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机电英语的教学改革

2016-05-14袁琪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机电产品在全球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既懂机电知识又懂专业英语的技術人才将是企业的稀缺资源,因此高职机电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学生素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力量这四个方面分析当前课程的教学状况。结合本专业的人才特点和培养方案,提出高职机电英语教学的有效措施,并将学生培养成社会认可度高、企业满意的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机电英语;教学改革

“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智能工程,促进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电力装备等产业发展壮大。”机电产品将在全球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国际间合作交流的日趋频繁,既懂机电知识又懂机电英语的技术人才将是企业的稀缺资源,否则将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机电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其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对湖北省的几个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采取先开设大学基础英语,然后再进行机电专业英语的教学,课程形式多以选修课为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读懂机床设备等英文手册、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能运用专业基础词汇撰写英语应用文;能进行基本的口语交流。

一、本课程的教学状况

高职机电英语的学习有别与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主要以词汇量的积累、语法点的扩充、听说能力的提升为主。而高职机电专业英语的学习主要体现在知识点的应用上。以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在机电专业英语的教学上存在以下状况。

1、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

以我院14级机电一班学生为例,15.5%的学生是从中职升入高职;75%的学生是参加统考升入高职,其中理科生居多;其余为自主招生升入高职。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一些学生从大学基础英语学习开始就表现出厌学情绪,一看到英语课本就头疼犯困。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高,认为机电专业英语不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学好学坏都不影响今后的就业。再加上专业词汇的学习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2、缺乏合适的教材,课程衔接和课时安排不合理。

从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机电英语教材来看,大多来自国外原版教材或外文文献。在知识点和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以下的问题:(1)内容陈旧,缺乏连贯性、系统性。(2)文章多以复合句为主,词汇量大,语法偏难,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教材的专业性不强,实用性较差。

以我院机电专业为例,大学基础英语和机电英语分别安排在第一和第四学期,前后课程的衔接不连贯。在课时的安排上,机电英语总课时为44学时,而大学基础英语总课时则是它的两倍多。除此之外机电英语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对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提升不明显。

3、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机电英语教学中也涉及到对专业词汇的理解、句式的分析、全文段落的翻译,因此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仍然沿用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授课教师为主导,先将新课生词进行导读;再逐句分解句式成分,并对重难点语法进行详细解读;最后进行段落翻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

4、机电专业英语教师的业务技能水平有限

2005年之前我院机电英语课程的教学一直由公共课部外语教研组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机电专业背景,对专业术语不理解,制约了课程的发展。基于此,学院将机电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调整为由机电专业课老师来承担。虽然专业课老师对专业术语的把握比较精准,但其英语口语发音的标准和流利程度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机电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分析

基于我院机电英语的教学状况,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模式、教材制定、教师业务水平这三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改革教学模式,引入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坚持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如在进行电机motor的教学中,可以将《电机拖动与控制》这门课程中有关电机的类型、电机的原理、电机的组成结合起来,从而将motor这个词汇进行延深,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词汇的记忆效果。随着微课、幕课等新媒体的发展,微课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在线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PPT、动画、视频、网络公开课、微课、幕课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形式,提前将下次需要大家查阅的资料进行公示。在授课过程中灵活应用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将各组任务进行布置。课程时长两节课,首先以10分钟的微课视频进行课程导入,然后各组在45分钟内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各组的教学内容进行点评。最后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将重难点进行提炼。

机电英语的授课还可以利用实训资源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车刀、铣刀、镗刀等常见切削刀具,可以将这些实物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讲解。针对大型的机床设备如车床、铣床、加工中心可以将授课地点安排在实习基地,将专业英语词汇和设备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根据专业特点,编订校本教材

目前我院机电英语选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内容较浅显,以专业概论为主。针对我院机电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适应本专业发展的机电专业英语教材。如在内容上可以选择车床、铣床、磨床等常见的自动化加工设备、金属成形方法、激光加工等特种加工设备。还可以在教材的结构上设置一些英语应用模块,如个人简历、常用公文、产品说明书等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首先在师资队伍的配置上挑选专业技能强,业务素质好的专业英语老师。其次给专业任课老师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定期参加一些专业英语教学的研讨会、培训班。为了提升机电专业课老师口语的标准发音,在保证专业课有序进行的同时,学院可以安排任课老师与外教进行“一对一”的强化训练,以提高授课教师口语发音和英语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英语在高职机电类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制定符合本院学生校本教材的同时,积极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水平,将学生培养成社会认可度高、企业满意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翠香. 机电英语[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5-65.

[2] 李 彬. 高职机电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2014,(3):67-67.

[3]杨 乐. 机电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5):233-234.

【作者简介】

袁琪(1981—),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改革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