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2016-05-12吴泽兵张颖余其贵谢军杨琳琳王书陶存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230061

山东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高血压

吴泽兵,张颖,余其贵,谢军,杨琳琳,王书,陶存武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 230061)



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吴泽兵,张颖,余其贵,谢军,杨琳琳,王书,陶存武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 230061)

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同时选取血压正常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高血压组给予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降压治疗。高血压组治疗前、治疗第8周、治疗第16周与对照组治疗前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检测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结果治疗前,高血压组收缩压变异性(SBPV)、舒张压变异性(DBPV)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8周,高血压组24 h SBPV、白昼SBPV、夜间SBPV、24 h DBPV、夜间DBPV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第16周,高血压组24 h SBPV、白昼SBPV、24 h DBPV、白昼DBPV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前,高血压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皮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高血压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性升高(P均<0.01),内皮素水平进行性降低(P均<0.0)。结论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血管内皮;联合药物疗法;高血压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明显升高,且独立于平均血压和靶器官损害相关,在血管事件的触发中发挥重要作用[1,2]。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及不同联用方案对高血压患者的BPV有不同影响[3]。高血压时BPV升高,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内皮素分泌异常,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CCB)联合方案是2、3期高血压和(或)高危高血压患者降压的“黄金选择”之一[4],但该联合方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BPV的影响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BPV及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2例(高血压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的血压正常老年人30例。高血压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75.2±8.1)岁,吸烟21例,高血压病程(18.0±8.0)年。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77.1±8.1)岁,吸烟11例。试验方案由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老年高血压患者入选标准: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持续或3次非同日测量血压,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 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心功能不全;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感染;肝脏ALT及AST升高;肌酐升高;痛风;恶性肿瘤;对本研究药物禁忌者。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TG、TC、HDL-C、LDL-C、FPG、U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参与试验对象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用法高血压组患者清晨空腹口服贝那普利10 mg/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每周至少监测血压1次,4周后如患者血压<150/90 mmHg,原治疗方案剂量不变,否则将贝那普利剂量加倍,对于第6周测血压仍未达标的患者终止试验,42例患者完成本次试验。本试验期间禁用其他任何影响血压的药物。

1.324 h动态血压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检测方法高血压组治疗前、治疗第8周、治疗第16周与对照组治疗前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检测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采用美高仪MGY-ABP1型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护仪监测24 h动态血压[5],计算机自动记录每次血压数值,自动统计并记录24 h、白昼、夜间如下参数:平均收缩压(SBP)与相应标准差(SBPSD)、平均舒张压(DBP)与相应标准差(DBPSD)。根据记录参数算出收缩压变异性(SBPV)、舒张压变异性(DBPV)、血压昼夜节律、晨峰血压。血浆内皮素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购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氧化氮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试剂盒购于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BPV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比较见表3。对照组24 h SBPV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96、-0.310,P>0.05),24 h DBPV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9、0.047,P>0.05)。高血压组24 h SBPV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18、0.058,P>0.05),24 h DBPV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4、-0.004,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PV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与高血压组治疗前比较,cP<0.05,d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与高血压组治疗前比较,bP<0.01;与高血压组治疗后第8周比较,cP<0.05,dP<0.01。

3讨论

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8 000万,而且人数在不断升高。近年来研究显示[6],血压平均值水平并不能完全解释降压治疗所带来的获益。随着对BPV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BPV与心脑血管事件有着密切联系,甚至是比平均血压值更为可靠的心血管风险预测指标。降低高血压患者BPV也是控制目标之一[7]。

ASCOT-BPLA研究[8]表明,BPV与卒中或冠心病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关联,BPV增大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显著升高。既往研究[3]表明,个体长期随诊期间BPV可能受不同降压药物的影响,不同类型降压药对BPV影响不同,最终造成不同降压药在防治心血管事件上的差异[9~11]。我们课题组既往研究[5,12]显示,肥胖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BPV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白昼SBPV。本研究发现,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不仅能显著降低24 h、白昼及夜间SBPV,而且能显著降低24 h及白昼DBPV,特别是随着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应用时间的延长,24 h及白昼SBPV、DBPV均有逐渐降低趋势。这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方案不仅明显降低SBPV,而且对降低DBPV有明显疗效,以达到平稳控制收缩压及舒张压,可能是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

Diaz等[13]对36例非裔美国人研究证实,BPV升高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生理情况下血压对血管壁产生剪切力,BPV升高使血管承受波动的剪切力变化,而剪切力的改变可以损伤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壁发生脂质浸润,促进了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波动的剪切力也会从血管平滑肌细胞层促使血管结构发生改变。本研究发现,与健康老年人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降低,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内皮功能损害明显;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浆一氧化氮水平进一步升高,内皮素水平进一步降低,提示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改善,这更有利于延缓靶器官损害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本研究并未发现BPV改善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有相关性,提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更复杂的关系。总之,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SBPV及DBPV,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这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不足在于老年观察患者偏少、观察时间偏短,而且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改善BPV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尚不清楚。

参考文献:

[1] Pringle E, Phillips C, Thijs L, et 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hypertensive population[J]. J Hypertens, 2003,21(12):2251-2257.

[2] 张维忠.血压变异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23-24.

[3] Webb AJ, Fischer U, Mehta Z, et al. 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drug class on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n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stroke: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Lancet, 2010,375(9718):906-915.

[4] 周磊,吕远,张小勇.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1389-1390.

[5] 吴泽兵,张颖,余其贵,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1):8-13.

[6] Jamerson K, Weber MA, Bakris GL, et al. Benazepril plus amlodipine or hydrochlorothiazide for hypertension in high-risk patients[J].N Engl J Med, 2008,359(23):2417-2428.

[7] 胡小亮,王梦洪,郑泽琪,等.老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2):1288-1290.

[8] Rothwell PM, Howard SC, Dolan E, 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visit-to-visit variability, maximum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episodic hypertension[J]. Lancet, 2010,375(9718):895-905.

[9] 邵静波,王世勋,苏志德,等.不同剂型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17):35-37.

[10] 王薇,李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5,55(8):50-51.

[11] 吴泽兵,张颖,谢军.血压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3):261-262.

[12] 吴泽兵,张颖,余其贵,等.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4):369-373.

[13] Diaz KM, Veerabhadrappa P, Kashem MA, et al. Relationship of visit-to-visit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to vascular function in African Americans[J]. Hypertens Res, 2012,35(1):55-61.

(收稿日期:2015-06-11)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11-0046-0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11.017

通信作者:张颖(E-mail: wuzebing@sina.com)

基金项目:安徽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4178);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200926)。

猜你喜欢

血压变异性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焦虑抑郁情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影响的研究进展
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情况与昼夜尿钠排泄量的临床观察
叶酸对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