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6-05-12徐丽丽邹荣良孙文旦李玉生王妍汤玲武标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无锡400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徐丽丽,邹荣良,孙文旦,李玉生,王妍,汤玲,武标(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无锡 400;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徐丽丽1,邹荣良2,孙文旦2,李玉生2,王妍2,汤玲2,武标2(1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无锡 214002;2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48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35例结肠息肉为疾病对照组,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48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D二聚体水平,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对结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0.929±0.433)、(0.140±0.064)、(0.136±0.063)mg/L,观察组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P均<0.05。血浆D二聚体诊断结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3。血浆D二聚体取截断值为0.24 mg/L时,诊断结肠癌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8.8%。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结肠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关键词:D二聚体;结肠肿瘤;结肠息肉;诊断效能
结肠癌发病率高,预后差[1]。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其含量生成或增高反映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年来研究[2,3]发现,D二聚体含量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了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48例(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50岁以下15例、50岁以上33例。将结肠息肉35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0岁以下10例、50岁以上25例。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48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性22例,年龄50岁以下20例、50岁以上2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炎症、感染、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损害,且近半月均未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功能的药物。三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D二聚体检测 早晨空腹抽取三组受检者静脉血2 mL,注入装有0.2 mL枸橼酸钠(浓度109 mmol/L)的真空管中,3 000 r/min离心10min,离心取血浆,采用ACL-TOP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正常值参考范围:<0.23 mg/L)。
2结果
观察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0.929±0.433)、(0.140±0.064)、(0.136±0.063)mg/L,观察组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P均<0.05。血浆D二聚体诊断结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3。血浆D二聚体取截断值为0.24 mg/L时,诊断结肠癌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8.8%(图1)。
图1 D二聚体诊断结肠癌的ROC曲线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和纤溶异常[3],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4]。机体发生凝血级联反应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各种FDP碎片,由于γ链的交联,便产生了包含γ链相连的2个D片段,即形成D二聚体碎片。
有研究[3,5]指出,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正常健康人升高,但是没有评估D二聚体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本研究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升高。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肿瘤细胞释放促凝质膜,通过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液凝固,继发性激活纤溶系统[6];肿瘤患者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衡,抗凝血酶活性下降,纤溶酶激活物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7];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释放蛋白酶、胶原酶、纤溶酶激活物,损伤血管内膜,内皮下胶原暴露加速了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7];肿瘤细胞高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加速激活纤溶系统[8]。本研究ROC曲线显示,血浆D二聚体截断值为0.24 mg/L时,诊断结肠癌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8.8%,这提示D二聚体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尤其对于癌胚抗原阴性的患者更具有指示作用。然而,本研究样本较少,在临床实践中最佳诊断分界点的确定尚需大量的研究病例。
血浆D二聚体还受吸烟、老年、妊娠、外伤、感染、炎症等多种因素影响[9],因此,若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在排除上述因素后,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应充分考虑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血浆D二聚体含量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损伤小、费用低,可作为结肠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 Jemal A, Siegel R, Ward 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07[J]. CA Cancer J Clin, 2007,57(1):43-66.
[2] Mego M, Zuo Z, Gao H, et al. Circulating tumour cells are linked to plasma D-dimer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 Thromb Haemost, 2015,113(2):593-598.
[3] 王莉,刘霞.恶性肿瘤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FDP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7):117.
[4] Gomes M, Khorana AA. Risk assessment for thrombosis in cancer[J]. Semin Thromb Hemost, 2014,40(3):319-324.
[5] 刘焰.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4,33(9):184-185.
[6] Kasthuri RS, Taubman MB, Mackman N. Role of tissue factor in cancer[J]. J Clin Oncol, 2009,27(29):4834-4838.
[7] 胡志德,王璐璐,赫慧楠.5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比较[J].血栓与止血学,2006,12(6):262-263.
[8] 蒋丽娅,万汝根.300例血浆D-二聚体检查对临床疾病诊疗分析评价[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4):421-422.
[9] Adam SS, Key NS, Greenberg CS. D-dimer antigen: current concept and future prospects[J]. Blood, 2009,113(13):2878-2887.
(收稿日期:2015-08-31)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11-0054-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11.020
通信作者:武标(E-mail: wubiao2011@163.com)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2013NJMU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