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杂家”助力做好核校
——也谈新媒体时代稿件差错防堵
2016-11-26□文/王茹
□ 文/王 茹
当“杂家”助力做好核校
——也谈新媒体时代稿件差错防堵
□ 文/王 茹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使得传统稿件搭载新媒体平台,受众更多,传播更广,产生裂变社会效应。但同时,稿件中的差错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随之放大,冲击着媒体的公信力。有些差错对读者也许只是茶余饭后的笑话,但对于当事人,却是痛彻心扉的教训。《中国记者》已连续多期刊发相关文章及实操感悟,欢迎继续交流。
校对 防堵差错 新媒体
一、新媒体时代下差错的多样性、隐蔽性增加了防堵难度
(一)、网络用语的随意性、限定性增加了核查难度。网络语言具有生动形象、方便快捷的风格特点,但由于缺乏规范性,一般是在特定群体和范围内流传。对于核稿人来说,对于种类繁多的网络词汇难以做到完全熟知掌握,有时一不留神,就可能遗漏。如《景区厕所,何时不再着这个“急”?》一稿小标题中“景区如厕体验往往成糟点”,其中,“糟点”应为“槽点”,指“吐槽点”的意思。
智能便利的发稿模式使得技术性差错更为突出。电子化、网络化的发稿模式中,便捷的复制粘贴、“智能化”的输入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多字、漏字、错别字等一些技术性差错问题更加突出。例如《大国工匠鲁宏勋:为空空导弹装“眼睛”的人》稿中,“数控编程调控于一身”错成了“数控变成调控于一身”。4月18日《(新华全媒头条 贪腐案件新司法解释)》稿中“司法解还对国家工作人员 ”应为“司法解释还对国家工作人员”。在智能化的拼音输入法等“助推”下,诸如“微波之力”“调以轻心”“自身自灭”“莫名奇妙”等错误屡见不鲜。
快捷的发稿要求无形中增加了核查压力。“时效性”这一新闻的最基本特征,在新媒体环境下体现得更为突出。时间紧、任务重等现实无形中增加了核稿人的心理压力,想要尽快核完稿件。一般来说,人的阅读知觉具有整体性,即不必逐字逐句地阅读,即可大致了解整句的内容。在这种压力下,核稿人或许无意识地运用知觉整体性的特点而快速阅读,这与逐字、逐句、逐个标点的检查要求相矛盾,而差错往往就出现在求快的过程中。对此我深有体会。2010年的一篇《李兆焯会见卢旺达国防部长》稿中,“国防部长卡巴雷贝一行”错成了“国防部长卡巴雷贝异性”。仅50字的稿件还发了改稿。
二、“博学”“博记”“博思”才能更好适应新的传播方式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说与网络时代电脑化录入方式、网络语言运用等“新渠道”有关,同时与相关人员工作粗心大意、业务功底不扎实密切相关。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形式、手段、方法不断创新带来的挑战,需要制度、机制、流程上的完善保障,更需要每一位核稿人不断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工作特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一名 “杂家”。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我们的记者编辑应该成为‘杂家’。报纸本身是‘杂’的。我们也就要‘杂’一点了。我们要做个杂家。”[1]我想新媒体时代下,核稿人也应成为“杂家”。这里的“杂”,我认为是“广博”之意。如何成为杂家?我的体会是把握三个“博”字。
一要“博学”。新华社国内部总编室一读的核稿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稿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的主要职责是认真阅读、登记、核对新闻稿件,积极协助部领导和终审发稿人做好发稿的各项工作。所核稿件中包括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所以要不断充实政治、地理、历史、经济、科学、文化、法律、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养成多读书、常读书的习惯。关注国家大事,常阅读、学习,尤其注意新闻的动态性特点,搜集与工作相关的信息。知识不是一天学来的,要靠日积月累、一点一滴攒起来。不要忘记:“点点滴滴汇成河”“留心处处皆学问”。平时生活中时常留意身边的文字。如“羊蝎”还是“羊羯”;“淖”如何读、是什么意思;“憩”怎样写,随身带了一本“字典”——手机,随时查查,不知不觉积累了一些知识。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全面,差错率越低。防堵稿件中的各种差错要在工作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学习;在学习中潜心积累;在积累和总结经验中不断提高。
二要“博记”。新媒体时代带来了浩瀚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有时却感觉读了很多,最终能沉淀下来的却不多。为什么?没有记住。只求量、不求质、不求记,有走马观花的味道。其实人记忆的东西不可能无限多,更不能长久记住一些东西,怎么办?我的做法是随时将有用的信息记下来。把核稿中查过字典不好记的词句以及出过错又容易重蹈覆辙的地方归纳总结在电脑中,制成自己的字典,在核稿中查看既方便又快捷。例如“断档”“空当”“提挡”“赔笑”“赔小心”“共克时艰”“攻坚克难”“形迹可疑”“行色匆匆”“山清水秀”“青山绿水”等等。学是基础,记是关键。以前是利用笔、本、小卡片,如今是通过手机、平板、云笔记。闲暇时随手翻开看看,做到学而时习之。
三要“博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掌握知识的本质、精髓,锤炼成自己的东西。任何人知识体系的建立,都要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思考是关键的催化剂。为什么“几率”不能写成“机率”,“炭排放”应为“碳排放”;“活性碳”应为“活性炭”……对付错别字要从音、形、义三方面去思考,是形近致错、音同致错,还是义近致错?要做到学用结合,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思考必不可少。近期,在新华社国内部总编室核稿安全会议上,部领导反复强调看到稿中有歧义和别扭的地方,沉下心来多思考、多和同事沟通也是防堵差错有效手段。例如,4月21日《大陆电信诈骗受害人:希望台湾司法还我公道》稿,“还欠下40多元债务”应为“还欠下40多万元债务”。如果当时看到数字时稍微停顿一下,此错当可避免。
三、开辟有效防堵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之路
新媒体时代下差错虽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稿件中的差错仍然分为三大类: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政治性差错多指一些导向性差错或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甚至相违背的错误观点及提法。事实性差错是指与事实不符的差错。技术性差错包括题文不一、电头错、标点错,以及掉字掉段、多字、少字、错别字词等。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防堵这些类型的差错有三点体会:
一是走出“免检”误区。在新华社国内部近十年的核稿工作经历证明,任何一篇稿件都不是免检产品。特别是一些上级交付的重要稿件,虽然经过层层审定,但也绝非是免检产品。领导人名单、职务及排序是否准确?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等是否符合发稿规范?稿件中的一些重要提法、表述是否无误?上下文的人名、地名、机构名表述是否一致等都要认真核查。只有绝对的认真,才有可能杜绝最出不得的差错。
例如,在核对2014年7月7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稿中,“伴随着庄严肃穆的乐曲,红色幕布徐徐开启,一个巨大的八角星型独立自由勋章浮雕呈现眼前。”我觉得型和形虽然只是一象形字,但出现在此重要稿件中还是要和终审及记者商量。稿件播发前经与记者联系请示中办同意 ,改为“伴随着庄严肃穆的乐曲,红色幕布徐徐开启,一个巨大的八角星形独立自由勋章浮雕呈现眼前。”此稿还被部里评为季度安全好稿。2015年6月13日《李源潮会见出席第三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的外国政要》〉稿中,“乔杜里说,孟加拉的发展离不开对华合作”应为“乔杜里说,孟加拉国的发展离不开对华合作”。也是在发稿前和记者联系改正。
二是严守制度规范。对于差错防堵工作,新华社制定了《新华社采编工作防堵差错责任制》,国内部相应制定了《国内部手编稿发稿流程》以及针对一读工作的《八个新闻要素必核规范操作守则》,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发稿质量,在工作中凡涉及“八个必核内容”我们都在稿件上打勾核准,有疑问或把握不准或与多媒体数据库内容不一,要求核校在下方画横线供终审、编辑、记者等发稿环节确认。2015年6月9日刊发的《自主招生12年,高考呈6大变化:“公平公正”重千钧》稿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按照工作操作守则,原文引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属必核八要素之一,一字一句一标点都不能有误。我对照政府工作报告核对后发现有误,应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再如,今年1月17 日《亚投行启航十大看点》稿,“财政部部长史耀斌”应为“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副部级以上机构、名称和名字、职务均属必核要素。稿件播发前被及时发现。以上两篇稿件均被部里评为季度安全好稿。
实践证明,在制度规范面前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如,凡是涉及敏感问题、地区、民族宗教等稿件,一旦出现一定要认真核对。 如,“蒙古族”不能简称为“蒙族”,“维吾尔族”不能简称为“维族”;涉及香港、澳门、台湾时,尤其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名称连用时,应格外注意不要漏写“(国家)和地区”字样……脑中始终绷紧了制度规范这根弦,让我避免了不少“地雷”。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心和主动性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没有责任心,再高的文化素质也没有用,或者说素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还是在早期我核校《参考消息》三校时一篇涉及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的稿件。文中先出现“俄总理普京”,后又出现“俄总统普京”,按照当时情况,显然“俄总统普京”是不对的,应为“俄总理普京”。这类差错说起来大家都明白,但为什么前两校会漏过这个差错?应该说这不是文化素质的差异,而是责任心方面的差异。
现在,新华社国内部总编室一读还承担了新媒体的新华全媒头条、新华微博等重要稿件的核教任务,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特别是在新华社强化报道安全的形势下,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我们相信,只要将博学、博记、博思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勤读书、广涉猎、重积累,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杂家”,一定能练就一双发现问题的“好眼睛”,能更加有效地防堵差错。
新华社国际部)
【注释】
[1]姚远、卫玲、张银铃,从杂家到编辑艺术家的反思[J].编辑系列,2002.04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