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挖掘教学资源的策略
2016-05-14陈燕萍
陈燕萍
[摘 要] 有限的课堂,无限的资源。科学巧妙地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关注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意外”、关注技术和关注课本出发,挖掘“特长生”教学资源、“生活化”教学资源、“生成性”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材类”教学资源等。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资源;策略
何谓资源?凡是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和能量都叫资源。对课堂教学而言,任何一切能够用来帮助课堂教学的东西都能转化成教学资源。那么,哪些是英语课堂教学可利用的资源?如何巧妙地挖掘和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呢?
一、关注学生,挖掘“特长生”教学资源
这里的“特长生”,不是指英语学科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而是指在任何其他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一般来说,这些“特长生”对英语学科不是很感兴趣。如果能让他们用自己的专长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仅能够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而且更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和走近学生,仔细地观察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专长;其次,教师要做一个演说家,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鼓励和游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展所长;最后,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理解每节课教学内容所蕴涵的道理,及时做好特长生教学的辅导和弥补工作,防止因心理紧张和能力不足造成教学目标不能实现的情况发生。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第八模块Unit2 The Universal Language中的“Project:From to Pop”时,笔者发现班上有一名学生很喜欢西方音乐,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他谈谈自己对西方流行音乐演变的看法,并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下表演了一段Beatles乐队的“Yesterday”。有了这个“插曲”,使原本有点枯燥的课堂变生动了,整个教室的学生也变得活跃了,他们对英语课更有兴趣了。
二、关注社会,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换句话说,学习英语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熟悉的、关心的、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和生活现象设计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在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英语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关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启发了学生积极的思考,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愉悦的心情。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第八模块Unit4 Films and Film Events中的Reading时,笔者对这篇文章做了认真的分析。这篇阅读是一篇电视采访节目,学生平时在电视等媒体上接触过此类节目。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顺理成章地安排了一场采访秀,设置了阅读、讨论、总结、书写和陈述等活动环节,学生分成了6组,分派角色和任务(1位主持人、4位嘉宾、2位记录员)。在这堂课上,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气氛活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还实现了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三、关注“意外”,挖掘“生成性”教学资源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只会试图挽回甚至掩盖生成的教学“意外”,把课堂教学流程强行拉回自己认为的“正轨”。事实上,这种“意外”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出现是十分宝贵的课堂资源,是课堂教学出现精彩瞬间的转化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关注这种动态的、“意外”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意外”,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各种“意外”的内在价值,引导学生去剖析和体悟,使“意外”的教学资源转化为“意料”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第三模块Unit3 Reading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Do you like to visit ancient civilizations?”想不到一位学生回答说:“No,I dont. Because most of them are in poor condition now.”由于笔者在课前预先考虑到了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于是打破预先设计的教学流程,省掉了好几个教学环节,直接开始了新的讨论题:“Who destroyed them?”“ How were they destroyed?”“And how to protect them?”在这中情境下,教师追问得越多,学生兴趣就越高涨,讨论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就越明显。
四、关注技术,挖掘“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它极大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将抽象的、枯燥的、呆板的、无声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形象的、有趣的、直观的、可听的动感内容,创造了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使英语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载体,精心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从多角度、全方位、学科化设计各种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去创造性地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第三模块 Unit 3 Reading教学时,笔者分析这篇阅读是讲述人与动物之间互助互利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步骤一:以柔和的音乐为背景,在学生面前展现冰山、蓝天、白云和水面上优雅跳跃的鲸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步骤二:音乐、画面戛然而止,一张PowerPoint幻灯片旋转而出,3个问题跃然其上。
Question 1: What do you think when you are standing there?
Question 2: Do you know where it is?
Question 3: 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尽情发挥,各抒己见,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五、关注课本,挖掘“教材类”教学资源
英语教材是最核心、最基础的英语教学资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不仅要了解和理解教材编写的主要意图,还要根据教学的内在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英语教材除了课本以外,还有练习册、挂图、辅助用书、录像、录音、光盘等配套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教材蕴涵教学资源的特有功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与英语教材相关的一切学习活动,使英语教材的教学效果最大化。例如,利用课本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朗读训练;利用录音磁带进行听力训练;利用练习册和辅助用书进行复习巩固;利用挂图和课本插图进行口语对话训练。
总之,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教学资源是无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因时、因地、因人地运用教学资源,使英语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燕.变“错误”为英语教学的资源[J].语数外学习,2014(1).
[3]宋彩霞.开发生成性资源,打造高效英语课堂[J].山东教育,2012(11).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