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路扶贫”引领关岭小康路

2016-05-12张本强

当代贵州 2016年11期
关键词:石漠化全县生态

张本强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农业县,也是一个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县,贫穷和落后是关岭最突出的矛盾,笔者长期在关岭工作,对此深有感触。因此,加大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力度,促进关岭尽快脱贫致富,是实现关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不甩帽子不罢休”的精神,坚持以“精准扶贫”为基调,以“高效脱贫”为目标,在“输血”的同时进行“造血”,走出了一条适合关岭特点的脱贫攻坚好路子。

实践成效凝共识,关岭的扶贫攻坚经验充分证明,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找准路子是前提;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升产业发展参与度和受益度是关键;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保障。

正视现状剖根源

环境型贫困。关岭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县,喀斯特地貌特征使得全县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4%,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关岭特殊的地形和地貌导致耕地质量差,生产方式落后,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加上脆弱的生态环境,全县坡度25度以上山地都是水土流失、石漠化十分严重的区域,导致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农业的发展。

产业型贫困。产业散小弱,是关岭的一大特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全县性的支柱性产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还处于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型阶段,农业产出少、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工业没有基础,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素质型贫困。素质型贫困包括两种类型:一个是脑的问题,一个是身体的问题。脑的问题是思想素质上贫困,农民群众接受初中、高中、大学文化教育的比例小,观念陈旧,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的速度慢,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加之信息不畅,只能束缚于传统的劳作模式。身体的问题是身体素质上的贫困,由于农村卫生条件比较差,讲卫生、讲文明的生活习惯基本没有形成,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情况很多。

基础型贫困。截至2015年底,关岭还有583公里通村公路需要改造硬化,13.3万人存在饮水困难。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公共投入供给与投入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加之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制约社会资本投入的增长,使得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很难得到根本改善。农业工程性缺水依然是限制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大因素,扶贫产业机耕道建设、产业物流市场建设、通讯设施建设滞后依然限制增收产业的发展。

找准靶心谋实干

建好产业扶贫路,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近年来,关岭自治县紧紧围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扶贫攻坚战略,坚持以2个省级园区建设为重点,通过“大园套小园”发展模式,率先在安顺市实现乡镇农业园区全覆盖。

形成了以火龙果、六月李为主导的库岸经济产业带,以木城河风光和八德莲藕为基础的美丽乡村旅游带,以关索供港澳蔬菜产业园和断桥早熟蔬菜基地带动的上关至花江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以苗立克中药饮片等龙头企业带动的普利、永宁和沙营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生态畜牧业养殖产业带。

深入实施“生物治理+产业扶贫”策略,突出在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发展花椒、火龙果等经济作物,探索出生态治理和精准扶贫的“板贵模式”。成功探索关索落叶蔬菜种植“集中流转、返租倒包”、花江莲花村火龙果种植“442”等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极大地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建好教育扶贫路,激发减贫脱贫的内生活力。“治贫必先治愚,扶贫必先扶教。”近年来,关岭通过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创办思源中学、综合性高中,积极探索贵阳一中与关岭民中合作办学,深入发展基础教育,有效提高了人口整体素质。通过“阳光工程”“锦绣计划”等培训,狠抓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能干事、会干事的本领。组织农业技术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干部群众到职业技术学校、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考察,通过“扶智”,使农民群众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增强了脱贫致富的本领。

建好基础扶贫路,改善减贫脱贫的内生环境。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关岭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思路,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2015年,完成国省干道、县乡道提等改造90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251公里,通航里程达138公里。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100%、通组率达94.98%。建成顶云新区供水工程,开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支渠和高寨水库扩容加高工程,解决了75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供电区域、通讯光缆、4G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着力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和补助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好生态扶贫路,夯实减贫脱贫的内生基础。破坏生态的扶贫最终只能返贫。关岭始终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全力推进造林绿化三年攻坚战,深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2015年完成营造林22.43万亩,治理岩溶35平方公里、石漠化1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5%。整合生态工程项目,深入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大力发展以四月李、六月李、蜂糖李等为主的经果林,以花椒为重点的经济、生态兼用林,以香椿、楸、杉为主的用材林,切实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坚持“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2015年完成200户800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加大对各类生态补偿资金进行整合,从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中选聘出600个专业护林员,专职对全县120万亩生态公益林进行管护抚育,带动600个家庭脱贫。

建好党建扶贫路,催生减贫脱贫的内生发展。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近年来,关岭立足“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总体思路,着力实施“构建大阵地、建强大队伍、提升大保障、创新大服务、夯实大发展”的党建扶贫五大工程,投入6000余万元,分2批对建筑面积不足300平米的118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或改建,夯实了脱贫攻坚一线指挥所。着力从能人大户、农村知识青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等群体中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实现2013年村级换届后村级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全市最低、学历全市最高。评选出738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从党员中培养致富带头人、从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党员、村干部的“三培养”机制,采取“1+N”结对帮扶模式,与4000余户贫困户和群众建立结对帮扶。同时将村两委正副职干部报酬分别由2012的每月1000元提升至2015年的每月2100元、1900元,村民小组长报酬由2012的每年100元提升至现在的每月140元。有效破除了村级发展无人抓、无能人来抓的局面。创新开展“五个突出”强化五类服务工作,建立“党建+电商”的扶贫新模式,依托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积极实现基层党组织线上线下无缝融合。

精准脱贫见实效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5年,关岭减少贫困人口2.02万人,2个乡镇摘帽,17个贫困村出列,贫困乡镇、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到28.57%、18.5%,全县减贫摘帽,小康社会创建实现程度超过90%。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5年,全县完成GDP70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5亿元,同比增长2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20%。在10个重点生态功能县综合测评中,从2014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5位。

社会事业不断加强。2015年,全县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生活补助金近0.2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65%以上,有卫生室的行政村达到95%以上,贫困村缺医少药、看病难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启动安顺市人民医院关岭分院在顶云新城区开工建设,实现贵阳一中与关岭民中合作办学;完成保障性住房792套,建设农村危房改造1718户,建成农村幸福院1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个。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农业产业呈现出传统粮食作物减少,经济作物和经果林业增加,生态畜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2015年,全县蔬菜、精品水果、核桃、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18万亩、9万亩、19万亩、11万亩。一产增加值11.63亿元,同比增长6.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粮经作物种植比达到35:65。(作者系安顺市副市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石漠化全县生态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湖南将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