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学生因恋爱致焦虑情绪的咨询报告
2016-04-29花金龙
一、一般资料
(一)求助者资料:阿云,女,汉族,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出生在某省城,独生子女,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二)求助者家庭情况:父母亲均有稳定工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对求助者要求严格,期望值高。父母身体健康,家族中没有精神病史。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着急,紧张,心烦意乱,焦虑,入睡困难,持续一个多月。个人陈述:阿云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大学生,学习上认真努力,大一时英语就过了四级,大学期间获得过两次奖学金。与同学相处,关系融洽,准备念完大学后,继续读研究生。上学期与同年级的男生阿平认识后,感觉谈得来,志趣相投,然后相爱,确定了恋爱关系。阿平家在偏远农村,父母身体不好,家中兄弟姊妹多,家境贫困,他大学学费还是靠助学贷款。前段时间阿云向父母公开与阿平恋爱的事。父母担心女儿将来过苦日子,对此表示强烈反对,禁止他们继续交往。阿云并没有按照她父母的意见办,继续与阿平在一起,但不敢将自己的恋人介绍给亲戚朋友。阿云父母知道后,非常生气,对阿云说,如果阿云继续与阿平交往,将不再给阿云大学学习生活费用。阿云从原来的掌上明珠一下变成了父母的肉中刺,并且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现实困难,因为目前她靠的是父母的资助来完成大学学业,她还想继续读研究生。
阿云感到很苦恼,尤其近一个月来,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焦虑不安,学习也没有以前劲头足,觉得自己的状态糟糕透了,晚上上床迟迟不能入睡, 最近暴饮暴食,导致体重超标。事后,阿云又觉得这样生活下去不行,于是来心理咨询室求助,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解决困难。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的反应
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是主动单独来求助,相貌清秀,穿着得体,谈话时表达清晰,偶尔会因激动哭泣,能够控制,有良好的自知力,能很好的配合咨询师。
四、心理测验结果
(一)选择心理测量工具:《焦虑自评量表》(SAS)
(二)测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标准分为57分,结果显示被试者存在轻度焦虑。
五、诊断和诊断依据
(一)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1.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的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人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心理状态正常。2.排除神经症。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趋避式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属常形冲突。3.排除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仅局限于恋爱问题上,没有泛化。4.排除躯体性疾病。经了解,求助者身体健康,未发现躯体性疾病。5.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焦虑情绪,情绪的反应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一个多月,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求助者的问题当属一般心理问题。
六、问题原因分析
一方面,由于她自身条件不错,却因自己的爱情观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有明显的失落感,同时不好将自己的爱人介绍给亲戚朋友,社会支持较弱,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阿云生活上困难较多,如果父母因为生气拒绝继续提供经济来源,导致其学习的自信心减弱,认为太糟糕了,从而暴饮暴食,引起体重过重,加重了她的焦虑。这些表现都与她的不合理信念密切相关,并且因为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了情绪的反复波动,在未采取有效干预方式的情况下,成为了恶性循环的源头,从而影响了阿云的家庭关系紧张,社会支持缺乏。
七、咨询目标的确立
(一)近期目标:改变求助者不良认知,消除求助者的焦虑情绪。
(二)最终目标: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完善求助者的个性,提升信心,实现自我成长目标。
八、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詢方法与实用原理:主要咨询方法为:合理(理性)情绪疗法。合理(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诱发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积极主动地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行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九、咨询过程
(一)咨询次数、时间与收费:咨询次数:四次;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咨询收费:免费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与诊断阶段。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通过对求助者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基本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在咨询过程中,运用倾听技术、提问技术,使求助者感情得到一定的宣泄,发现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形成密切合作的氛围。运用解释技术向求助者说明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诱发事件A不合理信念B情绪和行为反应C
父母不让我和阿平交往我必须得到赞同。
他们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
他们那样做,对我来说是糟糕之极的。
我必须感到舒心,必须得到公平对待。
我的生活不应该有这么多困难。
他们不应该不公平的对待我。
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正常。
我不能忍受这件事。着急、焦虑、气愤、入睡困难,过食、与父母和恋人发生冲突、学习效率降低。
把这表格让她带回去,以期使她看出,她的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及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系。向阿云解释,会谈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是治疗的重要部分,对自己的信念的思考、检查越认真,治疗就会越快。我还强调,治疗的目的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负性感受,而是学会感受与事件相一致、相符合,消除过度的反应。
第二次咨询,心理咨询的领悟阶段.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上:对父母不认可她的男朋友,而感到气愤、焦虑;把世上的不如意、不公平视为糟糕至极(这导致了她的愤怒和挫折感)。纠正过食现象,降低或至少维持目前的体重。通过苏格拉底式辩论,使用“黃金规则”来启发求助者对非理性的信念和行为模式的认识,正确处理与父母和他人的关系。布置家庭作业,分析自己存在哪些不合理信念B,并努力寻找合理的信念替代它。
第三次咨询,心理帮助的修通阶段。先查询求助者的作业完成情况。须予以纠正的认知:(1)“我不应该总是面对这么多困难,生活不应该如此艰难(如:我父母不应该阻挠我的爱情;老师不应该总给我布置这么难的作业;我的恋人不应该在我很累的时候提出额外的要求)。(2)“社会和家庭必须认可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我必须总是写出出色的论文,假如做不到我就是不好的,说明我不聪明、太笨)。(3)“因为我现在的生活一团糟,未来肯定也是这样,我没有什么希望了。”
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利用矛盾进行面质,使求助者不得不承认其中的矛盾,迫使求助者改变不合理信念,代之以理性的、合理的信念,最终建立合理信念。比如“人在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便是像父母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正如人不可能永远成功一样,生活和事业上也不会样样顺心,遭受一些挫折是很自然的事”,“面对一些不好的事,人们应该努力去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而不能改变时去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
第四次咨询,再教育阶段。在阿云已经取得以上成绩的时候,与其一起把以前的资料进行回顾,探究从开始进入咨询时阿云的情绪到四次咨询结束时的情绪变化,对阿云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从治疗过程及目标中发现有哪些进步,使阿云真正懂得什么叫做合理情绪疗法,并学会如何自己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方面重新建立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以后生活中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倾向。让求助者提高自信心,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十、咨询效果评估
经过咨询后,求助者自己感到心情比以前轻松了,睡眠得到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缓和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同学评价其心情开朗了,不再暴饮暴食了,与同学和睦相处。进行SAS复测,标准分为49分,显示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咨询师认为求助者在咨询中积极配合,认识到不良情绪是由于个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结束时感到有收获,心情愉快。
十一、总结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交谈,了解其基本情况,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和原因,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强调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都来源于个体的非理性信念,咨询的重点在于改变这些不合理信念,使之转变为合理的信念,从而形成新的情绪及行为,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基金项目】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QQ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MKS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