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中亚地区的机遇、风险与对策

2016-05-14孙玉斌刘诗

关键词:发展机遇中亚地区一带一路

孙玉斌 刘诗

摘 要:本文从一带一路的时代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带给中亚的发展机遇和安全挑战入手,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中亚地区面对安全挑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亚地区;发展机遇;安全挑战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62-03

2013年9月17日,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相连,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而连接这两个经济圈的中亚地区,就如同杠铃中间的杠一样,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既是对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继承,又在当下赋予了新的生命。其主要内容是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就是要构建一条互利共赢之路,使各国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出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从国际环境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亚洲已经崛起为世界经济与政治重心的时代潮流,符合了又内陆国家向海洋国家再转向内陆国家的人类现代化与文明发展进程,呼应了我国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跨国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确保能源安全的需求。从国内环境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需求,是实现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要求,也是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

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中亚地区的机遇

习主席在演讲中就提出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充分说明了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中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领土毗邻,具有近似的地质条件,为发展一带一路奠定了地缘优势

中亚地区国家与我国西部毗邻,都位于欧亚板块的中心位置,都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区域,是途经欧亚大陆连接欧洲和亚洲的必经之路,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塌陷区,也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中间地带。中亚国家的地质构造相互衔接,阿尔泰山和天山两大成矿山脉与额尔齐斯河等跨国河流将中亚国家与新疆连为一体,全区在地形地貌上与新疆有很多相似之处,自然环境相互依存,但是各类地区所占比例有很大不同,如哈萨克斯坦以平原和低地为主,乌兹别克斯坦以平原为主,土库曼斯坦被称为沙漠之国,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被称为山地之国,尤其是地下蕴藏的资源有较大差异,发展经济的基础和侧重点不同,具有互补性。中亚国家与新疆都属于大陆性气候,光热充足,都大量出产优质棉花、瓜果等特色农产品,这是中亚经济区独有的气候条件,也是其农产品独具优势的根本原因。这些先天优势,不仅可以促成一带一路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而且可以是中亚地区各国与我国在农业、气象、地质、环境保护等多项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二)中亚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与中国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发展一带一路奠定了物质优势

中亚国家用于工业发展的资源丰富,主要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资源等。在能源方面,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储量狠多,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已探明储量位居世界第七,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远景储量位居世界第四,吉尔吉斯斯坦因煤矿资源丰富被誉为“中亚煤斗”,这些都是发展比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在矿产资源方面,中亚国家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很多金属矿藏如锌、钨、铅、铁、铜、铬包括战略资源铀矿等储量都居于世界前列,但本身需求量有限。而中国尽管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也多,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快速增长的人口,需求缺口还很大。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中亚诸国的供给潜力为双方发展一带一路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近似的人口宗教结构,为发展一带一路奠定了人文优势

总体说来,中亚各国和我国西北都是地广人稀,多民族、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地区。尤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与中亚国家再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等方面相通,形成与周边国家相互交融、互相影响的独特文化氛围。十多个民族在新疆与中亚各国跨界而居,边界两边的居民非亲即友,且基本都信奉伊斯兰教,相近的民族构成与宗教信仰,很容易促成相互理解与信任。并且我国新疆的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多个民族与中亚国家主体民族的语言虽在书写上有些不同,口头上可以交流自如,这些都加强了中亚各国与我国合作的 民间往来基础。中亚国家的年龄构成中64岁以下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5%以上,都属于较年轻的国家,居民识字率均为98%左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能够提供的人力资源较为可观。但是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平衡,技工类、理工类人才偏少,熟练的技术工人和高科技人才缺乏,而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科类、高技术和普通技术类的人才,在人力资源领域具有多种合作可能。此外,自2001年上合组织成立后,中亚我我国西北文化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涵盖教育、艺术、旅游、体育、媒体等领域,这些都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中亚地区的实现打下了坚实而独特的人文基础。

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中亚地区面临的风险

(一)大国利益冲突

1990年第二欧亚大陆桥的全线贯通,丝绸之路开始了复兴,而后随着中亚能源资源的开发,其政治、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包括欧美日俄等主要大国都先后提出了“新丝绸之路计划”,这必然给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带来风险与阻碍。

1.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战略”。早在1997年,日本桥本龙太郎内阁就提出了这个战略,将中亚五国和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称为“丝绸之路地区”,对该地区用政府开发援助的形式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加强以能源为主的经济合作。在2004年双方为加强外交联系,设立了日本与中亚国家外长定期会晤机制,这加强了日本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2.欧盟的“新丝绸之路计划”。该计划于2009年由欧盟提出,其目的是降低对俄罗斯油气资源的依赖。计划中修建的“纳布卡天然气管线”就是通过修建能源运输南部走廊,加强与中亚肚脐眼国家的合作,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度依赖,保障自身能源安全。

3.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印度举行的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上首次确认了美国版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其目的有三个,一是保证撤军之后阿富汗的稳定,二是提供一个管理印巴关系的地区架构,改善地区安全,三是主导地区发展,确保美国的影响力,其实质是以阿富汗为中心构建“中亚-阿富汗-南亚”经济合作网络。计划设计者弗雷德·斯塔尔教授承认这个计划也涉及了俄罗斯、伊朗和中国的利益,但是在事实上排斥了这三个国家的参与。

4.俄罗斯的“欧亚一体化”。俄罗斯将“丝绸之路”的构想理解为利益,但未将其作为官方构想提出,俄罗斯更喜欢使用的术语是“欧亚一体化”。2001年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宣布成立了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2006年加入又于2008年推出。其目的是通过在互利基础上的平等合作,以及自愿重建政治经济关系,保证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影响力。

(二)社会形势错综复杂

中亚地区是全球最为复杂的地区,该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异常活跃。这是因为其一中亚五国独立于世界民族主义兴起之时,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民族主义的产物,助长了民族主义在该区域的盛行,其二是由于中亚各国都处于制度转型时期,除哈萨克斯坦外其余国家都经济落后,社会不稳,周边有邻近阿富汗、克什米尔、费尔干那这三个世界火药桶,“三股势力”,制毒贩毒、走私、跨国犯罪猖獗,为“东突”分裂分子提供了难得的乐园,成为“东突”、“三股势力”的大本营和根据地。此外,伊斯兰国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大不容小觑,据报道大约有1400-5000名中亚人已经加入了不同的叙利亚极端宗教军事组织,甚至塔吉克斯坦前特警指挥官古尔穆罗德·卡里莫夫都宣布“投奔”伊斯兰国。此外由于当地有组织犯罪活动的上升,对中国人的人身安全和经贸活动都构成了威胁,近几年已经发生了数起针对中国人的抢劫、敲诈和绑架等人身伤害事件。

(三)地缘政治动荡不安

俄美在中亚地区的地缘竞争是中亚地缘政治动荡的重要原因。“9·11”事件之初,美俄关系升温,双方为加强反恐问题合作,俄罗斯甚至同意美国及其同盟国使用中亚境内的军事设施。但是阿富汗战争局势稳定之后,美军不但迟迟不撤出中亚,反而加强了对中亚地区事务的介入,发动“颜色革命”颠覆亲俄政权。俄罗斯为对抗美国保持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采取了稳固中亚盟国的策略。美俄在中亚的激烈竞争是中亚地区各国采取的大国平衡外交难以为续,中亚国家不得不选择站队,出现分化趋势。标志事件就是乌兹别克斯坦2012年第二次宣布退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开始于俄罗斯和其他中亚国家拉开距离,与美国的军事、政治合作日益升温。此外中亚地区各国之间矛盾也很尖锐,受历史遗留问题,宗教分歧和资源争端等因素影响,各国之间冲突不断。现今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北部的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州,曾属于哈萨克斯坦,在1936年被苏联划归乌兹别克斯坦,至今两国仍对此地归属权纠缠不清,时常爆发冲突。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也加剧了地区间矛盾,中亚地区的人口增多,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相对匮乏导致各国对公共河流、琥珀等水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可能会导致国家关系紧张。

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中亚地区的对策建议

(一)秉承上海合作组织精神,减少中亚地区战略冲突

1996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以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为己任,提出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文明多样性、谋求共同发展”的上合精神,在20年内成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习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对上合精神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要加以坚持,与中亚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以及和谐发展的睦邻友好关系。同时要协调好利益关系,明确我国的国家利益在该地区与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等利益集团的契合点和冲突点,尽量减少冲突。重点协调与俄罗斯的关系,认识到中俄之间的合作大于竞争,加强与俄罗斯的中亚地区油气开发和运输方面的协作,以此来减少该地区的战略冲突。

(二)持续合力打击“三股势力”,保持中亚地区安全稳定

我国与中亚各国在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有着共同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应加强彼此在安全领域的合作。首先,我国在树立大国形象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大国责任,要对危害社会,影响发展的“三股势力”保持高度警觉,绝不手软,采取严打和严厉的防范措施和政策,与中亚各国共同协商建立睦邻互信的边境安全关系。其次,要积极开展双边反恐合作,谋求成立联合维和基地,建立共同的反恐基地,训练反恐力量,配备反恐设备,对跨国恐怖活动可以共同侦查,相互通报有关情况,并开展跨境追捕和引渡活动。第三,加强军事合作,继续加强旨在打击“三股势力”的双边和多边联合反恐演习,以及旨在打击毒品犯罪的联合禁毒演习,继续给中亚各国提供反恐的军事援助,通过军事合作来震慑和打击“三股势力”。最后,在与中亚各国进行正常的民族交往和人文交流时,要警惕“三股势力”的渗透和拉拢。加大边境管控力度的同时加强对中亚留学生、访问学者和入境游客的管理,切断伊斯兰极端分子、恐怖分子入境的各种渠道。加强对到中亚留学生、访问学者的管理,以免其受到“三股势力”的蛊惑和拉拢,被发展成为伊斯兰极端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

(三)加强全面合作,以发展促进中亚地区社会稳定

当前阻碍中亚各国发展,造成各国社会矛盾突出的现实原因还是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不能享受发展实惠。要想在该地区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需要全方位加强合作,以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稳定。

基础设施方面,以我国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抓手,发挥我国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的丰富经验和领先优势,逐步推开中亚地区各国交通、水利、电力、通信、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文化领域方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突破口,在充分尊重中亚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在文艺、旅游、教育等方面交流的同时,要对以前关注比较少的卫生、体育、传媒、科技等方面加深合作交流,追求文化共存、价值共惠,不断加强民心勾通,奠定区域合作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经济贸易方面,要持续保持我国与中亚各国在其对外贸易的领先地位,充分发挥中亚与我国在资源上的互补优势,深化产业分工与合作,强化在农业种植业、气象、地质、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加大政府间和民间贸易往来。以加强经济特殊开发区和贸易口岸建设为途径,推广人民币在中亚地区实现本币的兑换与结算,破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

能源资源方面,以保证能源资源安全为核心。目前,我国仍是能源需求第一大国,而在中亚国家大规模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之前,我国的投资仍然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矿业开采,输油输气管道的铺设这些领域,要将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相融合,积极吸引中亚地区的油气公司参与到我国能源资源市场建设,用我国巨大的需求将油气话语权逐步转移到我国。以现行的能源物流为依托,加大资本投资,以能源中心带通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确保能源安全。

参考文献:

〔1〕赵宗福,孙发平,苏海红,鲁顺渊.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余潇枫,许黎丽,李正元.边疆安全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欧亚时代—一带一路研究蓝皮书2014-2015[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4〕王海燕.新地缘政治·中国与中亚[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发展机遇中亚地区一带一路
探讨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浅谈中亚地区EPC项目当地雇员HSE管理
当前中亚地区安全局势的特点及走势分析
中国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与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