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分析及对策
2016-05-14赵广香
赵广香
摘 要: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增加,随着学生数的增加,辅导员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高职业压力的原因以及高职业眼里对辅导员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缓解高校辅导员高职业压力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43-02
高校辅导员是现代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学生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我国高校辅导员自首次在清华大学设立后,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从最早的大学生政治领路人到现在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辅导员的职业压力也随着工作内容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大。
一、辅导员高职业压力的原因
(一)工作量大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25%的扩招政策以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辅导员所带的学生也从最初的带几十个到现在的几百人,以作者所在的安徽工程大学为例,从刚设立专职辅导员时,辅导员所带平均人数为60多人,到2010后基本上都在200到300以上,这个数据还在继续增加。由于人数的急剧增加,涉及学生的很多工作,如心里辅导,安全教育、奖助贷、日常管理等工作也相应的急剧增加,这样就给辅导员的工作量带来了很大的提高。
(二)心理负担大
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出现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据一份调查显示,自杀已成为16至25岁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大学生又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多在上大学前都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缺少独立意识,受到的挫折很少,等到上了大学后缺少父母的照顾,自己在很多事情上还没有形成主观有效的判断,遇到一点挫折就不容易排解,特别是在学业、感情上遇到问题时,很多同学因为不能正确看待,所以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辅导员为了减少这些事发生的概率,就要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感情情况做长期的跟踪调查,学习情况相对容易一点,辅导员可以根据成绩跟踪进行相关了解,感情方面很多学生都不太愿意和辅导员沟通,所以就需要辅导员通过主动找学生或者旁敲侧击的打听等,当发现一些问题时,辅导员就要及时的和学生谈心、沟通。而这样的谈话、沟通会占用大量的非工作时间,但是就算辅导员通过大量努力去减少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但是有时还是避免不了发生,这样就给辅导员带来了非常大的心里压力。辅导员中流行这一句话:“不怕累死,就怕担心死”很好的反映了辅导员心里负担大这个问题。
(三)职业环境不完善
一直以来,高校中最核心的主体就是专职教师和学生,所以很多政策都是围绕专职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制定的,而辅导员虽然也是教师但是和专职教师相比辅导员属于辅助岗位,还是存在很大不同;在职称评定,考核管理,奖惩政策上,辅导员都具有一定的弱势,以作者所在的安徽工程大学为例,在职称评定方面,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很多辅导员做了几十年,但是依旧是一个普通的辅导员,待遇也没有得到提高,而专职教师可能从助教变成讲师,讲师变成副教授,副教授变成教授。而且工资待遇随着职称的提高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样,辅导员工作量大,反而待遇低,专职教师相对工作量小但是待遇反而高,这也给辅导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四)自身能力有限
虽然辅导员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但是学生相关的工作却非常广泛,对专业知识,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都要有一定的知识要求。正是这种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对辅导员的要求很高,但是现在的辅导员引进机制相对不完善,辅导员的引进主要就是有相关学历,是党员这些要求满足即可,虽然辅导员上岗之前会进行简单的培训,但是相对于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还是远远不够,再有,由于平时工作量大以及学校对辅导员政策的不完善,这样在工作中给辅导员继续培训以提高技能的机会也就很少,这必将导致虽然随着时间推移,但是辅导员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知识变得陈旧;辅导员管理起来就更显得力不从心。
二、高职业压力带来的影响
职业倦怠是指在高压力情况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由1974年,美国人费鲁顿伯格首次提出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研究表明,职业倦怠最易在助人相关职业中发生,因为从事此类职业的人比较执着与理想,但又无法得到理想的期望,从而产生职业倦怠,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正属于此类,故高校辅导员在高压力情况下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方面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长,长久下去会使得辅导员出现成就感降低、郁闷、焦虑等状态,直接影响到对工作方面的热情,对学生失去耐心、细心;对学生缺乏爱护,容易出现过激语言和行为;处理问题考虑不周全,简单粗暴;更有甚者,慢慢的会对工作产生排斥心理,责任性不强,把工作当成混日子等。
(二)自身方面
由于工作的高强度以及心里负担大,这样就会使辅导员常常感觉郁闷、烦操、抱怨,甚至导致反映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大部分辅导员又由于没有合适的方法缓解,从而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人际关系方面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工作压力,导致有些辅导员的情绪形成孤独、无助、偏激、消沉,而这些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包括和领导的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直接给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带来很恶劣的影响,也就给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缓解辅导员高职业压力的对策
(一)增加辅导员数量
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比200比例配备,但是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各大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比例失调严重,往往一个辅导员带的学生都是在300到400之间甚至500到600多。这必然导致辅导员工作量过大,所以减少辅导员工作量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加辅导员数量。
(二)自我调节
要有效的缓解高职业压力,就应该从做好自我调节,主要可以分两个方面。
1.生活方式调节
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大,事情很多,所以辅导员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如果在这大部分的时间辅导员都被压力、烦恼、焦虑所占据,必然会影响辅导员的各方面的生活。所以,辅导员要学会自我生活方式的调节,尽量不在工作时间内去谈工作,学会在工作之余去享受自己的个人生活或者家庭生活,比如,旅游、购物,运动之类。这样就能够大大减少工作的的压力带来的影响。
2.时间调节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而学生的事很多具有繁琐性和突发性,比如突然生病,请假之类,而由于学生众多,这样叠加起来就会让辅导员的事情变得头绪繁多、杂乱无章;而辅导员面对这些事情就会感到分身法术,疲惫不堪,时间长了就会让辅导员感觉心力交瘁。事实上,事情也可以分出轻重缓急,我们先处理在时间上最紧急程度上最重要的的事情,然后是时间上比较紧急的事,再者就是时间上不是很急但是比较重要的事情,最后才是时间上不紧急也不是重要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安排的目的,就是让工作做起来有条不紊,并且可以分配合理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从而达到调节自己的目的。
(三)完善职业环境
在高校中,要提升辅导员的地位,在职称评定,考核管理,奖惩政策上,对辅导员要有一定的考虑,要让辅导员在工作中来带来一定的期盼和积极性,现在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在重视这个问题,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辅导员可以评思政系列的讲师及副教授,虽然评副教授有一定难度,但是确大大提高了辅导员的积极性。同时,学校给辅导员开辟了辅导员专项项目,只允许辅导员申报,另外也增设了类似优秀管理人员,优秀辅导员等。
(四)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和身体检查
在长期的高压力工作下,辅导员的身体健康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包括心理和身体两方面,这就要求学校建立定期给辅导员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以及身体上的检查,以作者所在的安徽工程大学为例,学校每年都会给辅导员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查,同时学校也有专门用于给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的心理咨询室。这样就解决了辅导员的后顾之忧,让辅导员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如果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辅导员自己也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查自己的身体,毕竟,只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健康的体魄才能更有利于工作。
(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1.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过硬,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相关知识储备。
由于大学生大部分已是成年人,本身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以及价值观,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就要求辅导员具备更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辅导员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和学生出现问题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使辅导员在工作中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四、结语
在高校中,辅导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解决好辅导员的问题不仅仅是对辅导员负责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负责,只有解决好辅导员问题,才能更好的对学生服务,才能成为真正的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参考文献:
〔1〕黄文浩.高校辅导员的压力管理——专职辅导员基本状况调查的结果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孙舒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应对研究[J].画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30-32.
〔3〕陈素权.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及其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2007(2):86-89.
〔4〕张效英,钟军,叶绍灿,田合雷.高校新任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07).
〔5〕马士群.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界定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9).
〔6〕张希跃.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02).
〔7〕隋菱歌,殷树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J].长春大学学报,2016(06).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