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说酒的别名雅号

2016-05-14潘春华

食品与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雅号杜康陶潜

潘春华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中,酒的别名与雅号乃一大特色。这些别名、雅号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品的味道、颜色、成分、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因此在民间流传甚广。品味这些星光灿烂、繁花似锦的别名、雅号,可让人们从中重温酒蕴,别有一番情趣。

“杜康”。 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汉曹操《短歌行》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欢伯”。 因为酒能消忧解愁,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名最早出自汉代焦延寿的《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适体颐性”,把酒的妙用描绘得淋漓尽致。其后,许多文人墨客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曰:“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香醪”。引自宋韩驹诗句“不知如蜜有香醪”。它是一种甜酒的别名,以口味甜美而著称,大概像绍兴黄酒中“善酿”、“古越醇”一类含糖量颇高的酒。

“冻醪”。 即春酒,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唐杜牧《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云:“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忘忧物”。晋陶潜《饮酒》诗之七曰:“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唐白居易《钱湖洲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无因同饮聊咏所怀》云:“劳将箸下忘忧物,寄与江下爱酒翁。”均言酒能使人忘掉忧愁烦恼,故取名“忘忧物”。

“般若汤”。和尚是不准吃酒的,喜欢喝酒的和尚只能偷着喝,不敢说是酒,就把酒称作“般若汤”。宋窦革《酒谱》说:“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庚辞以避法曲耳,非释所云。”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三棵尚忆去岁中元,在姑射山石室中,与无一师饮般若汤,食穿篱菜,唱《柳梢青》,言笑晏晏时乎。”这里小鸡称作“穿篱菜”。

“钓诗钩”。宋苏轼《洞庭春色》:“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也这‘扫愁帚,‘钓诗钩。”皆言酒能激起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杯中物”。 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晋陶潜《责子》曰:“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唐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金波”。 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元张养浩《普天乐·大明湖泛舟》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

“黄醅”。白居易《尝黄醣新酌忆微之》诗:“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宋陆游《山园杂赋》诗之二:“赖有黄醅法,终年任醉醒。”

“黄封”。 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宋苏轼《与欧育等六人饮酒》云:“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曰黄封”。

“黄醑”。清苏曼殊《断鸿零雁集》第二十六章:“惜吾二人不能痛饮,否则将此蟹煮之,复人村沽黄醑无量,尔我举匏樽以消幽恨。”

“醍醐”。特指美酒。唐白居易《将归一绝》云:“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天禄”。语出《汉书食货志》:“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

除此以外,酒有玉液、流霞、红友、绿醪、黄流、春、曲秀才等美丽的别名。时值当代,酒的命名更是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猜你喜欢

雅号杜康陶潜
陶渊明的小脾气
老班的“雅号”
“雅号”趣谈
商标之争 害了“杜康”
开卷有益
陶潜辞官隐情
工薪族川柳的雅号及其与柳句的关系
品牌杜康,何以解忧?
杜康的合力
月经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