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党严明自身纪律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2016-04-29吴辉
严明的纪律性是中国共产党乃至所有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早在1859年,马克思就在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说到:“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论及各个社会形态维护社会劳动组织的纪律时指出,“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是靠推翻了地主资本家压迫的劳动群众本身自由的自觉的纪律来维持, 而且愈往前去就愈要靠这种纪律来维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十分注意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纪律条例就明确规定“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路沐风栉雨,从嘉兴南湖上的小船走到贵州遵义的土楼,从陕西延安的窑洞走到西柏坡滹沱河岸边的山村,从天安门城楼上的豪言壮志走到改革开放的冲天号角,每一步里都承载了纪律的深深烙印。
一、为什么要严明党的纪律
(一)历史经验昭示,只有严明纪律党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纵观中共发展史,凡是组织缜密、纪律严明的时期,党的事业便蒸蒸日上,反之则步履维艰。大革命时期,党的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只强调国共合作,党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所以在國民党右派举起屠刀时无还手之力,导致革命力量损失惨重,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十年动乱中,党纪国法让位于人治,纪律条例成为一纸空文,社会动荡、经济倒退,华夏大地万马齐喑。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党纪严明,作风优良,我们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的时代中,我们拨乱反正,重申党纪,收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累累硕果。回顾世界共运史,苏联共产党在党员二十万人时夺取了政权,党员二百万人时打败了法西斯入侵,而在党员两千万人时却失去了执政地位。究其原因,纪律的涣散恐怕难辞其咎。苏共末代领导人奉行“拿来主义”,片面强调西式自由民主,允许党员公开发表与组织决议不同的意见,实行所谓的各级党组织自治原则,一些苏共党员甚至领导干部,成了否定苏共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急先锋,使苏共党内从思想混乱迅速演变到组织混乱,最终亡党亡国。前人之事,后者之师。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们,党纪在,人心齐;党纪松,人心散。只有严明党的纪律,才能充实党的战力,事业才有成功的保证。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基本国情决定,只有严明纪律党才能赢得群众信任。
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社会都将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之下。在这一时段,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下降,过去依靠高速经济增长所掩盖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民生问题都将逐渐凸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的政策在调整;新常态下,人民对党的认知在深化。党准备怎么做?政府准备怎么办?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这个时候,如果还不抓纪律,还不管作风,还不惩贪腐,一旦经济下行的压力与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叠加,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这并非危言耸听,在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形势压力陡增,民众对执政党的治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严明纪律。只有严明纪律,才能塑造良好作风,只有塑造良好作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只有肃清贪腐赢得群众信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深化改革创造更好地群众基础和舆论环境,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目标迈进。
(三)党自身建设的内在需要决定,只有严明纪律才能实现不断发展。
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观点。金融市场如果没有秩序,则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政党建设如果没有纪律,则会发生“坏人淘汰好人”,最终导致政党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所以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守纪律讲规矩是党内正常运作的保障,是党员履职尽责的要求,是党自我建设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发展兴旺的前提,是人民梦想实现的条件。
二、如何严明党的纪律
严明党的纪律,首先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项改革都具体细化,无论改革走到哪一步,其前提必须是严肃申明党的政治纪律。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之后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党的纪律,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各自为政、阳奉阴违,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切实维护中央权威。只有将党的纪律严明了,完善制度体系,细化纪律条规,才能更好的约束我们的党员干部,给他们带上“紧箍咒”,才能让广大的党员干部更好的“照镜子、正衣冠”。
严明党的纪律,根本在于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党章是我们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是党的最高纪律。将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需要全党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党章意识来源于党员对党章的深刻认识,植根于党员的内心深处,作用于党员的一言一行。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学习党章,才能全面掌握党章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党章的精神实质,从而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就广大党员而言,需要时刻对照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认真查找和纠正自己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尤其要发挥好表率作用,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六项基本条件,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严明党的纪律,关键在于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无论是以中央八项规定为代表的作风建设系列规定还是“反四风,改作风”的具体要求,都是从小处入手,从小事抓起, 便是因为这个道理。
咋一看,多发几个不痛不痒的文件,多开几个无关紧要的会议,甚至多喝几瓶好酒,多抽几包好烟,都算不得什么大问题。在一些人看来,作风建设的小问题于私无伤大雅,于公无损国家,深化改革要抓经济,把主要精力放在作风建设上,似乎是小题大做。这种论调颇有市场,咋听有理,细思则不然。笔者看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原因有二:一是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毁于穴”。问题积少成多,错误由浅入深,作风建设的小问题若不抓好,迟早会发展成为影响改革的大问题;二是堵住源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往往为许多人所效仿,产生池塘效应,不断扩大和加深。上级机关多发一个文,也许下面就要多转发百次。领导多开一个会,也许下级就要多开十个百个。如果有的领导干部贪图享乐,带头奢靡,甚至贪财贪色,以权谋私,则更是带坏一片风气。所以中央八项规定从政治局委员自身抓起,疏源浚流,从源头上堵住了不正之风。
恩格斯说过,“一个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立下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豪言壮语。国力空前增强,民众信心高涨。如果仅仅因为个别党员私德败坏,作风不正,而使人民对党丧失信心,对改革产生怀疑,则是党之不幸、国之不幸,更是民族不幸。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艰辛创业,每一项改革成果都来之不易。从大德来说,于国有功,于民有德。“行百里者百九十\"。若是细行不检,也许改革就将折戟沉沙。从这个角度来说,党员干部的私德某种程度上代表党德,私德不检、作风不正的危害不亚于大政方针的错误,因为它败坏的是党的形象,摧毁的是民众的信心,断送的是改革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苏联东欧之前车,当为我辈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