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趣味教学探究
2016-04-29肖锴
语言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习母语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学习外语了。要学习好外语,兴趣是最重要的。只有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一切才变得不那么枯燥,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所以,我们提出了趣味教学,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趣味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如何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乌”吧!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我们可以采用“寓教于乐” 、“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等各种形式,在一堂课中,始终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中学英语教材从突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境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乐学情趣,实施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如在展示新语言时,我能展示教材中的实物(不同的学习用具、食品、衣物、颜色等),或画出相应上的简笔画,可以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直接感受英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強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我们亦可从以下几个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竞赛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我们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 .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涌涌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3、运用正确的直观手段,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实用直观的手段,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在学生脑中形成直观印象,以便词汇符号迅速在神经网络中找到其对应关系。常用的直观手段有简笔画、教具等。对初学者,直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4、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技巧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教师要注意对信息的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把知识变成有序的、多层次的智慧,在课堂上用生动浅显的语言“传递给学生,用启发兴趣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战胜困难,主动地吸收信息,再将所吸收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智慧。
5、教师勤于总结归纳一些英语学习技巧
作为英语学习者的过来人,教师有着很多实用的学习技巧,我们教师有意或无意中用到了,但我们要善于给学生们总结,帮助他们寻找这些技巧。运用表格法学习语法,运用谐音法记单词,运用图形法背课文,一边介绍,一边运用。这种现身说法是非常有用的。
五、课内外相结合
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