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籍管理应关注公平

2016-05-14马志响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籍公正差生

马志响

同学聚会,F地的朋友Z聊起了一件“怪事”。那是去年开学初的事情了,一年级新招录的学生需要上网录入学籍,以确定在校学生“身份”。作为刚刚接手此项工作的业务主任Z,感觉这是小事一桩。但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件看似极其简单的事情,过程却颇费周折。

当Z几次三番催要各班学生实有人数及详细信息准备上传学籍时,各班主任却“按兵不动”,均表示新生学籍信息暂未全面掌握,正在掌握中,要求暂缓几日再上报。谁知,这样一拖就是两周多的时间。后来虽然上报,但他发现各班上报的新生数与实际在校新生数极为不符,上报学生人数明显少于实际学生人数,这差额部分学生哪去了?是不是班主任忘报了?朋友转念一想:不会是班主任故意“雪藏”部分学生,不给其报学籍吧?事实果然如此。这让他突然明白了为何班主任们迟迟不报给他新生学籍信息,一来大家是想留出足够时间来了解学生优劣,好加以取舍;二来大家更想留出充足时间和余地去做家长的工作,通过沟通协调,让其放弃今年给孩子上报学籍。

怪不得那几日,班主任们自觉地早来晚走,工作异常卖力,还一早一晚地单独和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们促膝长谈。那几日虽没有学校的任何布置与要求,但家校互动、家校沟通活跃,双方校访、家访络绎不绝。班主任加科任老师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打着“为孩子好”,“让成绩不好的孩子再上一年一年级从而打好基础,多一条起跑线”的旗号,让家长们就范。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班主任的一轮轮强大攻势下,很多家长同意暂时不报学籍,学生则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剥夺了正常报学籍的权利,“被留级”。

朋友说,这种情况当然也有例外,家长因此和班主任嚷吵起来的也有之,无论班主任如何劝解,家长就是不乐意这样干。他们认为这是老师歧视、放弃自己的孩子,推脱责任,再上一年未必会更好,只会更“油”。班主任无奈,最终只好给予正常上报。

为了劝导家长,老师们在这项工作上付出的努力很大,有时甚至动用了很多关系辅助完成。最终,班主任的努力大多都能如愿以偿。而面对不上报学籍的“孬”孩子(成绩差),因为是“黑户”,则意味着他们将不用参加统一考试,不用参与考核积分、排名,甚至不用检查作业,教师所担心的差孩子参加考试拉低班级平均分的现象暂时得到抑制。

他接着说:面对没有学籍、不需要参加考试的孩子,老师们也大多是特殊孩子特殊对待,因班级孩子众多,教学压力大,教师对这些“无籍”人员的关注度有限,他们在课堂上经常处于游离状态,小动作不断,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养成。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厌学一族。即使再上一年一年级,因恶习已形成,再想扭转也无济于事。

朋友还为一事困扰。有多名学生从外地转进他们校,很多学生转学手续齐全,班主任却设置准入门槛:学生该怎么来上课怎么来上课,但学籍暂时不能转过来(或重新办),要等等才能落实哦!即使家长再怎么做工作,班主任也是不松口。朋友不解其中门道,询问缘由,他们说:学生转过来先不办学籍(不办学籍就无须参加统考),就可以抵(替)班级里的差生考试,对我们学校是好事呀!

追求好成绩本无可厚非,但为了追求成绩,为了追求考核等次,为了绩效,甚至为了名利,可以不顾孩子的内心意愿,不顾家长的感受,一味要求家长为此让步、让路,剥夺孩子的“合法权益”,实在是有违师德、有违规范。朋友曾就此多次和班主任甚至领导交流过自身想法,但最终无果而终。

看着活泼可爱的孩子进入一年级就要被划分成“有籍”和“无籍”两种身份,且享受着不一样的待遇,朋友的内心备受煎熬,很不是滋味!

大概,差生就是这样一点点形成的吧?!

实际上,似乎班上本没有差生,差生都是我们用“考试”人为地区分出来的。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似乎差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但是,在校园里我们喜爱的优生和无比讨厌及排斥的差生双双步入社会后的前景如何呢?

事实上,多年以后,见面热情和我们打招呼的不是那些备受器重的学优生,而是当年那些差生。现实中当年的学优生多年后会与我们形同陌路,反倒是那些当年被我们数落、批评最多的差生还会挂念自己,还会一见如初,甚至会回去探望老师。

一部分过去读书不好的孩子,事业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而且做事落落大方、豪爽识礼,为人处事无一处不妥帖。相反,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多人做事拘谨刻板,畏首畏尾,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最常见的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每个学生同时都潜藏着或拥有着多种智能,只不过每个人的智能强项与弱项各不相同。某一方面智能强大,并不代表其他方面强大,更不是成才的全部。成绩好的学生,只是他的智能组合更符合应试考试智能要求(逻辑数理智能和语言智能等)。反过来,这样的考试又公平吗?智能并没有严格的高低之分,但逻辑数理智能和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在考试中占了便宜,其他智能很强的学生却被忽视、被淘汰。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我们不能只凭成绩就全面地肯定或否定一个学生。也许他的成绩不是最好,但是每个学生都有他的智能强项和闪光的一面。教师应用敏锐的职业眼光、用慧心仁术、用大爱责任去发现学生的强势智慧并帮助他们发掘潜能、开发潜能,使之取得他们的年龄段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就。

我们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成长,孩子的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可能性与生长点。现在成绩优异的不一定就是社会的栋梁,现在成绩一般的未来不一定前途黯淡。看到孩子的个性,就会看到孩子的无限可能性。

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要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教育公平公正的本质即是强调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公平公正。教育公正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过程和通过教育所获得的发展和进步等方面,教师是和学生直接打交道的,教师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教育公正既是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公正的信任和期盼。

公正是“给人以应得”,也就是让应得之人得其应得,不应得之人不得其所不应得。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就是公平。”教育的正义在于人的尊严和发展。遵循教育正义的原则,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学生先天因素差异(比如智力水平和能力的差异)的奖惩,多对后天自身的努力和成功的方法进行奖惩,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希望,都能得到机会,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师对学生的公正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受教育权,给予他们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过程和人格尊严与价值。结合上例即:不人为地剥夺孩子的学籍资格和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受关注权,不区别对待有籍无籍学生,不喜优厌差,不选择对待,不抛弃不放弃对无籍学生的关照与关爱,秉承“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原则,公平公正地处理类似于“学籍上报”“学籍转入”等事件,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学籍公正差生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名家谈教育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研究
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现状初探
在书上睡觉
找你算账
教育部要求小学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为其注册学籍
不公正
大公无私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