当成一种配合教学的手段,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学。此外,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做成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有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切莫因为丰富多彩的课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混淆教学目标,让学生找不到学习的重点。
三、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学记》中的这句话道破了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真诚,平等,充分尊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权利,既是新课标提出的课堂评价理念的出发点,也是所有教育行为的出发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既要树立起作为师长的尊严,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融入教学工作中。人的感情具有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对你有感情,就会愿意在你所授学科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如特级教师李镇西所说“一个教师要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去影响学生,用发自肺腑的职业情感去感染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在这种积极的爱的循环里,才会实现课堂教学价值最大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乐于学。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什么过错,教师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切忌出言讽刺,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春风化雨”地讲明道理,耐心地引导学生。
语文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教学,它是涵盖人类情感的、是文化的传承。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青春的火种,打造高效实效的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的,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春燕.经典阅读:开启幼儿智力之门的金钥匙[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3).
[2]万明山.语文课堂呼唤激情[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