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2016-05-11李吉芬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2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李吉芬(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李吉芬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寻找更好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50名,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传统心内科治疗或心脏再同步治疗将患者分成两组,选择传统心内科治疗的患者22名,命名为对照组,选择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患者28名,命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有2人复发,对照组有6人复发,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好,半年复发率少,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水平。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收缩性心力衰竭占慢性心力衰竭的60%-70%,所占比例大,是临床上重点要应对的疾病。随着心功能的进一步衰退,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心室收缩不同步,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心室充盈障碍,射血分数下降,心输出量减少,造成肺淤血,持续发展造成左室扩大,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得二尖瓣扩张,形成二尖瓣返流,进一步造成心力衰竭,严重时可能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恶化等,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死亡率高[1]。临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内皮素受体阻滞剂等治疗[2]。对于早期的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效果好,对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待提高,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50名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心功能分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方法分为Ⅳ级[3]:Ⅰ级:心脏病患者有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一般活动下可出现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心衰症状;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乏力、心悸及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心衰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静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

1.2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50名,男28人,女22人,年龄在41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74±4.38)岁,Ⅰ级心力衰竭14人,Ⅱ级心力衰竭15人,Ⅲ级心力衰竭11人,Ⅳ级心力衰竭10人,其中伴有高血压病有18人,伴有冠心病14人,伴有高血脂10人,伴有心肌病变5人,伴有主动脉瓣狭窄3人。根据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人,男13人,女9人,平均年龄为(50.48±4.92)岁,Ⅰ级心力衰竭6人,Ⅱ级心力衰竭7人,Ⅲ级心力衰竭5人,Ⅳ级心力衰竭4人,其中伴有高血压病有8人,伴有冠心病6人,伴有高血脂4人,伴有心肌病变2人,伴有主动脉瓣狭窄2人;观察组28人,男15人,女13人,平均年龄为(52.07±4.12)岁,Ⅰ级心力衰竭8人,Ⅱ级心力衰竭8人,Ⅲ级心力衰竭6人,Ⅳ级心力衰竭6人,其中伴有高血压病有10人,伴有冠心病8人,伴有高血脂6人,伴有心肌病变3人,伴有主动脉瓣狭窄1人。根据统计学要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力衰竭分级及伴随疾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心内科常规的治疗方法: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与持续低流量的吸氧,抗感染治疗。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体温;若出现休克,要及时给与抗休克治疗;严格的监控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内皮素受体阻滞剂等治疗[4]。观察组采用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全麻状态下行手术,在患者左侧胸大肌深层置起搏囊,从左锁骨静脉穿刺,经冠状静脉将10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植入冠状静脉窦口,根据静脉造影及超声室壁激动最延迟位置选择靶静脉,一般选择左心室侧护室侧后静脉,固定电极,测试起搏阈值,再常规将右心房和右心室的电极固定。手术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氧分压及心脏射血分数[5]。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正常或改善达2级以上,QRS波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缓解,患者的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QRS波变窄,向正常发展;无效:临床症状也无缓解,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QRS波无好转。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6]。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两组半年复发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半年内因心力衰竭复发住院的患者有6名,复发率为27.27%;观察组半年内因心力衰竭复发住院的患者有2名,复发率为7.14%,观察组的复发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

表1 两组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心力衰竭,严重影响心脏搏出血量级心脏功能。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的加重,临床上常见到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左心室扩张,二尖瓣返流,心排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恶化,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强心、扩血管、利尿、抑制心机细胞重构治疗,对早期的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较好,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的加重,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本文研究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是指在右心房和右心室起搏的基础上加以左心室的起搏,这样减少房室间隔时间,纠正心房、心室及房室间隔的传导障碍,使心房、心室同步激动,减少二尖瓣返流,促进心排血量的增加[7]。结果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半年复发率低,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但是心脏再同步治疗操作比较复杂,应用上仍有商讨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盛建龙,许邦龙,王晓晨,吴继雄,胡章乐,王敏,张艳梅.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13,10: 1712- 1715.

[2]杨玉春,周晓欢,木胡牙提,林涛,刘志强,何鹏义,张雷.心脏再同步治疗对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 2014,03:194- 197.

[3]王勇,冯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0:1504- 1507.

[4]李燕萍,光雪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0,19:2965- 2968.

[5]李雪,于慧俊,石宇杰.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疑难病杂志,2012,08: 644- 647.

[6]胡江飚,徐耕.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05:380- 382.

[7]唐尔闻,刘浩,朱立光,李醒三,陶新智,陈伟,曾伟.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4:3334- 3335.

■论著/心力衰竭■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