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假招商泡沫亟待戳破

2016-05-14光评

浙江人大 2016年9期
关键词:内外部政绩观政绩

光评

红旗飞扬,彩球飘飘,礼仪小姐落落大方……在西北某省一场招商会的签约现场,几个项目的签约方大笔一挥,双手紧紧相握,一派笑意融融的场面。而在场的某市一位部门负责人无奈地说:“这里头我们市的几个项目,早在半年前就签过约了,如今无非是让老板给个面子,再来捧个场。”

为了签约,都蛮拼的。老板很累,领导很忙。项目成了画饼,招商成了“招伤”。企业能不能留下来不重要,重要的是签约仪式上的数字保住了。也难怪有企业老板发牢骚说,一个月内省里市里来回跑了四五趟,打乱了他原本要出国考察的计划。

那么,招商造假到了什么地步?《人民日报》的采访足以窥斑见豹:以中部某市为例,今年,该部门的任务是招商引资一个亿,到5月份完成的任务还不到1/4,负责人着急地找熟悉部门的领导,看看有没有可能在对方的项目中分一杯羹:“如果实在不行,就联合招商,再在土地等数字上面做一些工作,使几千万的投资变成几个亿。”

造假的招商究竟“表演”给谁看呢?答案无非有二:一则,这是“表演”给难以完成的任务看的。不少地方开年之后就咬牙切齿提出要“狠抓大项目”,于是,集中签约、集中开工等盛况此起彼伏。情势所逼,难免有浑水摸鱼。在一味贪快求进的压力之下,难免有地方部门会把招商引资视为救命稻草,逼着经济部门大干快上,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句话,“调门”起得太高,最后就只有“假唱”了。

二则,跑偏的政绩观要校准过来,还是千难万难。尽管顶层设计多次强调,要扭正政绩观,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但在不少基层部门眼中,单一而抽象的经济数据,仍是考核政绩的显性标准。政绩考评体系仍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新标准,急功近利之下,难免擦枪走火。

以上道理,并不新鲜。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劳民伤财的虚假签约,几千万也敢“包装”成几个亿,这胆子,难道不是经年累月“练就”出来的?如此低技术含量的“表演”,权力的内外部监管机制为何就是揭不开其浮夸的外衣?

用国家统计局的话说,时下内外部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这个时候,不妨对各地项目数字来个大检查,看看哪些是真金白银、哪些是唬人的把戏。至于把造假的潜规则弄成明规则,也该是责任清单“秀牙齿”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内外部政绩观政绩
某军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外部环境分析及启示
把“痕迹”当“政绩”不可以(漫画说纪)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油田企业内外部综合治理及生产要害部位的治安防范
树立正确政绩观
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日元走势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利用小波包能量区分变压器内外部故障
浅析晚清收藏家刘世珩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