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从转变开始:《齐鲁晚报》推进媒体融合的探索思考
2016-05-10胡忠华
□ 文/胡忠华
转型从转变开始:《齐鲁晚报》推进媒体融合的探索思考
□ 文/胡忠华
本文认为,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不仅是当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顶层设计,而且是报业,特别是市场化程度极高的都市报“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客户端 媒体融合
胡忠华《齐鲁晚报》常务副总编、山东日新传媒公司董事长
融合发展,是互联网时代报人的新使命、新担当,放眼全球,并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注定只能结合实际艰苦探索。《齐鲁晚报》在推进媒体融合方面既不是先行者,也不是优等生,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一些成效,更多是感觉知易行难。顶层设计提出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九个方面创新,每一道都是待解的难题,考验着纸媒人的智慧和勇气,也考验着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一、报纸+客户端,融媒实践的一天
2016年6月16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
上午8点51分,一位齐鲁壹点客户端的粉丝(编号030195)在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一条情报:在济南省立医院附近,有一位来自山东枣庄的90后父亲,因为3岁女儿患白血病在省立医院住院,花光了家里积蓄,扮成“煎饼侠”卖煎饼为女儿治病。该粉丝还贴上两张照片做证明。
临近父亲节,看罢这条情报让人既心酸又心热。于是《齐鲁晚报》记者立即从读者(用户)数据库调出“情报员”电话取得联系,直奔现场展开采访。采访的过程在齐鲁壹点情报站直播,中间得到一些用户提供线索补充。当天下午4点19分,在齐鲁壹点推荐频道发出首篇报道《枣庄“煎饼侠”父亲卖煎饼为白血病女儿筹钱》,到当晚11点,此篇稿件就获得33000多的点击量,38条用户评论。评论有的赞扬年轻父亲的担当,有的表达对父女情深的感动,有的感慨医疗保障的不健全,等等。这些评论意见又被吸纳进《齐鲁晚报》6月17日的见报稿《浓浓父爱“煎饼侠”》。 17日,许多晚报读者看到报道后,主动到现场义购的善举,被制作成视频继续在齐鲁壹点滚动报道。
同一天,还有一条重要新闻:山东首届品牌建设大会在济南召开,全省1200多名企业家参会,山东省长郭树清和7名品牌建设专家与会演讲。上午9点,《齐鲁晚报》3名记者赶到会场,开始在齐鲁壹点客户端展开直播,整天会议,齐鲁壹点直播发稿48条。郭树清省长演讲全文下午1点50分播出后 ,当天获得4万多点击量。晚上8点半, 记者发回第二天见报稿《品牌大会1200名企业家唱主角——郭树清:品牌是企业家在市场中拼出来的》。
这一天,齐鲁壹点客户端各频道发稿超过1000条,总点击量超过200万。其中本报记者(含16市记者站)发稿约100条,UGC(用户生成)稿件和自主开发的“蛙眼”数据库供稿占到90%。当晚夜班,《齐鲁晚报》全部40个版(全省24,济南16,不包括济南以外地方版以及县域版)发稿150多条,或者是本报首发的本土新闻,或者是公共新闻的深度整合,或者是对网络新闻深入递进,与齐鲁壹点客户端重合率很低。
当然,这一天,拥有80多万日流量的齐鲁晚报官网、500多万粉丝的齐鲁晚报官方微博和60多万粉丝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天女散花般的百余个《齐鲁晚报》各垂直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还有大量发稿,各有特色,不一一赘述。
如此,大致描述了《齐鲁晚报》媒体融合报道的一个图景,特别是“煎饼侠”爸爸报道和品牌建设大会报道是比较典型的案例。类似的案例,自从《齐鲁晚报》自主开发的客户端齐鲁壹点2015年9月1日上线以来,已经不胜枚举。特别是进入2016年以来,随着齐鲁壹点用户数高速增长,情报站线索越来越多,用户评论越来越踊跃,这样的融媒报道已经成为常态。
《齐鲁晚报》的基本理念就是,对新闻线索实时监控,在齐鲁壹点客户端和《齐鲁晚报》两个自控媒体平台,进行分层、滚动、递进报道,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策应护航,最大限度追求影响力共振,形成影响力闭环。
二、市场+技术,双轮驱动客户端成长
尽管被许多网媒人嘲笑“报人办网十年不成”,纸媒人对网媒并不陌生,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都市报都先后建设了电子版、手机报、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如今“两微一端一站”几乎成了标配。但实事求是地说,纸媒所办多数新媒体,不要说在网媒江湖中声音微弱,即便和母体本身比,影响力也难以相提并论。原因不外两条:一是没按市场规律办事,纸媒的“新媒体中心”大多是编辑部的一个部门,只更新一点内容,没有用户数、经营指标考核;二是没有按互联网规律办事,不以用户为中心,不重视技术驱动,不重视产品迭代。
如果说,2014年以前纸媒对新媒体“选择性忽略”,是因为报业还有“最后的红利”可以收割,那么,2014年以后融合发展顶层设计获得热烈呼应,则是因为纸媒特别是都市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底,大众报业集团批准成立日新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山东互联网集团和齐鲁传媒集团合资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把齐鲁晚报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资源全部注入,由《齐鲁晚报》团队独立市场化运营。公司成立之初就放弃了技术外包模式,招聘组建一支40多人的技术团队,重新自主开发了齐鲁壹点新闻客户端。按照大众报业集团党委提出的“报纸+客户端”模式,探索大众特色的媒体融合之路。
正如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所阐述的那样,大众特色的媒体融合路径是:做强“两体”——融合推进——形成融媒体业态。做强“两体”,就是要做强报纸和报纸自己的客户端。两者体量匹配,才谈得上相融,才谈得上新业态。对《齐鲁晚报》来说,齐鲁壹点客户端一诞生,就承担着两个重要使命,一方面巩固提升《齐鲁晚报》影响力,扎牢报业根基;另一方面,加快自身成长,成为能与《齐鲁晚报》相融催生新业态的平台。
带着这样的使命,齐鲁壹点客户端自2015年9月1日上线以来,内容、技术、推广三个团队紧密配合,以用户为中心,保持每月一次的迭代频率,不断提升内容质量,优化用户体验。截至目前,下载用户超过150万,日活用户接近10万,在今日头条新媒体排行榜上连续两次夺冠。在6月14日今日头条首次发布的新闻媒体客户端排行榜上,齐鲁壹点挺进前三,在践行两大使命的长征路上,迈出了良好的开端。
三、互动+个性,不断铸造客户端独特性
2016年6月17日深夜,齐鲁壹点技术团队完成了5.0版升级,提交到各大应用市场等待上线。6月18日,技术、内容、推广团队就迫不及待地赶到济南郊区一会议现场,研讨下一个版本开发方向。这样的研讨会已经不知开了多少次,每次主题只有一个——如何打造齐鲁壹点的独特性。
创办一份成功的报纸不易,创办一个成功的客户端更不易,创办一个和报纸成功融合发展的新闻客户端,是不易中的不易。
成功的报人,经常会说,我们在本地有强大的影响力,有很多资源。但资源并不等于产品,产品并不等于爆品。不是爆品的客户端,沉没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等于没有。如何从用户需求出发,把报社拥有的资源产品化,不断打造产品独特性,持续不断地黏住用户,形成巨大用户基础的爆品,是成功客户端的基本逻辑。
齐鲁壹点创办之初就提出“最懂山东”的理念,聚焦本土,追求区域集中度。为把这个理念落到实处,又提出“实时互动、个性推荐、场景阅读、便利使用”的发展路径。实际操作层面,依托“情报站”,把新闻生产由“记者采访——编辑编稿——报纸出版”单向过程,变成“用户爆料——记者采访——平台发稿——用户补充——滚动发稿”的互动过程;大量发展业余校园记者站、社区记者站、壹点号等,把供稿渠道由单一依靠本报记者扩展到大量依靠用户生成;开发“蛙眼”智能信息数据库,覆盖权威信息源,在对海量信息充分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梳理、整合、判断、评价,大量生产独家数据新闻;打通《齐鲁晚报》读者数据库和齐鲁壹点用户数据库,通过福利、优惠等活动,进行相互转化;在信息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达到一定量级后,进行相互匹配和个性推荐;与山东本土社会各部门广泛合作,大量接入外部数据,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尝试推进场景阅读;技术研发部门紧跟前沿,发扬工匠精神,满足用户不断提出的“更贪婪”的需求。这些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并不断产生复合影响力。
四、资本+股权,等待翻越的两座大山
沿着“用户-产品-平台-生态”路径成长,是所有互联网公司发展的一般规律,新媒体也不例外。称得上平台级的新媒体公司,不管PC门户时代,还是移动互联时代,无一不是风投资本催生出来的。只要发展方向正确、路径清晰,起步阶段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估值只看用户,不看利润,只要打开融资之本,可以说是花钱不眨眼。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夜爆发”的互联网公司。
相比而言,传统纸媒除去极少数已经上市的幸运儿,日子好的时候忙着收割红利,无心布局新媒体,日子不好的时候,已经无钱布局新媒体。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支持,大多数都市报转型的窗口已经关闭,自身陷入亏损泥潭,一开始就奢望新媒体挣钱救命,可能吗?齐鲁晚报新媒体公司(日新传媒)2014年起,依靠政策扶持资金和自身造血,每年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2015年日新传媒营收达到2000万元,即便如此,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需求。如何解决资本难题,这是摆在有志推进媒体融合的传统纸媒面前的第一座大山。
网上戏言,同样做新闻,纸媒人挣工分,新媒体人挣期权,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价。抛开新闻理想、社会责任、导向把关不说,传统纸媒大多数还是事业单位,顶多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即便比机关单位灵活一点,与天生就是股份制、期权制设计的市场化新媒体相比,差距不言自明。少数报业集团尝试内部创业平台,鼓励创始人、管理层持股,对孵化一些高度垂直的新媒体项目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目前还未见有人越雷池半步。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横亘在传统媒体转型路上的第二座大山。
应该承认,报纸有报纸的传播规律,新媒体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二者的新闻生产方式、传播形态、商业模式都有本质的不同,但党报集团创办的新媒体,同样是党的重要舆论阵地,承担的使命、责任与党报是一致的。报纸和新媒体融合,追求的是网兴报兴,共同发展,共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而不是以网替报,网兴报亡。正因为如此,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必须从传统媒体转型破题,而转型又必须从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转变开始。每一个环节都是一场自我革命。转得过来,才能融得进去。否则,抱残守缺,只能等待历史的淘汰。
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作者是《齐鲁晚报》常务副总编、山东日新传媒公司董事长)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