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领风骚—谈朗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016-04-29王红梅
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读是强调的重点,课堂上齐声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课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所有的创新都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叶圣陶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朗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林语堂先生在其《开明英文读本》的卷首语《学习英文要诀》中提到“四到”———耳闻、目见、口讲、手到。“四到”中以口讲最为重要。
一、朗读有助于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形成的负迁移
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基本掌握汉语的基础上进行的,已有的汉语知识和技能必然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汉语的语音、语法、句式等都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要克服这种影响,最有效的途径便是朗读。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语言属于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一种靠完全单纯的声音刺激才能转换成具有抽象意义的符号。朗读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过程。朗读使抽象的语言直观化,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一些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这种潜移默化习得的英语自然地纠正了原来不规范的英语,从而减少学生的口头和笔头错误。
二、朗读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
英语思维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使英语世界抽象化。英语是声音语言,是表音文字。准确无误的技巧朗读就是把英语语言材料变成大脑能够储存的信息,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语语言材料融合在一起,最后质变为英语的思维方式。因此,朗读对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英语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难怪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英语语感的培养与增强,是通过反复接触该语言才能做到。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习者一面朗读,一面揣摩、体会、学习,完全沉浸在作者的文章之中,作者的那些词汇、那些句型、那些表达方法,经过熟读就会被消化吸收,成为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在需要时就會信手拈来。因此,朗读对口语表达有着显而易见的功效,它能培养学生讲出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口语。
四、朗读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朗读是将已学的词汇运用于实际的过程,它使学生对句中反复出现的单词不仅加深了“形”的认识,而且获得了“声”的直观。这种声形同一更容易在大脑中产生“立体式”印象。朗读的过程,也是大脑思维活动、理解全文的过程,也就是对整个阅读材料进行全面理解的过程。此外,朗读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一句话的语气、情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
1、示范朗读,潜移默化地影响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朗读水平就会有多高。”许多名家大师也都说,示范朗读是朗读指导的一个法宝,而模仿是人们最爱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技能习得方法,学生最初的朗读都是靠模仿来完成的。好的范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会激发学生的欲望,还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而在学生的朗读没有到位时,教师适时的范读更是一剂催化剂,能让学生尽快进人文本。
2、层次朗读,水到渠成地提升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朗读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机械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而是应该体现学生内在思维的提升积累过程,这样的朗读才是真正扎实有效的。
3、个性朗读,情感自主地喷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4、多样朗读,有的放矢地引领
无论是教师的范读,还是学生的个别读、分角色读,一节阅读课光靠一两种朗读形式是撑不起“读”的整片天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情感表达的差异有机地选择多种朗读指导形式,这样学生以各种方式热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同喜同悲,人情人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实践证明,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英语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的速度。朗读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要学好英语还有许多方面的因素,朗读只是这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又适合于母语学习,适合于外语学习,它既能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应重视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