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中协作学习的效果与策略研究*

2016-05-05何晓萍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063

现代教育技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协作学习翻转课堂

江 毅 何晓萍 万 昆(.南昌大学 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3;.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063)



翻转课堂中协作学习的效果与策略研究*

江毅1何晓萍1万昆2
(1.南昌大学 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2.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协作学习中学生参与度不够、论证力度不足等问题,文章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课程中开展协作学习的实验研究。结合定量、定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话语分析,文章从学生的会话类型、发言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在协作学习中具有较高的学习投入水平和会话质量;从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进行分析,验证了翻转课堂中开展协作学习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改进协作学习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协作学习;话语分析

一 问题提出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们的关注。研究表明,翻转课堂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生对教学的认可度[1]。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学习资源形式,课前学生完成预习,课堂师生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2]。它延长了课堂活动时间,不仅让教师有更多的空间来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3],而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师生互动及同伴交流。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协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的小组协作学习,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

但是,协作学习在开展过程中也易出现一些问题,如忽略他人的贡献、难以充分的论证、彼此工作缺乏关联、闲聊过多、结论浅显[4]等,从而导致协作学习流于形式,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协作学习的有效性,了解学生协作交互的本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改进课堂协作学习提供参考。

二 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

本研究以某高校参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分析”课程的18名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7人,男生1人;教师把他们分为三个小组,每组6名;遵循异质分组原则,各小组组内成员的兴趣爱好及本科学科背景基本不同。小组成员在每次的讨论中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主要有组长、录音员、整理员、协调员、组织员和发言人等六个角色。结合已有研究[5],本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教学流程开展如图1所示。

1课前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制作导学案,明确学习者的学习任务,规范课程教学,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结合学习者的特征,由教师制作或选择合适的教学视频、课件等学习材料,并上传到Tower平台。此外,教师还要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则通过预习,将学习资料进行相应的整理保存,共同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图1 翻转课堂教学开展流程图

2课中

在课堂协作学习开展前,教师设计好分组,保证多媒体、计算机、移动端等设备的正常使用,实时注意课堂动态。郑兰琴等[6]指出,在教师参与指导的协作学习中,学习效果显著高于不参与指导的小组。协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做出整体评价、进行总结性点拨,为学习者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内容的反思提供相应的帮助。学习者应将信息与他人共享,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在讨论过程中,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分配,做好文字记录、录音等工作,方便后期学习回顾与反思。

3课后

教师根据课程学习的完成情况、学习者的学习参与情况进行总结,并利用Tower平台对学生的留言、提问等信息进行反馈。学习者针对知识应用与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并将评价结果上传共享。

三 翻转课堂中学习者协作学习的话语分析

1数据采集

为探索协作学习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及可能性,本研究采用会话分析方法,对学习者的会话类型进行分析。因此,数据的采集主要借助移动设备进行全程录音,对讨论的关键性成果进行文字或图画记录。课后,各组成员结合录音及图文,将录音转译成文字,并按发言时间记录在Word文档中,最后将所有音频及文本等信息上传至Tower平台。每次的协作讨论时间为30~40分钟,本研究选取了三个小组两段不同主题的讨论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累计时长240余分钟。

2话语分析模型

Neil Mercer[7]将会话类型粗略地分为累积型、争论型及探索型等三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在此基础上,Garry Falloon等[8]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增加了二级编码指标,使分类更加细致。本研究结合具体情况,对Garry Falloon等的编码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以适应研究生会话的分类。会话类型、二级编码及详细描述如表1所示。

其中,争论型会话表现为意见不合,并且互相之间不给出合理的反对原因,缺乏批判性的建议;强调个人观点的表达,并刻意忽略或不重视同伴的观点、争夺发言的顺序。一般而言,争论型会话无益于学习目标的达成[9]。累积型会话没有太多争论型的话语,讨论氛围较为缓和,表现为成员积极发言,有利于信息的积累;但对同伴的观点不做批判地予以接受,因此常出现复述观点、详细阐述等情况。相较于其它两种会话类型,探索型会话中知识的建构更加合理,理由更为清晰可见,观点更易达成一致[10]——表现为学生进行积极的探讨,为观点的改进或结果的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质疑同伴的观点,同时给出反对的理由,在协商中达成一致,得出小组的探讨结果。

表1 会话编码表

教师多次听取录音内容以理解会话,并结合转录后的文本信息,对学生进行访谈,以提高会话理解的准确性。数据编码由三个小组共同完成,他们分别依据会话编码模型对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三份编码结果,结果显示一致率较高。综合考虑三份编码结果,经讨论达成一致,得出本研究用于数据分析的编码结果。

3会话类型及时间分布

本研究对三个小组的六段会话进行编码,总编码时间为14886秒,不同会话类型及时间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包括Mercer的三大会话类型以及其它活动。编码为其它活动的会话类型在三组的会话中都有出现,共计312秒,占总编码时间的2.10%。其中,闲聊占总编码时间的0.3%,表明三个小组在协作学习过程中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学习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闲聊过多的问题。

图2 会话类型及时间分布

图3 各组会话时间比率

在三种主要的会话类型中,探索型会话时间共6831秒,占总时间的45.89%,体现了协作学习的本质;累积型会话时间共5296秒,占总时间的35.58%,说明讨论过程中学生互相共享的信息和观点较为丰富;争论型会话时间共2447秒,仅占总时间的16.43%,反映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尽量避免无益于协作学习的对话。数据表明,在翻转课堂的协作学习中,探索型会话占据大部分时间,其次是累积型会话,最少的是争论型会话,体现了协作学习具有较高的会话水平及较好的学习效果。

4各组会话时间比率

各组会话时间比率如图3所示。在第二组中,探索型会话表现最为明显,占总时间的52.53%(建设性意见占26.66%,妥协争论占22.08%,给出理由占3.79%),说明第二组的会话质量高于其它两组。进一步分析第二组不同会话类型所占的时间,可知在该组协作讨论的话语中,同伴间的建设性意见较多,能为观点或结果的完善提供帮助,而不是简单的赞同或复述同伴的观点;在争论的过程中,同伴间能够较好地接纳他人的观点,而不会轻易忽略他人的观点(争论型会话占11.92%)。协作知识的建构基本建立在同伴间不断对话和协商的基础上,讨论易于达成一致,并记录结果,因此二级编码中该组沉默占时较多(2.17%)。

在第三组中,累积型会话和争论型会话均较为明显,分别占38.79%和22.08%。结合累积型会话的二级编码可以发现,第三组成员在对观点的详细阐述方面花费时间较多,占第二组会话总时间的26.43%,说明该组成员对自己所持观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结合争论型会话中的二级编码可以发现,第三组成员在观点的对立方面花费时间也较多,很可能的原因是成员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各自获取的信息较为丰富,但相同的信息较少。因此,虽然各自论述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深度,且论据充分,但协作讨论中彼此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使得争论难以达成一致。

在第一组中,争论型会话占比较高,达17.95%;尤其是二级编码中个人主义占比在三个小组中最高,说明该组成员在表达观点时容易排斥他人的观点。此外该组闲聊的时间较多,相较于其它两组,该组总体学习的投入水平较低。

5各组成员发言时间比率

各组成员发言时间比率与成员在小组协作学习中的积极性正相关,它清晰地展示了各组成员在协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各组都有个别发言较少的成员,他们在协作学习中的贡献极易被忽视。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原因,本研究采用一对一的访谈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合访谈分析发现,这些同学的学习动机相对较弱,且具有跨专业学科背景,因而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够、参与水平较低。

图4 各组成员发言时间比率

图5 学生认可度情况

结合图3和图4可知,虽然第二组中探索型会话占比最多,但该组存在成员发言占比严重不均的情况——发言较少的成员占比仅3.29%;而发言较多的成员却占比41.64%,远远高于发言较少的成员占比。综合访谈结果及数据分析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课前准备充分,相关知识掌握牢固,因此在协作讨论的过程中观点鲜明、论据充足、发言较为积极。而部分同学发言较少的原因是课前没有认真准备,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协作讨论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担心表述错误,因而不能在讨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发言较少的同学会选择被动支持发言积极同学的观点,因此二级编码的肯定同意在第二组中占比最高(10.93%)。由此可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预习对课堂协作学习的质量起关键作用。

第一组中同样存在个别学生发言时间远多于其他学生的情况,但其他学生的发言时间相对均衡。访谈发现,该组发言较少的同学在课前进行了相关预习,但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深,观点较受局限。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容易表现出个人主义,故意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以此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为了获取同伴的关注而选择闲聊(0.59%),以转移同伴的注意力——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协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小组成员应互相尊重,不仅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应该认真听取同伴的观点。

第三组中成员的发言时间较为均等,每位成员都为协作知识的建构做出了贡献。但由于第三组的会话类型中累积型最多(38.78%),其次才是探索型(37.81%),因此第三组的协作会话质量还有待提高。通过访谈发现,组员的课前准备工作都比较充分,观点的论证也都比较到位,但彼此都不愿抛弃自己已有的、较为成熟的观点,竞争较为激烈(竞争对抗型话语占比16.16%)。因此,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间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面对同伴的不同观点,学会做出妥协和让步。同时,在课前准备中,成员也应加强交流,使各自的观点能够相辅相成,避免产生较大的分歧。

6效果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开展协作学习的反响良好,如图5所示。在师生互动维度上,89%的学生认可该模式(非常好占16%,比较好占73%),只有11%的学生认为一般;在协作讨论维度上,学生的支持率高达97%(非常好占37%,比较好占60%),几乎全部认同;在总体满意度方面,19%的学生认为非常好,75%的学生认为比较好。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协作讨论的准备更为充分,表现更加积极,能避免协作讨论时的不知所措;有了更多互相接触的机会,学习情感支持更加有效。在论证协商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尊重、各抒己见,学会了换位思考;通过对话与争论,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锻炼了团队的合作能力。

四 讨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学生比较认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协作学习,且协作学习具有较高的会话质量。该模式有助于解决协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促进协作学习的效果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1优势分析

(1)高水平的学习投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阶段预先告知学习者课堂学习的内容,让学习者明确学习任务中的重点难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视频资料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分割,时间较短,内容精炼,让学习者能集中注意力获取知识;课堂协作探讨带给学习者全新的学习体验,学习氛围相对轻松自由。这样一来,每位学习者都乐于参与,也能够参与协作讨论,因而不会成为课堂学习的旁观者,由此体现了高水平的学习投入。

(2)论证充分深刻

课前的自主学习使学习者有备而来,为协作学习的开展做好了准备。课堂中登陆Tower平台,使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教师上传的资料,还能查阅其他学生上传的预习小结等资料。讨论时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加以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合作知识的建构,并在课堂中借助其它工具大量搜集辅助资料,可使讨论的内容更加丰富、论证更加深刻,避免泛泛而谈。

(3)促进情感交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使师生有了更多的对话与互动时间,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间高质量的协作与对话、争论与妥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在互帮互助中,师生尊重彼此、互相认可、共同进步,促进了情感的交流。

2局限性

(1)自主学习缺乏保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前阶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协作学习的基础,缺乏有效的课前知识积累,课堂协作学习也将流于形式。若学生在课前未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课堂的知识内化将受阻,协作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移动终端缺乏监督

移动终端的使用既可以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也能进行无关的娱乐活动。在课堂协作学习中使用移动设备,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制力。否则,学生在课堂浪费过多的时间浏览网页或进行社交娱乐,就难以保证课堂学习的正常进行。

(3)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小组学习要求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才能达到协作学习的效果,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但个别学生由于课前准备不足或不愿参与讨论等原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很少发言或被动地参与讨论,这不利于协作的开展,也会影响协作学习的质量。

3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协作学习亟需鼓励学习者积极发言,将更多的累积型会话转变成探索型会话,因而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制定发言规则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小组成员存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的差异,容易导致“话语霸权”现象。因此,有必要实行轮流发言,让每位成员都参与到讨论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或实行限时限次发言,对学生单次发言时间及发言次数进行限制,使学生的每次发言都经过充分思考,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观点或意见。

(2)协作目标考核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新思想或新问题的产生容易导致学生讨论的重心偏移。明确任务目标,使学生围绕中心任务展开讨论,保证同伴间工作的关联性;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目标的达成,避免消极讨论,保证协作讨论的质量。

(3)评价方式多元化

翻转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并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尤其是注重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评价,以及在课堂协作学习中为小组协作知识建构做出的贡献。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学习越来越强调自主,也越来越强调合作。如何更有效地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协作会话质量,进而改善学习的效果,仍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10):59-64.

[4]Fischer F,Kollar I,Haake J M,et al.Perspectives on collaboration scripts[A].Fischer F,Mandl H,Haake J,et al.Scripting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ognitive,computational,educational perspectives[C].New York: Springer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eries,2007:1-10.

[5]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6]郑兰琴,梁妙.教师指导对协作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8):89-94.

[7][10]Mercer N.The quality of talk in children’s collaborative activity in the classroom[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1996,(4):359-377.

[8][9]Falloon G,Khoo E.Exploring young students’ talk in ipad-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J].Computers & Education,2014,(8):13-28.

The Strategy Research and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Flipped Classroom

JIANG Yi1HE Xiao-Ping1WAN Kun2
(1.School of Sports and Education,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China 330031; 2.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China 510631)Abstract: As a new teaching model,flipped classroom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inadequate student engagement and insufficient argument force,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as carried out in postgraduate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model of flipped classroom.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iscourse analysis,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learners had high learning engagement level and conversational quality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learners’ conservation type and speaking time.The effectiveness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as demonstrated from the analysis of learners’ approval degree on teaching model,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of improv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as also put forward.

Keywords:flipped classroom;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alk analysis

编辑:小米

收稿日期:2015年6月24日

作者简介:江毅,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邮箱为951114087@qq.com。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在线教育背景下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CX20151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6)03—0080—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6.03.012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协作学习翻转课堂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