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视角下黄梅戏英译分析
——以枟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枠选段为例

2016-05-12睿,胡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源语译语黄梅戏

陈 睿,胡 健

关联理论视角下黄梅戏英译分析
——以枟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枠选段为例

陈 睿,胡 健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以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理论为视角,对黄梅戏枟女驸马枠选段英译进行了分析,探讨关联理论指导下黄梅戏语音、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方法的特点和英译时采取的文内加词法、变通法、省略法和补偿法策略,证明了关联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黄梅戏英译,搭建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实现黄梅戏的等效翻译,并为关联理论和黄梅戏英译研究提供多维度的研究视角。

黄梅戏;枟女驸马枠;关联理论;等效翻译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一带,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一种民间小戏,其分支迁移至安庆地区,与安庆民间音乐和方言结合,形成了“黄梅调”。黄梅戏通俗的场词、柔美的唱腔、丰富的舞蹈表演形式,曾被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1]。从未来社会发展的文化需求来看,黄梅戏的跨文化传播是必然之势。同时,黄梅戏的英译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向外推广,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构建安徽地区的文化形象。

1 相关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崛起,黄梅戏从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实现跨文化的传播是必然趋势[2]。作为具有安徽的地方特色戏曲,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节奏明快抒情,表现力丰富,对安徽文化形象的构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黄梅戏艺术的发展及其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黄梅戏的英译工作也随之不断推进发展,可以说,黄梅戏已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徽派文化的重要媒介。

然而,学界黄梅戏英译的研究却不多见[1-6]。虽然有学者翻译了枟汉宫秋枠[3]和枟天仙配枠[4]两个黄梅戏剧本,但在黄梅戏精典剧本浩翰的海洋里,这仅是冰山一角,黄梅戏精典剧本的翻译研究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另外还有学者根据目的论的三大法则,分析了枟天仙配枠剧本的翻译特点[5];还有学者经过研究指出,在黄梅戏的翻译过程要注意推敲音韵、字音、音节甚至剧种的演唱与表演风格等[4]。以上这些研究,对黄梅戏走出国门对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最佳关联理论

1986年,法国学者Sperber和英国学者Wilson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认为,对自然语言的正确理解是“借助语境-建构关联-进行推理”的过程。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码转换活动,追求最大限度的语用等效[7]。德国学者Gutt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学,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8],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核心是交际和认知,准则就是关联。Sperber和Wilson也指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在共同的认知语境下,说话者总是倾向于生成最关联的话语,听话人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交际是否成功在于双方的认知环境是否显现和相互显现,相互显现程度越高,关联性就越强。

关联理论为文体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译文一方面应该体现原文作者的最佳意图,另一方面应该满足译语读者的最佳期待[9]。译者用明白无误的说明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给目的语读者营造推理的认知语境来推断译者暗示的意图,从而追求等效翻译。关联理论图解如图1所示:

图1 关联理论图解

当话语足以引起听话人注意且处理努力不等于零时,才能保证语境效果的存在。当AC为最大值,CB为最小值时,出现认知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3 黄梅戏枟女驸马枠选段的英译分析

黄梅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决定了其翻译方法的特殊性,只要在交际语境中更有效地传达原文意图,才能在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中产生最大关联。根据戏曲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目的语观众得到与源语观众同等的效应。

黄梅戏枟女驸马枠作为枟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丛书枠的入选剧目,展示和解读安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黄梅戏起源地安庆,安庆市政府网英文版发表了许多黄梅戏精典剧本的英译文本,如枟天仙配枠枟女驸马枠等[10],本文以其中的枟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枠选段为例,以最佳关联理论作指导,探讨黄梅戏的翻译方法。

3.1 枟女驸马枠戏曲的特点

黄梅戏生命力最突出地体现在浓郁地方语音色彩和个性化的声腔音乐中,音乐优美抒情、唱腔婉转动听、地方生活气息浓郁、唱词结构灵活多变,修辞格生动形象,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为观众所广泛喜爱。译者应融入源语的认知语境中,对戏曲特点在源语中的各种关联进行全面地衡量,找出最大关联,正确理解戏曲源语内涵。

3.1.1 语音特点

黄梅戏的语言口语化鲜明,具有内在的韵律美。翻译时很难押韵,一般根据中文唱词的字数来大致确定译文单词的音节数。例如:

(1)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译文:Naturally,I have been to the royal feast/Naturally,I've been a w hite knight in the east

根据源语的表达习惯,可英译为句式整齐的两句,且句末尾“宴”和“前”都押[an]韵,翻译成“feast”和“east”都押[i:st]韵。英译虽然再现原文的含义,但是目的语观众却很难体会到原文的音韵美。

唱词中常出现无实际意义的衬字和垫词,其中儿化词使用频率很高。如果不演唱这些衬字和垫词,就体现不出黄梅戏独特的韵味。枟女驸马枠唱词中的“月儿圆哪”的“儿”是一个没有具体意义的后缀,在语音上不能自成音节,这种现象叫“儿化”。此处,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表示亲切、喜爱的色彩感情。儿化词富有节奏感,婉转悠扬,以丰富的感染力打动观众,但如何译出,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采用拼音直接拼出,以保留黄梅戏的民族特色,因为黄梅戏的这种语音特色需要特定的语境来建构关联。

3.1.2 词汇特点

黄梅戏的戏词中有大量的方言词汇、拟声词、感叹词等,如枟女驸马枠“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中的“哪”“哇”,同时出现民间俗语“状元”“潘安”“琼林宴”“婵娟”,赋予了黄梅戏语言内涵丰富、生动抒情、通俗易懂的特点。然而,由于源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黄梅戏中这些词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此时可以意译,借助目的语中含义一样的词表达或用拼音表示再加注,即用最小的认知努力,寻求语义的最佳关联。例如:

(2)状元/Zhuangyuan(The Number One Scholar)

(3)潘安/Adonis Face

(4)婵娟/Venus

译者将“状元”翻译为“zhuangyuan”,括号内注释为“The Number One Scholar”,这样为受众提供了认知语境,受众推理出其中的关联,从而获得正确理解;将“潘安”和“婵娟”分别翻译为“AdonisFace”和“Venus”,译者努力将源语境与受众的认知语境重叠,在这样一个双方共有的认知语境中,双方交际成功,即受众理解了源语境含义。

3.1.3 句子结构

黄梅戏语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唱词句式长短不一,结构多为“七字句式”和“十字句式”。字数根据唱词结构上下句对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风格活泼、感情饱满。例如:

(5)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原文为八字对仗工整,译者要在译语中让目的语观众感受源语结构的关联,并获得正确的理解。

3.1.4 修辞特点

黄梅戏的唱词,善用修辞,如排比、顶真、反复、用典等,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渲染舞台表演艺术效果。虽然英语中有一些与汉语类似的修辞方式,但汉译英时黄梅戏唱词中的修辞难以准确表达。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考虑舞台演出的需要,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有利于舞台表演的信息传递。例如:

(6)原来纱帽罩啊,罩婵娟哪(顶真)

(7)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用典)

(8)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排比)

(9)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反复)

例(6)中,除去方言语气词,上句以“罩”结尾,下句以“罩”开头,是顶真的修辞方式。例(7)中,“琼林宴”因典故而生,例(8)(9)为典型的排比和反复句式。译者针对这些有特色的修辞方式,在找到源语与语境关联信息的基础上,对各种有关联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认知和推理,找到语言的最佳关联性表达方式,再通过这些关联性表达方式传递给目的语观众。

3.2 枟女驸马枠戏曲翻译的方法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就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交际意图一旦得到满足,交际也就成功。在黄梅戏翻译中,译者要充分理解戏剧作品的内涵和预期效果,同时考虑演员舞台表演的需要以及目的语观众的心理期待。

3.2.1 文内加词法

由于戏剧舞台表演的即时性,译文一般不宜采用文后加注的方法[6]。译者多采用文内增译的方式,为了弥补文化缺省造成的理解问题,译者要营造共同的认知语境,生成最关联的话语信息,在译文增加用词来解释源语中省略的复杂文化信息,以方便被目的语观众接受。例如:

(10)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

Headressflowers'reshining,shiningupon!

(11)中状元着红袍。

Zhuangyuan'scrown,scarletgown.

例(10)中,“宫花”指的是中国科举时代考试中选中的士子在皇帝赐宴时所戴的簪花,就像不同地位的人戴的帽子不同一样,是地位的象征。例(11)中的“状元”是指殿试的第一名,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红袍”加身,表示加官晋爵。古代的官服等级是分颜色的,红色是四品以上的高员穿的。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对于不谙中国文化的目的语观众,肯定难以理解。译者为了弥补这种语境的缺失,增译了词组“Headressflowers”“Zhuangyuan'scrown和scarletgown”,建构了最佳关联,填补了目的语观众的文化空白,达到了最佳语用效果。

3.2.2 变通法

在戏曲翻译中,译者在处理一些特有的文化形象时,可以根据自己对源语和译语观众认知环境的了解,采用变通的翻译方法,选择适合译语观众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作者的交际意图,使译文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文。例如:

(12)我也曾赴过琼林宴/Naturally,Ihave beentotheroyalfeast

“琼林宴”是文化专用词,指的是中国古代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一些源语观众未必可知,更不用说译语观众了。译文采用有类似语用意义的“royalfeast”,营造共同的认知语境,将信息传递给译语观众,实现了功能对等。例如:

(13)人人夸我潘安貌/Everyonecallsme“AdonisFace”

原来纱帽罩啊,罩婵娟哪/(But)MyVenusFace isvaguely,vaguelyseen

例(13)中,“潘安”“婵娟”等文化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在译语观众的认知语境中根本不能足以推理出源语作者用意的语境效果。如果音译,则不能唤起译语观众对这些文化形象的认知。此时,需要译者灵活变通,把这些文化形象转换成译语中相应的文化形象,以实现了交际功能的等值。“潘安”是指古代男子因容貌俊美为世人所记,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王室美男子“Adonis”。“婵娟”是指美人,对应于希腊爱神、美神维纳斯,译者用“Adonis”“Venus”,实现了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译语观众能清晰地理解戏曲中人物形象。

3.3.3 省略法

戏曲唱词中有些信息,与译语观众理解戏曲的认知活动的相关性较弱,且译语观众的认知结构还缺乏此方面的知识,此时译者可采取删译来省略这些信息,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例如:

(14)为救李郎离家园

So long since they put my Li Lang dow n

此句关键点在于为救“李郎”而离开家园,“家园”一词是否译出并不影响句意,略而不译,留给观众联想的空间,译文也显得简洁利落。因舞台表演的时间有限,简练的译文更符合黄梅戏戏曲的语言风格,同时获得了同等的戏曲效果。

3.3.4 补偿法

翻译时,译者要正确理解原文的隐含意义,力求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为了使译语达到与原文本相同的语用效果,可以使用与源语文本不同的形式,补偿源语文本失去的重要信息。例如:

(15)我也曾赴过琼林宴/Naturally,I have been to the royal feast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Naturally,I have been a white knight in the east

翻译此句时,译者舍弃了“赴过琼林宴”和“打马御街前”这些文化专有词,因为直译,这些词语对译语文化观众难以理解,也易导致源语意图的偏差。译者用“royalfeast”和“a w hite knight in the east”进行了补偿翻译,使译文的意义明朗化。让观众了解到“琼林宴”实指皇家盛宴,“打马御街前”实指东方骑士,简练又对称的结构,虽然抑制了原文些许个性化语言,但补偿改译回避了中西文化转换冗长的加注解释,是原文效果损失的一种补偿。“have been to”体现了语言动作的鲜活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增强了表演的效果。

黄梅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表现形式,既可以作为文本供读者阅读,又可以作为舞台表演供观众欣赏,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简洁性的特点。黄梅戏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方法的特殊性——注重语言表现的舞台效果,因此,译文要简练准确,雅俗共赏,艺术内涵丰富。作为黄梅戏译者,要充分了解语言和文体的特点,掌握黄梅戏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才能灵活选择翻译方法,实现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源语言的丰富内涵。

4 结语

黄梅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其英译研究跨越黄梅戏戏曲艺术、翻译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本文以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理论为视角,在充分尊重黄梅戏优良的艺术传统基础上,对黄梅戏枟女驸马枠选段英译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应融入源语的认知语境中,努力与受众产生认知语境的重叠;关联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黄梅戏英译,让有不同认知背景的观众在最佳关联的共同语境下获得与源语观众同等的效果,领略黄梅戏的优美和神韵,从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1]刘智强.黄梅戏的语言、唱腔与伴奏[J].戏剧之家,2010(4):21-23

[2]胡建国.黄梅戏市场价值挖掘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红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1-74

[3]唐纳德.枟汉宫秋枠英译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6(7):69-70

[4]吴其云.架起通向世界的桥梁:英语黄梅戏枟天仙配·路遇枠翻译札记[J].黄梅戏艺术,1987(1):55-56

[5]朱燕.关联理论与文体翻译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56-282

[6]张定.论目的论对黄梅戏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枟天仙配枠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12):131-133

[7]Sperber,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101-120

[8]Gutt E A.T 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55-58

[9]孟伟根.戏剧翻译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45-60

[10]Anqing China.Huangmei Opera.Senario of Huangmei Opera.T he Emperor's Female Son-in-Law[EB/OL].[2015-12-05].http://www.anqing.gov.cn/English/show.phpid=71.shtml

(责任编辑:胡永近)

版 权 声 明

枟宿州学院学报枠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为提高传播效率,本刊编辑部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万方数据期刊社、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华艺线上图书馆、教育阅读网、枟宿州学院学报枠网站在其相关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上述单位的著作权使用费已抵做文章在枟宿州学院学报枠上发表费用的补贴,本刊编辑部不再另行支付稿酬。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编辑部的上述声明。

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H309

A

1673-2006(2016)04-0076-04

10.3969/j.issn.1673-2006.2016.04.020

2016-01-12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中‘安徽形象’建构的话语分析”(74099)。

陈睿(1989-),女,安徽合肥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源语译语黄梅戏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