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调查研究

2016-05-03李学喜王立湖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3期

李学喜 王立湖

[摘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准确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基础。在对淮安市部分县区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以及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4-0029-04

[作者简介]李学喜,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淮安,223200)教科室主任,正高级讲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王立湖,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淮安,223200)商贸系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准确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又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前提。为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劳动力转移及培训情况,课题组先后向淮安市七个县区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80份,其中,有效问卷10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5%。问卷涉及转移劳动力家庭的人口情况、转移人数、转移地点、转移途径、转移培训情况、转移劳动力的年龄、学历、收入等情况。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近七成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打工收入是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淮安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在农村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近68.4%,劳动力转移收入占农村家庭总收入的四分之三,劳动力转移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16岁到55岁的农村青壮年绝大多数外出打工,农村留守人员主要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许多家庭家中无人,房屋闲置。

七成转移人员在省内就业,劳动力转移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和盲目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熟人介绍实现。劳动力转移地点调查表明:在本市就业的占30%,在南京和苏锡常的占31%,向苏中地区转移的有11%,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占14%,其他地区所占份额相对较少。与前几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在本市就业的比例和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转移的比例有所升高,呈现本地和一线城市两头大的特殊情况。这可能与产业结构转移和部分早期外出打工人员的发展情况有关。劳动力转移出现由苏南向淮安本地转移的趋势,本地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保留着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这也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市内转移较多的原因之一。

近七成外出务工人员月收入超过2000元。从每月平均收入水平来看,1000元以下的占7%,1000~2000元的占26%,2000~3000元的占41%(所占的比例最高),3000~4000元的占20%,5000元以上的占6%。工资平均水平的提高与他们所从事的工种有一定的关系。外出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一半以上的家庭超过六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已成为农村家庭的经济支柱。

超过四成的外出人员从事建筑、装潢行业。外出打工的人员中,从事建筑装潢的41%,进工厂上班的19%,进电子企业的3%,自主创业的1%,其他36%。数据显示,建筑装潢行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收入相对较高且易于自主创业。

近九成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自己或亲朋好友介绍就业。在劳动力转移途径方面,政府部门组织占6%,亲朋好友介绍占43%,中介机构介绍占6%,自己联系占45%。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数虽然很大,比例很高,但是政府相关劳动转移部门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很小,与国家的期望差距甚远,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亲朋好友介绍和自己联系所占的比例很大,合计89%,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劳动力对转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显示了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给劳动人员的维权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超过八成的农村劳动者对乡镇职业培训机构一无所知。87%的人回答所在乡镇没有职业培训机构,仅13%的人回答有职业培训机构;73%的人认为不需要政府组织劳务输出,只有27%的人认为需要政府组织。

近一半的人认为培训没有效果或效果不大。52%的人认为培训对劳动力转移有效果,25%的人认为培训的效果不大,另有23%的人认为培训没有效果。

对培训意向和培训内容的调查显示,46%的人希望在本地接受培训,28%的人希望在用工地接受培训,26%的人认为不需要培训;希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有55%,希望接受维权知识培训的有13%,希望接受打工常识培训的有18%,希望接受其他知识培训的有14%。说明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特别是技能培训有较大的需求空间,但目前培训机构的培训供给与劳动力的培训需求的吻合度不高。

对培训主体的调查显示,19%的参培人员希望在职业学校培训,23%的参培人员希望在成人校培训,18%参培人员希望政府来培训,40%的参培人员希望在企业接受培训。

近半数年轻人外出打工以后留在城里定居,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关于打工目的调查显示,以挣钱盖房、结婚为目的的占23%,以挣钱后回家创业为目的的占16%,想挣钱后到城里定居的占21%,打算挣钱后外出创业的占15%,以开阔眼界为目的的占14%,以转化为城里人生活为目的的占11%。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比例较以前有较大提升,特别是“80后”和“90后”表现更为明显。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整体偏低,近九成是高中或高中以下学历。学历结构调查显示,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占64%,学历为高中的占26%,学历为大专的占7%,学历为本科的占3%。进一步调查还发现,农民工的收入与受教育程度及本人所具有的技能呈正相关性,劳动强度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性,培训在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量整合利用不够

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机构包括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协、民政、妇联、共青团等多个部门,既有农林局下属的农民培训基地,劳动局下属的乡镇劳动所,又有教育局下属的职业院校及各种各样民办培训机构,分散的培训造成各培训点成班率低,教育成本高,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其中,劳动局及下属乡镇劳动所目前在培训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师资及实训条件有限,为了完成培训指标任务,只能大量开设引导性培训及低要求、低层次的技能培训,如计算机操作、电工、保安、保洁、绿化养护等;教育局下属的职业院校,具备完善的实训工厂和实验室,条件优越,能充分满足技能培训要求,但由于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实际参与度不高。所以,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结构缺乏合理性、培训层次低、培训统筹安排的难度大,各种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尚未形成,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

(二)培训内容不对接市场需求

有些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培训教材、培训设施等条件都较差,只能是根据自身现有的条件确定培训内容,培训的质量考核体系没有形成。多数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时不注重与当地产业的联系,只是根据自身培训资源开设项目,培训缺乏针对性;不注重项目开发,不能根据企业需求、培训者需求开设相应项目,培训缺乏吸引力;不注重在实训实验设施上的投入,影响了有技术含量的技能培训的开展。培训机构的资质评估缺乏科学认证,对教学质量考核缺乏统一标准,培训质量不尽如人意。课程设置多在培训班开设前由主管单位统一规划,培训内容与农民工的真实需求存在错位现象,如有的培训机构只开设电脑、中式面点等课程,人们真正想学的建筑、装潢以及水电却无处可学。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不足

虽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但由于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当前的培训投入基本上是以中央转移支付和省级投入为主,地方财政大多无力投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经费明显不足。培训经费不足,导致两个最直接的结果:一是转移培训的普及率不高;二是对转移培训对象的吸引力不强。培训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维权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一是劳务输出缺乏制度保障,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信息化、法制化程度仍然不高,三是农民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四是维权服务还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出去后,大多数在外地工作,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和工资拖欠现象,输出地维权服务的成本相当高,多数也只能协商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对培训后的农民工介绍就业、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障、劳动维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工伤认定等一系列劳动保障的管理出现断层。

(五)考核评估及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民工培训的最终审核只与就业挂钩,而目前的培训效果和监督方法也仅限于定期通过电话查询了解培训单位培训学员的就业状况,考核评估及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弄虚作假、套取培训经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整合各类培训资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由政府领导与规划,政府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培训的社会化工程,针对当前培训运行机制不畅的问题,政府要牵头按一定政策和法规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农林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嗍具体来说,政府应牵头,联合教育、农林、劳动保障等部门,成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制度建设,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统筹教学资源,规范培训运行机制,保障培训工作的顺畅进行。

(二)健全职业培训网络,确保培训工作秩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应以教育局为主导,构筑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社会、企业办学为依托,以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校和村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体系,同时建立劳动力培训的网络管理平台,对农村劳动力按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结构、技术特长和求职意向进行分门别类的登记造册,完善农村劳动力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管理,及时根据企业需求和劳动者多样化的培训愿望,层层落实,开展针对性培训,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三)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成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体,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另外,培训机构培训能力的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包括设施的投资、师资的培养等。政府应建立多方筹措资金的制度,多方共同分担培训成本。这一点在发达国家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中有法律上的规定,因此我国只有逐步在制度上保证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才能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

(四)发挥职业院校优势,增强培训工作实效

1.职业学校要进一步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服务”的意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各类职业学校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主要职责来定位,努力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与参与度,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培训工作。

2.完善培训体系。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双向调研,深入农村和企业,对劳动力状况、就业忧患和薪酬期望值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就业信息和岗位要求,在此基础上,坚持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开发项目,构筑以产业为主导,涵盖初、中、高多层次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以满足不同岗位需求和不同培训者的培训愿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3.创新培训模式。学校主导培训模式。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开设项目,立足特色,打出品牌。对淮安市50家新兴产业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的调查发现,在2132个岗位需求总量中,模具、数控等机械类占了35%,电焊工占13.7%,电子电工类占4.5%。通过对淮安市开发区79家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的调查了解到,在12111个岗位需求总量中,机械类占了11.7%,电子电工类占7.5%。数据表明,学校应继续充分利用好模具、数控、电子电工及电焊教学工厂优质的实训条件,做好市场宣传,在数控加工、模具、维修电工、电焊工等培训项目上做强做大,满足市场需求。

企业主导培训模式。以企业为基地开展农村劳动力的岗位培训,培训合格后即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培训的岗位职责和技术能力都非常明确,特色在于培训与岗位的“零距离”。学校应加强与企业联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企业主导式的培训。

部门联合培训模式。与农林、劳动、质检、财政、统计及行业协会加强联系合作,充分利用其在政策、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建立行业及系统培训基地,提高培训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4.搭建就业平台。成功就业是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目的。加强就业服务工作,拓宽就业渠道,主要是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在就业网络、就业渠道方面的优势,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服务,职业院校一般都专门设有就业处,由专人负责,有比较完善的就业网络,学校应借助这个网络,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就业有机地衔接起来。其次,学校还要充分发挥与企业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积极组织开展“订单培训”,保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就业“出口”通畅。第三,学校要加强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就业服务机构的合作联系,为农民工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拓宽他们就业的市场空间,确保顺利就业,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总之,职业院校应利用自身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及学习交流活动,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淮安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