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

2016-05-13何明杰吴标良郑爱甜

右江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微量脑血管病尿蛋白

何明杰,吴标良,黄 庆,郑爱甜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百色 533000)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

何明杰,吴标良▲,黄庆,郑爱甜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百色 5330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水平将2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头颅MRI或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尿白蛋白高水平组脑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尿白蛋白低水平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变发生率与尿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85,P<0.05)。结论尿白蛋白量的增多将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风险。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既能影响微血管也累及大血管,任何一处的血管出现病变,可能提示着其他部位的血管也存在病变。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尿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亦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标志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探索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旨在探讨尿白蛋白在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变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249例,全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以24 h尿白蛋白定量300 mg为界,将患者分成A(24 h尿白蛋白<300 mg)、B(24 h尿白蛋白≥300 mg)两组。A组共纳入236例患者,男154例,女82例,平均年龄(59.15±13.46)岁,B组纳入13例患者,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61.02±10.05)岁,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好。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比较±s)

(续表1)

组别nHbA1c(%)TG(mmol/L)LDL-C(mmol/L)Cr(μmol/L)A组2369.90±3.082.62±1.552.27±1.2288.34±56.18B组139.83±3.252.76±1.722.17±1.2193.71±30.45t-0.07960.31530.28780.3414P-0.93670.75280.77370.7331

1.2除外标准(1)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2)心源性脑梗死或其他原因的脑梗死;(3)近期使用ACEI、ARB等影响尿蛋白药物者;(4)存在影响尿白蛋白的因素如应激、发热、感染等;(5)有明确的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及严重心肝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3脑血管病变检查采用血管彩超、脑血管造影(DSA)、头颅MRI或CT检查,确定患者有无脑血管病变,由神经内科专科医生协助诊断。

1.4尿白蛋白检测所有受检者入院后留取24 h尿,准确记录尿量并混匀后留取5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4 h尿白蛋白定量,使用美国贝克曼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及其配套试剂,由检验科专人负责测定。

1.5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由专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肌酐(Cr)等生化指标,FBG、Cr采用氧化酶法检测,HbA1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血脂采用IFCC推荐修正法检测,均由我院检验科专人使用美国贝克曼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及其配套专用试剂测定,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结果

2.1两组脑血管病变发生情况比较A组236例中发生脑血病变116例,发生率为49.15%,B组13例中发生脑血管病变12例,发生率为9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60,P=0.0024)。

2.2脑血管病变发生情况与尿白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参考目前通用的Mo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法,按尿白蛋白水平对入选患者进行再分组,相关性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变发生率与尿白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85,P<0.05)。见表2。

3讨论

尿蛋白的出现反映了全身广泛的微血管病变及大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1]。既往有研究证实,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无症状早期大血管病变,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大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2]。尿蛋白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尿蛋白正常者相比,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3]。本研究发现,随着尿白蛋白水平逐渐升高,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可达70%。尿蛋白增高与动脉硬化之间可能关系如下:(1)脂代谢异常: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甘油三酯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4],而尿白蛋白排泄的增加可使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进而出现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动脉硬化。(2)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5],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6]。(3)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目前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特征性的病理生理改变[7],而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紊乱与尿蛋白升高显著相关[8]。

表2 尿蛋白与脑血管病变发生情况比较

本研究相关性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变发生率与尿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随着尿白蛋白水平的增高,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亦逐渐增高,提示尿微量白蛋白为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刘慧华等[9]的研究也认为,当尿白蛋白排泄率≥60 mg/24 h 时,颈动脉粥样斑块出现率明显增加,可能预示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冯小芳等[10]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尿蛋白的阳性率超过40%。结合本研究结果可认为,微量白蛋白尿可作为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其危险性随着尿白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基于以上原理,我们推测,尿白蛋白或许可能成为临床上脑血管病变的预测指标和临床干预的切入点,对尿白蛋白阳性的患者进行积极筛查及早期干预,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军,柯国秀,王国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22(5):298-301.

[2] 韩佳琳,董砚虎,马山英,等.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3):249-251.

[3] Halimi JM, Forhan A, Balkau B, et al. Is microalbuminuria an integrated risk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both men and women? [J]. J Cardiovasc Risk,2001,8(3):139-146.

[4] 侯鹏高.动脉粥样硬化与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7): 1039-1040.

[5] 刘俊田.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2):141-152.

[6] 王敏,谭永顺,李兴涛.同型半胱氨酸及相关炎症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4): 28-30.

[7] 乐岭,向光大,赵林双,等.糖尿病性肾脏疾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2):111-113.

[8] 赵梅凤,王成桓,肖燕兰,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2,18(12): 1941-1942.

[9] 刘慧华,王军.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尿白蛋白关系的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2):176-178,182.

[10] 冯小芳,黄立宏,黄流清.尿中微量白蛋白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复发的关系[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5):277-279.

(编辑:潘明志)

Relationship of urinary albumin level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2 DM

HEMingjie,WUBiaoliang▲,HUANGQing,ZHENGAitian

(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AffiliatedHospitalofYoujiangMedic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Baise53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inary albumin level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MethodsAccording to urinary albumin levels, 249 cases of type 2 DM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LL the patients were checked with DSA, CT or MRI. And incidence of CV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Incidence of CVD of group with high urinary albumin leve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with low urinary albumin levels, so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ncidence of CV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urinary album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M(r=0.985, P<0.05). ConclusionIncrease of urinary albumin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CV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M.

【Key words】type 2 DM;urinary albumin;CVD

(收稿日期:2015-11-17修回日期:2016-02-26)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6.01.007

作者简介:何明杰,男,住院医师,医学学士,主要从事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研究。E-mail:372807234@qq.com▲通信作者:吴标良。E-mail:mucun889@163.com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科研项目(2013LX097)

猜你喜欢

微量脑血管病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