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中职校德育课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
2016-04-29王仁忠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促使中职专业的增加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为了适应市场,中职专业课的门类和学时增加的同时,德育课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为此,本文针对不同专业德育课内容的侧重点、教材取舍、深浅程度、教学质量的改进、应用性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专业课教学质量和提高效率。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教育效果不理想。课程普遍呈现出明显的学术化倾向,内容偏深、偏难、偏多,与学生的生活关系不密切,学生常常感到这些课程枯燥乏味,缺乏兴趣,从而导致德育课程在职业学校实施非常困难,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如果单纯的给学生讲学习德育课的重要性,或者脱离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德育课有必要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对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德育课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目的,达到德育课和专业课的完美结合。
一、根据本校设置的专业课考虑德育课教学内容
德育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必须“职业化”,要求德育课为所设的专业和专业課服务。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主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所以,要根据本校设置的专业课考虑德育课教学内容。如,建筑装饰专业专业则开设《建筑装饰设计师职业生涯规划》、《建筑装饰设计师职业道德与教师法及教育法》等德育补充课程。又如,国际商务专业则开设《国际商务职业生涯规划》、《商务活动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德育补充课程。
二、针对不同专业灵活对德育教材进行处理
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实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会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材过于陈旧,其中一些德育观点明显滞后。再加上,不同专业的德育要求是不同的。所以,要针对不同专业灵活对德育教材进行处理。
1、对国际商务专业专业,学习“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后就可以上“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些专业删去的内容,但这对两个专业来说是最基本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能力、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2、对建筑装饰、智能楼宇等工程类专业,“职业能力”、“劳动合同”等内容适当提前,特别是在强调“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时候,“职业能力”要作为重点讲解,这种职业能力在将来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注重建筑装饰、智能楼宇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做到与专业课很好的结合。
三、根据专业需求和深度考虑德育知识传授
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厌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待作业考试无所谓,考试成绩较差等。
《德育课教学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规定为深化德育课教学,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现行的德育教材,几乎都未摆脱传统普通教材的形式,很少从专业教学需要角度考虑组织教材的深广度。所以,德育课教师就必须尽可能多去了解与自己所讲授德育课程相关的专业课内容,打破原有的课程学科体系框架,明确教学目标,精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专业课的需要,选择的尺度是“够用”。
作为专业背景下的德育教学,就要主动考虑专业的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熟悉它们对德育知识的具体要求,主动规划对原德育教学内容的改造、扩充、加深,拾遗补缺专业教学中需要的德育知识,让原本零碎的夹杂在专业课中学的德育知识,归顺到德育教学的体系中,有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链, 拓宽或加深相应的德育知识。
当然不是为了专业上一个知识点,包罗万象式地去介绍其相关知识的全部完整内容,而是根据德育教学的实情,结合专业的需要,顺势、省时、高效的一个举措。如应聘信的书写,应聘的专业岗位不同,各专业学生的书写也就不同,德育教师就应该根据专业,要求该专业的学生概述自己在本专业上的条件与优势。
四、挖掘专业课资源具体实施德育教学
职校的德育教学若能更主动地寻求与专业相关的德育问题,用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背景作为德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会更好。在德育课教学中,经常接触专业学科中的问题,了解专业技能中需要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问题解决中应用的德育知识,自然和谐地与专业零距离的碰撞,让学生处在一个有实质内涵的专业教学氛围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专业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催生学生专业思想的健康发展;这种形式,改变了传统德育教学的枯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形式,既能提升学生德育知识的应用能力, 也能锤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挖掘专业课的知识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专业课有丰富的爱国知识。在专业课教学中,时常会遇到某个学科的产生、发展等问题。这时,如果教师能结合专业课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建筑装饰“智能家居”概念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虽然我们国家目前在这一行业的水平与发达的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国家在这最近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发展突飞猛进,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用上百年时间才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热爱本专业的思想和学好本专业的坚定信心。
(二)挖掘专业课的科学性、严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论证得到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系统性。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职业责任感、遵章守纪的职业道德。如通过《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使大部分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通过测量设备操作过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同时,结合一些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专业技术工作中的一些疏忽将会给国家、企业、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
(三)挖掘专业课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有胸怀、有胆识、能平等和谐地处理各种关系,能友好地与人共事,讲究团队精神。如通过对建筑装潢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工程方案,需要硬装、软装设计师以及工程施工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也就是说,一个优秀方案的完成不是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完成,尤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德育的具体实施不仅是内容,而且是方法,作为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优势,用德育思想和方法去处理问题。这就要求:首先,德育课教师要有良好的德育功底。应具备较扎实的德育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要注重德育方法的应用。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德育方法,不但会促进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而且会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德育课对于专业课的教与学都有很大的作用,只要德育教师树立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从事德育教学,学生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德育学习,就可以为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德育手段,发挥德育优势,就一定会提高专业课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