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研究
2016-05-07谢裕娟
摘 要:企业投资决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投资收益与风险是正相关的。本文从影响投资项目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投资风险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投资项目;风险;控制
投资风险与投资活动是相伴相生的,自出现投资活动开始就有了投资风险,而企业投资决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合理分析以及对投资风险的系统控制,达到投资决策科学化。
一、投资风险概述
1.企业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由于期望的收益与实际的收益不同而产生的风险。投资者都希望能在收益与风险中找到一个最佳的投资组合点。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选择时,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内部投资风险分析和外部投资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投资风险带来的损失。所谓的外部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风险造成,与企业经营风险没有直接关系。而内部投资风险是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引起。
2.投资风险主要特点
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正相关。高风险通常意味着高收益。如国债通常被认为是无风险的投资,但其收益率比投资企业债券、股票投资的收益率要低。而企业如果投资于一些高成长性的企业或项目,虽然可能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但也可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风险。另外一方面,投资活动是一个资本重复循环的过程,而其风险也不单是某次投资活动带来的,所以企业一旦对该项目做出投资,企业就必须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投资的资本也无法随时收回,一般情况也不能随意通过撤资方式,来规避风险,这说明投资风险具有不可逆的特点。
二、影响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的因素
影响投资项目的因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主要指的是投资项目的系统风险,即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主要有通货膨胀、国家经济政策、经济危机、利率的变动等。这部分风险是不可控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散投资组合来消除。内因主要源于企业的自身的经营管理,在投资组合中称为可分散风险,也是引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本性原因。本文主要从内因分析投资项目风险的因素。
1.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分析
错误的投资决策,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可能使企业现金流中断,导致财务危机。部分企业在投资之前,只凭个人经验,甚至对企业的自身财务状况不做预测,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扩大投资规模,导致所投资项目后续资金不足,不得不动用企业主营业务资金,导致主营业务经营受影响,最终使到整个企业的资金链中断。亿唐就是一个在互联网进行多元投资失败的典型案例,曾宣称自己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而是时尚生活的象征,将其目标顾客定位于18岁-35岁的年轻人。主要产品涉及网络、零售、无线服务等领域。最终因所投的项目没有盈利,而以破产告终。
2.企业管理者盲目跟风,风险意识不强
部分的企业的投资者,只看到目前市场的热点,而没有意识到市场环境的变化,看到别人挣钱便盲目跟风,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经营能力,对投资风险估计不足,一旦出现问题,便不知如何应对。另外企业管理者对投资风险意识不强,在内控中也没有设定风险管理责任人,也没有对投资项目设定风险控制限制,或者即使有指定负责人也只是挂职,并没有相应职权,执行力不够,不能真正落实到企业实践中,风险管理流于形式。
3.对投资客体分析不够充分
企业进行的投资的直接原因是从投资的客体中获取利润,所以投资客体的经营管理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风险。部分投资者只迷信于投资客体的财务报表,只从对方的财务报表的状况来进行投资决策。财务报表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财务报表也存在一些缺陷和误差,也可能是经营者经过粉饰的报表,不一定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投资者对财务报表应持怀疑的态度,加以甄别,并利用其他辅助手段对投资项目加以分析。另外,被投资企业的信用问题,比如是否上存在违约或不认真执行协议的情况,这也给投资企业带来风险。
4.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
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决策和约束制度是导致投资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只从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但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并不懂,只是按领导的意愿去管理,财务监督没有认真落实,从而导致企业对资金的使用失控。
三、企业投资风险控制方法
1.采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
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能使企业的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投资者通过对投资项目风险与收益的评估,能了解和应对外界不利于投资的因素,能合理的配置企业的资源,降低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使投资者能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
(1)对投资项目进行现金流分析
在投资决策中,投资者更多采用现金流来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收益状况,而不采用会计收益,那是因为,会计账面的净利润等指标容易通过人为的调整,如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创造性会计技巧操作,来达到调整利润表,虚增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或者更为严重的假账操作,这些都影响了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盈利能力的预测和判断。所以,企业现金流更符合企业的实际运营,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更应该看重现金流的影响,而不是会计收益。例如,某企业想投资于某项生产设备建设,会计上的收益是正的,但并不意味着该项目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虽然会计上有收益,但可能会产生现金短缺。原因在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这时企业应该借助指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进行分析, 若该指标持续上升,则应收账款的增加属正常,如果下降,则投资于这样的项目可能会将公司的现金流量消耗殆尽,导致企业存在偿债能力下降。相反,如果企业投资的生产设备预期会计收益是负的,但却能为企业带来正的现金流量,为企业创造现金流。
(2)聘请行业专家,提高企业投资技术风险评估和预防水平
企业受于自身资源的限制,企业可以聘请投资项目的专家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提高风险预防水平。对专家提出的建议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甄别,发挥专家在投资中的功效,增加投资成功率。
(3)利用财务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择优筛选
企业用于投资分析的指标有很多,有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投资者要分析时更多的是采用动态指标分析,本文只介绍IRR(内含报酬率)、NPV(净现值)、PVI(现值指数)这三种动态指标的分析及运用。
①内含报酬率是指项目投资(按复利计算)实际可能达到的投资报酬率(预期收益率);即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内含报酬率(预期收益率)>基准折现率(必要收益率),即说明企业通过该项投资得到的现金流量收益超过了企业取得投资的必要收益率,即投资是具有可行性的。相反如果内含报酬率(预期收益率)<基准折现率(必要收益率)即应该放弃该项目投资。
如果该投资项目资金成本为8%,则企业应该放弃该投资项目。
②NPV(净现值)是指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减去原始投资额现值,其决策规则是NPV>0。该指标用于投资年限相同的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其不足是净现值是个绝对指标,不能用于投资规模不同的独立投资方案的比较,不能对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投资方案进行直接决策。
③PVI(现值指数),是净现值的变形,用于消除投资规模的差异,即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除以原始投资额现值。其决策规则:PVI>1,该指标可以用于原始投资额不同的独立投资方案的比较和评价,但仍不适合期限不同投资项目的比较。
2.设立内部风险控制机构
为了避免风险防控流于形式,企业必须设立内部风险控制机构,并且风险控制机构的人员必须具备法律、财务、管理等三大方面的人才。风险管理工作应是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开展的一项高级管理工作,应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共同参与,并且惯穿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为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风险控制。同时,设定风险控制的目标和具体控制事项,将制定事项具体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现企业对市场中现实及潜在风险及时监控。其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应建立在有效,独立,相互制约的原则进行,而且能运用于公司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顺序递进、权责明确、严密有效。
3.提高企业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适当的人才激励机制
要使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必须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因此,企业对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普及相关法律知识,防止暗箱操作。此外,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将管理人员业绩与薪酬挂钩,消除管理人员工作的随意性,提高管理者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企业建立以EVA(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以EVA的增加幅度来确定财务管理人员的货币奖金高低。比如,股东对该项目的投资必要报酬率是8%,股东认为只有税后营运利润高于8%时,股东才认为投资有回报。企业可以根据管理者为企业创造营运利润高于必要投资报酬率的幅度来设定奖金的比例。
4.采用多种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
通过优化投资组合,企业能避免资金过度集中,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投资的非系统分险。企业通过关注不同阶段投资组合的发展状况、项目状况等,或通过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方式实现最优投资组合投资。利用资本市场线(CML)分析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关系,通过借入资金或贷出资金调整投资组合来控制投资风险。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风险转移来分散投资风险,如保险转移与非保险转移两大类。保险转移即购买商业保险,将企业投资风险让保险机构分担。非保险转移即风险转嫁,通过合伙、联营等方式可实现风险转嫁。
四、结语
企业在经营中,风险与收益成正相关,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时,要充分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关系,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分析、规避高风险项目、健全内部风险控制机构,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王璐.金融投资风险控制[J].时代金融,2015,8.
[2]段容芬.投资风险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探讨[J].财经纵横,2014,9.
[3]孙晓娜.企业国内投资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5,8.
作者简介:谢裕娟,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