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者视野下的“悲闲的平民之情”
2016-05-14平嘉琳马守君
平嘉琳 马守君
摘 要:《故都的秋》一直是让人津津乐道的散文,对它的理解也千变万化。总结已有的分析,可归为三类:悲秋、颂秋、赏秋。但这些理解大多基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并不能准确的揭示文本的内涵。而本文从解读者的视野下深入文本的变化,切实解读其最内涵。
关键词:解者;《故都的秋》;悲闲的平民之情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174-03
从我国新课程下的阅读取向来看,鉴赏是一种赏析,感悟,而解读则是还原、理解和体会,从“鉴赏者”向“解读者”的阅读取向的转变,以解读者的角度进行文本阅读,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针对语文文本,解读即“以作者的角度理解文章,还要理解其所体现的思考方式和见解。但可以不接受作者的思考和见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点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所必要的姿态。因此,以解读者的身份理解文本将能兼顾基础知识与创造力的培养。当然解读和鉴赏并不是对立的,只有透彻解读整篇文章的才能丰富鉴赏力,故我们要回归《故都的秋》,用解读者的视角透彻这篇经典的散文。
一、《故都的秋》文体分析
在解读这篇文本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故都的秋》属于何种类型的散文,这对文本的解读有一定的影响。郁达夫的作品以“自我表现、自我体验”为主要特色,他曾将自己的小说称为“自叙传”,其散文成就很高,大致有三类,1.小说体散文,如《还乡记》。2.叙事体抒情类散文,如《北国的徽音》。3.刻画人物类散文,如《志摩在记忆里》。这三类散文体现了其“自述”的特色,例如《北国的徽音》,是他写给郭沫若的信,直接表达了他自己独自在北国漂泊的孤寂之情,体现了他精神上的愁闷。除了上述三类散文,他的游记也是有影响力的,如《苏州烟雨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人往往将他的游记也如同上述的三类散文,赋予游记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主观感受,将其看作满腹爱国激情,饱含对现实不满的侧面写照。这种分析是极其不合理的。游记多以行走不同之处的景色,携带瞬息的情绪体验而成,无需把游记理解成政治战斗文。由此而得,解读文本不能一概而论地归于背景和个人主观色彩,而要紧密结合文体类型和文本内容。《故都的秋》这篇文本是郁达夫的另一种散文类型,它不同于以上的类型,其内容多是回忆某处或对某地多年的经验积淀而成,但其性质和内涵与游记并无太大异处,可暂定为故地回忆抒情类散文,类似的文章还有《北平的四季》等。所以在弄清《故都的秋》散文类型之后,对于此类散文的解读可归于游记般自然解读,归“文心”会“文意”,切勿夸大其主观色彩。
二、解读《故都的秋》
(一)破题:“故都的秋”,把握情感方向
有人会对题目中“故都”画上大大的问号,然后结合作者的背景经历,细细将故都两字分析一遍,意义还算深刻,但过于刻意。这篇文章写作时间1934年,这段时间是作者生活平静,心情愉快的时期。作者在1934年夏应友人之邀携妻儿往青岛避暑,8月14日抵达北平,16日,无意间看见窗外的秋意有感而写下《故都的秋》。“故都”一方面是大家熟知的自然称呼指代北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者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故地的眷恋,称呼上自然显得亲切如“故乡”。而“秋”不同于“秋天”,一个“秋”字,音调微微上扬,变得更加有韵味,这一方面是“秋味”的融合,另一面也与“故都”相连,流露出作者自然地对“故都的秋”的怀恋。
(二)整体感知文本,体会南北之异
中国文人多分为三种“品秋”,一种是以秋为美的审美视角,一种是以秋为悲感伤时间易逝,万物萧索的视角,还有一种是壮志难酬的秋士的视角,这三种角度的共同特点都含对秋的悲凉感怀之美的文人情怀。郁达夫做为中国的文人学士,自然对秋有着深沉、萧索等相似的“悲秋”之感。作者有着同样的“悲怀”文人之情。但又不同于以往的文人秋士,他在《故都的秋》中带着他自己的个性和风骨,对秋更多的是一个“恋”,这种恋又带着作者独特的悲闲平民之情。
北方的秋味十足,为何作者特意提起“故都”的秋?“一声“故都”更能显示出作者对北方的“秋”独特的眷恋。“特别”、“饱尝一尝”也体现出故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独特性。这除了文人有着对秋既定的“悲凉、萧瑟、深沉”的情怀外,还与作者的经历有关,郁达夫浙江富阳人,对南方自然是极其熟悉的,但他在北平的经历则是他人生最为难忘的:1919年9月,作者从日回国第一次到北京进行外交官和文官的考试,渴望一展抱负,但以失败告终。1923年10月作者再次来到北京在北大分部任普通低微的讲师。1926年春,龙儿在北京病逝,深受打击,之后处在漂泊中。北平对作者来说不只是家,更是有着痛苦回忆的地方。故而作者对“故都的秋”也更多的留恋和悲意。但对南方秋的理解是不同的,《感伤的行旅》写到江南的秋季半红半绿,半残半艳。作者感化南方的人情事故的圆滑,社会场景的酒绿灯红,却藏不住下层人民的辛苦不堪。然而与北方不同的是,北方的人更加的质朴,更加的悠闲,也就是所谓的“都市闲人”,南方的步调总是不安稳的,再以这半艳半残的秋景衬托,更显得作者心中的不安和不满。由此,北平的秋对于作者的回忆来说是独特的“悲恋”,作者深深恋着这份恋着脑海里的“悲”。
(三)解读故都之秋景,透析作者情感变化
“不封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微微下降的语调,体会作者的沧桑之感,十余年过去,再次来到记忆中最深沉、难忘的地方,“已将近”短短的三个字,早已将作者的记忆全部打开,浓厚的“恋”味也流露其中。在南方时作者回念中的北平不是某处著名的景点,而是“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这些都是极其普通平凡的事物,构成了如此朦胧、唯美,悲静的画面,可见作者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人视角,他作为文人雅士,能将从俗物中提炼出美,每一种美都隐藏了他淡淡悲凉的情愫,这种悲凉已经与作者身心交融,不可分开,这是作者独有的审美视角。接下来,从作者独特的视角,骨髓里的情怀,紧密结合当时作者应友人之邀再抵北平的生活背景。作者在这一段时间生活平静顺心、心情闲适,再结合郁达夫带着自己对故都的回忆,深深地“恋”着这一方故土。三者相融解读文本,还原作者记忆里的“秋”和“自我的本真”。
1.“庭院深秋”图
在皇城人海中,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坐在庭院当中,品味早晨爽朗的秋。这是多么平静、淡雅的画面,而作者也如同喝茶人般闲适、优雅却寂静。一个“破”字暗含了作者对秋固有的感觉即“悲”,但也衬出作者此时“以悲为美”的独有审美视角,正如“破壁腰中”的牵牛花一样,是赋有雅致的生命力。而这时的作者也是是闲适的、平静的、舒适的。
2.“秋槐落蕊”图
秋槐落蕊的描写让人觉得“细腻、清闲、又有点落寞”,深沉感悠然而生。作者从庭院的舒适感转向秋槐落蕊的悲凉,连触觉都变得敏感,思绪也开始变得波动和感伤了,这种悲是闲适里透出的落寞之感。
3.“秋蝉残声”图
对于蝉许多人记忆犹新的就是蝉的鸣叫,夏季的蝉声总是吵杂的,秋季的蝉声若影若现,好不痛快。在作者的眼里,作者的心中,同样对秋蝉的叫声感触颇多,而“秋蝉的衰弱的蝉声”这是自然的。但不同的是作者认为它们是“啼唱”、“嘶叫”,不仅仅是秋的静、清,更多的是作者骨子里既有的悲感由此而显。一鸣嘶叫,多沙哑的呼喊,是为了做生命最后的挣扎,还是用尽最后的力气挽留这短暂易逝的“秋”味?这给了作者思考的空间,也给予读者心里的沉思和探索。秋蝉的声音不仅仅是惨烈有凄切,还是在北平处处可以听到的,如同家虫一般可见这种凄切让本来闲适的北平人家也涂上了一层悲凉之感,这也是郁达夫内心已有的“哀悲”情愫的体现。
4.“秋雨话凉”图
秋的韵味是不能少了秋雨的滋润,北方的秋雨来得更加的奇、有味、更像样。秋雨之后的都市闲人,出现在桥头树底儿,用缓慢悠闲的调儿互相应答着:“唉,天可真凉了—”。拖长音的“了”的韵味,使得秋中的“人味”随着秋意一并出来了。北方的都市闲人,是清闲了,但不雅致,带着平凡闲人的生活俗事,琐碎的聊着,这样的清闲自然也是忧郁式的、悲凉般的、没有方向的。而作者捕捉了平凡闲人的俗事,并侧面突出了自己也作为一个平凡人,在这一阶段舒适的四处游走的环境里是清闲的,含着无奈的、悲凉的忧愁。
5.“秋果奇景”图
作者喜爱秋果,但最喜爱的是其成熟到八九分的时候,因为这时的秋是一年中的清秋佳日。可见郁达夫爱的“秋”是它的“味”,是正值清秋佳日的“清、静、悲凉”的味儿。并不是具体的收获和硕果。等到秋果完全成熟,“秋味”便也散去了,西北风也就呼啸而来。郁达夫恋着的是清秋佳日的平静,温和的味道,这是郁达夫骨子里的一直携带着的灵魂,加上他作为一名文人学士,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人情怀的品味角度。接下来写到中国文人学士对秋的“颓废”色彩的品味,可见这种灵魂含着的忧愁都转化成一个“悲”字。
6.作者的情绪变化
随着上诉对文本的秋景的一一解读,我们可以得出作者的情绪变化的过程依次如下:
三、结合文本,解读作者独特情怀——“悲闲的平民之情”的“秋”恋
(一)悲闲之感
“悲闲”即悲凉和闲适,它不同于两者之处就在于它是两种情感的融合:“悲中有闲,闲里有悲”。这里的悲有三种,一种是郁达夫作为中国的文人,他有着典型的文人文学气质、文化意识、文化性格。骨子里的郁达夫对秋是极其敏感的,他心目中的秋就应该是“深沉、萧索、悲凉”有着求本身悲寂的文化意识。正如同张鸿彬老师的分析“《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这里的文化主要指“秋的文化”,所指不仅仅是作者本身对秋的理解,还与作者对传统的“悲秋意识”的内化有关。第二种与作者一生的经历息息相关,作者在北平的经历上文已经详述过了,这里不多缀述,作者的这种悲意已经随着时间入在骨子里了,所以文章虽然不是以感怀为主,但文字间多少也会透露些作者的悲情。第三种则是作者独特的“以悲为美”的审美视角,孙绍振老师也曾深入分析表示,郁达夫在文中以悲为美,骨子里是对秋的喜爱。这里的“闲”则有两种,第一种是当时作者生活顺心,心情舒畅。第二种则是作者带着闲情逸致的心情忆秋、赏秋、恋秋,即“品秋是需要闲适的态度的”。“悲”和“闲”虽有不同的解读,但两者不可分开,通过上面对文本的仔细解读,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在回忆心中的秋时,他的情感经历不同的变化,从平静闲适到闲适中透着落寞再到悲沉、忧愁的转变,最后又难以掩饰他的喜爱之情的流露。所以,《故都的秋》则是作者“悲闲之情”的交融体现:“闲适中将作者骨子里的悲感流露,悲感的若影若现又进一步显现闲适中的眷恋”,所以文本中流露的也正是这种自然之情,不同于“悲”、“颂”、“赏”之体会。
(二)平民之情怀
之前,我们一直在强调作者的“文人学士”的情节,那么作者对秋的“悲闲”体会为何又与传统的文人学士的“颓废”色彩有所不同呢?这是因为,作者不仅仅拥有文人情节,还有着浓厚的平民情怀。这点体现在文本中“雅士和俗物”的融合。租一“破屋”喝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自然而然感觉到秋意,牵牛花的色彩也是蓝色或白色最好;脚踏落蕊,无声无味,扫过落蕊,“一条条扫帚的细纹”让人清闲和落寞;秋蚕残鸣,如同家家户户蟋蟀耗子般的家虫;秋雨凉爽,都市闲人的几声吆喝。这其中的意象都是再俗不过了,但文人的敏感和忧思也恰到好处的蕴含在对蓝色白色的喜爱,对细纹的观察等中,使得看似俗趣的事物却与文人的雅趣紧密相连,就连南北方秋景的对比,作者也只用了“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平常的事物来比较,但正是如此也使得其中的“秋味”更浓厚了。在解读这篇文本时也要明白“审美熏陶,就是让情感体验从实用中获得解放和自由”。除了“雅士和俗物”的融合,作者此时也如同“闲人”般的,略带着普通平民的视野感受秋意,自然也能体会到“都市闲人”般悠闲俗趣的说话韵味。
当然,“悲闲之情”和“平民情怀”自然是不可分割的,这种复杂交融的情愫,只有细细品读文本才能有所感怀。
(三)故都的秋“恋”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解读,郁达夫蕴含在秋景里的秋情的变化,终究为了一个“恋”字。“中国人说,言为心声,不管是如何善于娇柔造作的人,在文章里自然总会流露一点真性情出来。”郁达夫曾这样谈自己的看法。在本文,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作者对北国的秋的喜爱已超出了对生命的热爱,这种爱是真真切切,好不虚假的。正是因为眷恋这故都的秋,也使得作者的情绪投入到每一抹回忆中的秋景当中,心随景动。同样也正是这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才让作者的“恋”变得更浓厚、更饱满了。
郁达夫在1936年5月27日所写的《北平的四季》也流露出作者对北平,对故都的眷恋。作者走过太多的地方:杭州、南京、上海、青岛等等,但最终却比不上北平的典丽堂皇,悠闲清妙。“关于一个曾经住过的旧地,觉得此生再也不会第二次去长住了……回想起来的,自然也同样地只有它的好处。”郁达夫对故都的回忆总归是好的。而《故都的秋》自然也是作者怀念北平美好的体现,作者的眷恋饱含对故都的真情和祝福。
除此之外,作者恋着的秋是11段中的清秋的佳日,七八月之交,佳日如此短暂,若这短暂的“秋味”能留得住的话,作者也不用暗含淡淡的忧伤,悲凉的情节。这“秋”,郁达夫“心目中的秋”是他文人气质的代表,也是他灵魂的宣泄,只是匆匆将过,作者只能深深的留恋,深深地去爱着它,呵护它,祝福它。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恋”字却始终透着悲凉的原因了。
四、反思文本解读,引入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故都的秋》的解读要避免主观意愿的干扰和盲目不加以思考地引导学生将文本向政治、时代的背景的引入,断然地让学生结合作者背景体会“悲凉”的深沉含义。我们说的文本解读要紧密结合文章内容,细细品读,体会作者文本中的切实情感,本文作者的主要情感无疑是“悲闲平民之情的秋恋”情怀。切勿缩小或扩大,至于学生自身的吸收和发展如何,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还原真实情感,而对学生最终的情感体验只需做正向引导,给予学生开放的空间创造和发展,把握思想的多种可能性。
总之,文本解读的流程也主要有三步:阅读与解释、分析与研究、理解与体会。要想准确做到这三步,其重点是品读和分析,这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需不断反思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萧关鸿,郁达夫.郁达夫[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1.
〔2〕张鸿彬.《故都的秋》写得是文化之秋[J].课文教学与研究,2009(02).
〔3〕孙绍振.《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4〕代浩静.品读《故都的秋》的“美”[J].现代语文,2010(01).
〔5〕郁达夫.郁达夫文选(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