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
2016-04-29常迪
前言:档案管理能够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以资借鉴的内容,指导未来的发展路线。但在当前各高中院校教学中,学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始终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加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能够发挥引导及示范作用,本文对示范性高中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在建设和管理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档案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全面提高教职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在以往普通高中教学过程中,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教学,管理的重点则在于如何推进教学工作的展开,而对于相对内涵的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忽视状态,这对于高中学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现代高中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就要转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转变档案管理意识,首先就要提高学校管理者对档案管理的意识,在管理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突出并强调档案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实现管理专业化。在此基础上,培训教师具备檔案管理意识。高中需要入档整理的档案具有教学档案与学籍档案两种,学籍档案是与教育系统相联系的,而教学档案则应是学校中各种活动以及教学资源的汇总。但除了活动档案不全且分类不清外,还有许多教师对于自己的创新教学资源不能主动归档,而是选择自己保存,便于在教学中运用。教师档案意识不强,实际上不仅阻碍着教学资源的整理,同样影响着学校集体意识的发展。提高教职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是实现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中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必然要面临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校档案管理中,能够实现档案载体的转变,无纸化的档案载体,能够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并且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科学发展观以及绿色发展理念,这是高校教学中应当传递出来的一种理念。信息技术引入档案管理,能够全面实现档案的信息化以及共享化,使档案资源“活”起来。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首先需要在硬件设施上进行补充,购置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并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措施;其次是要聘请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缺乏,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能够对工作的展开做出指导,并且帮助住进行云服务信息平台的建立,引领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信息化阶段,步入正轨。除此之外还要引进一些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于网络平台进行维护与管理,最终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能够带来观念意识的转变,借此机会要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
三、示范性高中特色化档案建设
示范性高中是指在当前整体教学或某一学科教学中有所突出,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高中学校。因此,不仅要在学科教学中起到带头作用,在档案资源的整理中也应发挥带头优势,走在院校建设的前沿。示范性高中将自身的优势学科教学资源整理归档,既帮助本校教师不断学习与传承,还能够推广到外校,使之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对教学发展做出贡献,这是示范性高中发挥带动作用,贡献自身的力量。
示范性高中特色化档案建设,首先需要提高全体教师的档案意识。教师档案意识不足,面对教学中积累下来的精华等,很难进行归类整理,归档在学校的档案体系中,推动档案管理的发展。对于特色教学档案的建立,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贡献与点滴积累。特色教学档案的建立要突出学校的优势学科或者学校的特色之处,并且借助于网络平台,实现贡献,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做好档案资源的传承工作
尽管我们不断探讨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但同时更要做好档案资源的传承工作。作为示范性高中,本身就具有优秀的教学传统与历史,需要进行整理与传承。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既要包括档案的整理与管理,还要包括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单纯的整理是不能满足档案管理需要的。对于原本的纸质档案,本身也存在这遗失与损毁的现象,因此,在现代运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简单的整理,最终实现资源的整合与运用。
在建立现代档案管理体系,首先就要将传统的档案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将其中损毁缺失之处进行补充,将缀余的资料进行删除,并且进行新的发展。事实上,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进行策略性思考,最终实现档案整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结论:整体而言,示范性普通高中档案管理建设和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给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将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以及教师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