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2016-05-05付爱玲
付爱玲
【摘 要】目的:观察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86例,采用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2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随访半年。结果:显效256例,有效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91.26%。结论: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好、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4.009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各种形式的椎管、神经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及软组织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本身狭窄等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痛及神经系统症状出现[1-2],特征性症状为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腰椎管狭窄症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有针灸、骶管封闭等方法,每项治疗手段各有利弊。笔者观察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疼痛中心采用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8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6例,男139例,女147例;
年龄46~79岁,平均6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9个月。CT片示:①侧隐窝狭窄,其侧隐窝前后径 < 3 mm;中心椎管狭窄,其矢状
径 < 11.5 mm,横径 < 16 mm,横断面积 < 1.45 cm2;
②后纵韧带及黄韧带增生肥厚、钙化及骨化,黄韧带厚度 > 4 mm;③腰椎间盘突出;④椎体后缘及脊椎骨质增生、骨赘;⑤由于椎体向前向后滑脱,及椎弓峡部断裂造成椎管的前后径明显缩小[3-4]。
1.2 诊断标准 根据《现代腰椎外科学》中的标准诊断:①有慢性腰痛史,部分患者有外伤史或手术史;②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③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腰痛在前屈时减轻,在后伸时加重,腿痛多为双侧,可交替出现,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性质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跛行逐渐加重,休息后好转;④严重者疼痛不能缓解,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⑤下肢肌萎缩,腱反射减弱,腿抬高试验阳性;⑥脊髓造影CT和核磁共振可明确诊断。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材料为医用羊肠线。操作步骤: 选取10个穴位,腰部选取肾俞穴、大肠俞穴、阿是穴,下肢选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丰隆、委中、承山等。定好穴位,对穴位及周边皮肤常规消毒,打开消毒包,用镊子将一段1~2 cm的医用羊肠线放入埋线针针管内,对准穴位刺入,将羊肠线埋入穴位,迅速拔针出穴,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敷盖胶布1~2 d,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禁止水疗及揉搓埋线部位。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方法,如理疗、
药物等。
2.2 观察指标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将疼痛划分为4级,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剧烈疼痛。
2.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观察指标改善情况评定临床疗效。治愈,改善率为100%;显效,改善率60%~< 100%;有效,改善率25%~< 60%;无效,改善率< 25%。
3 结 果
结束治疗后6个月对全部患者(下转第50页)
(上接第33页)进行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记录,依照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显效256例,有效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91.26%。治疗期间未出现皮肤红肿、皮肤感染、医用羊肠线溢出,有9例出现皮肤硬结。
4 讨 论
腰椎管狭窄症引起腰腿痛的原因是腰椎管狭窄的压迫造成微静脉和毛细血管淤滞,新陈代谢产物在神经组织内聚集而引起的炎性疼痛,这种病变导致的肌紧张和肌痉挛会使椎管内外的力学失衡,从而诱发椎体外软组织病变,引起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近年来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上升,影响生活质量对于本病的重视程度也上升。
腰椎管狭窄症以往以理疗、药物、休息和骶管封闭糖皮质激素注射等治疗为主。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局麻药治疗,疗效多较满意[4]。糖皮质激素常因各种原因而使其使用受到限制,但如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心理疾患及免疫力低下等,糖皮质激素使用受限[5]。由于患者病情不同及本治疗方法的副作用,原则上骶管封闭治疗不超过
3次,临床应用常有限制。因此,进一步探索一种安全有效,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非手术治疗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穴位埋线是将可吸收可降解生物外科缝线,用特制的一次性埋线针埋入穴位,利用线这种异物持续刺激作用产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研究证实,医用羊肠线作为异体蛋白或异物,会受到机体排斥,而排斥过程则对免疫系统起到良性调节,其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或调整作用[6],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长达20 d或更长才可自行吸收,解决了毫针针刺不能持续留针的问题,使得普通毫针针刺的效果得以延续。埋线疗法使用的是一次性穴位埋线针,无痛、可快速到达穴位,表面皮肤不留痕迹,无痛苦,从而改变神经根水肿及腰椎管腔隙,解除疼痛。
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简便,创伤小,效果好,无副作用,治疗腰椎管症狭窄症疗效可靠,是治疗腰椎管症狭窄的有效方法。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腰椎管狭窄症[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5-77.
[2] 刘尚平,张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7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9-71.
[3] 张海波.腰椎管狭窄症狭窄因素的CT影像学分
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6):87.
[4] 李康印,解朋波.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骨伤,2009,22(10):747-749.
[5] Fukui M,Chiba K,Kawakmi M,et al.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Back pai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Part 2.Verification of its reliability:The Subcommittee on Low Back Pain and Clinical Outcome Committee of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J Orthop Sci,2007,12(6):526-532.
[6]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7.
收稿日期:2015-10-22;修回日期: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