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2016-05-11王进基
王进基
摘 要: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实现有效教学,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富有生命的活力。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活力;学习兴趣;主体参与;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5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38
新课程改革针对传统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全程参与与全面发展。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不能只是让学生从字词句段、主题思想等来分析优美的文章,而是要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互动与情感沟通,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富有生命的活力,才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圣地。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焕生命的活力呢?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展现教师的魅力,吸引学生
教师就是学科的代言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形象就是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形象。因此,要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快乐学习,就必须要改变教师的形象,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
1.展现教学的魅力。教学不是照本宣科,教师不是教材的复制者,而是带领学生走进教材的桥梁,因此,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理组,开发生本课程教学资源,善于运用音频、视频等来向学生展现一个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形成独特的教学魅力,以此吸引学生,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对语文学科的喜爱。
2.展现人格的魅力。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尤其是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形势下的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心理品质与情感水平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智慧型教师,更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展现特有的人格魅力,这样更能从心里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爱,从而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
二、发挥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
音乐是一门诉诸于人类听觉的艺术,不同于有声的语言,更有旋律感、韵律感,更有艺术的感染力,更能直击心灵,带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与体验。将音乐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更能以音乐的艺术效果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为学生更好地阅读与理解文本打下坚实的情感基调,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更加有效。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不同的课文来选取不同的音乐,用音乐来渲染教学,感染学生,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运用直观的画面,带动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初级认知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感受主要自于对直观事物与活动场景的直观感受。而语文学习中情感、意境并不是直接附属于文字,而是渗透于字里行间,学生往往难以从文字的阅读中体会到。这是此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为此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展开更深入的阅读,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运用直观的画面、生动的图片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这样更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这样学生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四、开展丰富的活动,调动学生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也不能局限于一种形式,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以实现学生的快乐参与、全面发展。如角色表演。小学生对表演情有独钟,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表现力,发挥语文学科丰富的内涵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本内涵。可以截取课文片断让学生来扮演特定的角色,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语言的精练、情感的真挚、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来进行剧本的创编与表演,真正实现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学科优势,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与快乐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