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误解辨正五则

2016-04-28钟云瑞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论语

钟云瑞

摘 要:当前学者解读《论语》存在诸多商榷之处。“无友不如己者”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中的“养”是相养的意思,强调“敬”在孝道思想中的深刻性;“宰予昼寝”是指宰予白天睡觉,与孔子勤学惜时的思想相违背,故遭受孔子斥责;“色难”指孝敬父母要和颜悦色;“启予足,启予手”指身体不可毁伤,反映儒家重视孝道,谨慎人生的思想。

关键词:《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皆能有养;宰予昼寝;色难;启予足,启予手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 A

《论语》是辑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反映孔子思想的基本文献。由于它精辟地阐述了人生的哲理,合理地规范了人生的准则,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历代以来不断加以研究、阐释。近年来,在国家和学术界的大力提倡下,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对《论语》在内的儒家经典研究蔚然成风。但在这些阐释《论语》的著作中,有些解说任意断句,随意解读,存在种种问题。本文以《论语》中的五则章句为例,试图正本朔源,对误解之处予以辨正。

一、“无友不如己者”辨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宋代邢昺《论语注疏》释“无友不如己者”为:“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杨伯峻《论语译注》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有的解释认为,“此释与孔子教人为善、教人教学相长大违特误。如果每个人都不交不如己的朋友,则每一个人都是孤独无友。问题出在毋如字,而误导后人。如的本义从随,是女从口,是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引申如有相似义。毋是禁止词绝无仅有。是无毋通用,古文体用无今文体多用毋,笔者以为或是刊误或是修饰假借。”同时,有的解释更认为:“一个人要主忠信,没有友朋帮助的时候不如靠自己努力。”“无友不如己者”的训诂意义究竟如何,需要从整句话的含义层面来理解。

“主忠信”,皇侃谓:“言君子既须威重,又忠信为心,百行之主也。”据此,忠信是一种道德行为,孔子强调要崇尚、注重这种忠信之道。那么在交友的过程中必然要看重对方的忠信行为,“无友不如己者”的前提条件应该就是“主忠信”,谓不交不守忠信之人。李金坤认为这是孔子以双重否定之形式来强调学习友人长处的重要性。……这种释义与孔子一贯倡导的谦虚谨慎、见贤思齐的好学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种解释还是过于侧重孔子讲究学习方式的解读,没有与上文“主忠信”相联系。李泽厚认为“无友不如己者,作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解,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并非真正不去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所交朋友都超过自己。如是后者,在现实上不可能,在逻辑上作为普通原则,任何人将不可能有朋友。所以它只是一种劝勉之辞。”笔者以为,李泽厚先生的意见与文意较为切合,既然视为朋友,定有可交之处,定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无友不如己者”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二、“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辨正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对于这段话的译解,有的注本这样翻译:“对于犬马,我们也能向它们提供食物。如果为人父母不对自己应对之尽责的儿女们的道德品质给予深切的关注,不去努力把儿女们培养造就成具有美德与优秀的言谈举止的人,而只是以向他们提供食物为满足,那么养育儿女又怎么能与豢养犬马区别开来呢?”

笔者以为这一解释存在两方面的错误。首先是伦理范畴的混乱,子游问孔子怎么做才能叫做孝。孔子回答说,做儿女的在赡养父母的同时,对父母做到“敬”才算孝。晚辈对长辈称“孝”,长辈对晚辈称“慈”,我们常说“父慈子孝”,即是此义。显然,上文的解释混淆了“孝”的实施主体与对象。其次是字句译解不符合经义。杨伯峻谓:“若不存心严肃地孝敬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孔子认为,当今的人谈到孝,以为能做到养就是孝了。至于狗马等畜生,都能做到养。作为人,在赡养父母的同时若不体现出“敬”的含义来,那与狗马等畜生有何区别呢?事实上,“养”是相养的意思,如清代李光地云:“如旧说犬马能养,则引喻失义,圣人恐不应作是言。且能字接犬马说,似非谓人能养犬马也。盖言禽兽亦能相养,但无礼耳。人养亲而不敬,何以自别于禽兽乎?”“人养犬马”等观点都是对本章的误解,唯有李光地“禽兽相养”的说法符合文意。“乌鸦反哺”的佳话以及动物中众多相养的真实例子,证实了禽兽确实能相养。人能相养,动物也能相养,人若在赡养老人时体现不出“敬”来,那么就与禽兽无所区别了。关键要看这个“别”字,孔子强调的是人与禽兽的区别。孔子的境界高,对人在孝的方面要求高,在对待老人方面,只做到“养”是不够的,还要做到“敬”,不能停留在禽兽的水准上。今人对孔子孝道思想不能深刻体会,以致出现误解的情况。

三、“宰予昼寝”辨正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有的学者对该章的解释过于随意,如:“昼寝的类别很多,但被孔子骂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该不会多。各位不妨想想,有啥事物能使一位学养俱佳的老师发大火?极有可能之一,就是孔子在讲课时,发现他认为不错的学生,当着他的面打起瞌睡,甚或睡着了。不是吗?白天上课打瞌睡,有可能表示夜生活不正常。睡眠不够,才会如此。所以孔子发火了。”这位学者对“宰予昼寝”的解释浅俗不堪,难以令人接受。

对于“宰予昼寝”的解释,自古以来不少学者试图从各方面予以阐释,如马国翰辑录《论语古注·论语梁武帝注》中记载梁武帝的说法:“昼当作画字。言其绘画寝室,故夫子叹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昼与画,繁体字相似,容易因形似而误。梁武帝“绘画寝室”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后代学者多不从其说。“昼寝”,朱熹谓“当昼而寐”,也就是白天睡觉。现代学者力图还原孔子时代的社会环境,从诸多方面对“昼寝”的实际意义予以解说,如陈昌宁认为:“我想应从背景上找原因,即‘昼寝非泛指而是特指,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白天都不能睡觉,而是有的人有的时候不能昼寝。这个特殊的背景是什么呢?综合一些材料来看就是居丧。宰予居丧而昼寝,严重地违背了礼。……估计宰予是在父母之丧未满一年的情况下就跑到原来的住室昼寝起来。”此说认为宰予居丧期间而昼寝,不符合周代的礼制,所以孔子大发雷霆。这是从周代社会的礼仪制度方面考虑而得出的结论。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孔子于人格最推重‘君子,作育人才自然以‘君子为目标,这就要按照‘君子的标准要求学生。……所以‘昼寝不合孔门的教规,还严重到有损于成就做一个‘君子。这是个‘纪律问题,又是个品质问题,算不上大恶,却也不是寻常小节,宰予因此遭孔子严肃的斥责,乃在情理之中。”这一说法侧重于孔子“君子”人格的养成,是从时代观念的差异性方面提出的观点。

关于“昼寝”,历来有“白天睡觉”和“装饰寝室”两种说法,笔者以为前者与孔子的言论、思想较为吻合。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睡眠较足,白天不必再睡觉,“昼寝”当为懒惰懈怠的表现,所以孔子责骂之。同时,孔子提倡“学而不厌”,珍惜光阴,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宰予昼寝的行为与孔子勤学的观念相违背,故孔子以“朽木”“粪土之墙”来讽喻。

四、“色难”辨正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针对“色难”一词的释义,有的学者认为,“色”即是面色、神情之意,“难”则是一个假借字,具体地说,是“戁”字的假借。……“戁”字出现较早,《诗经·商颂·长发》中即有“不戁不竦,百禄是总”的诗句。至于“戁”字的含义,《说文·心部》解释说:“‘戁,敬也。从心,难声。”《字汇·心部》解释说:“戁,恭也。”《汉语大字典》则释“戁”为“恭敬”。把“色难”解为“色戁”,取其容色恭敬之意。甚至有学者译为:“色难,(儿女)脸色难看。”

笔者以为,用“戁”来解释“难”字,释为容色恭敬,此说确实很有道理。但是根据杨伯峻《论语译注》后附《论语词典》的统计,“敬”字在《论语》之中一共出现了21次,为此不可能只在这一章中用“戁”来代替“敬”字。“色难”之“难”字,应当释为“难易”之“难”,而非“戁”字的假借字。汉代郑玄《论语注》谓:“言和颜悦色,是为难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云:“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孙钦善《论语本解》认为:“色指敬爱和悦的容色态度。《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下文“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孔子以为仅仅做到这些太容易了,一般人都能做到,达不到真正“孝”的程度,所以用反诘的语气“曾是以为孝乎”加以否定。在孔子看来,“孝”的最高境界就是“色难”,因为这是人的内心情感的流露,需要精神上的长期提升和修炼。换言之,“孝”的最高境界就是和颜悦色。它体现了子女对父母是不是存有仁孝之心。对父母做到和颜悦色很难,即孔子要求人们不仅照顾好父母的衣食,还要从态度上让父母心情舒畅,这是“色难”的真正含义。

五、“启予足,启予手”辨正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论语·泰伯》)

“启予足,启予手”的经文,有学者认为,“曾子病得很重,自料将要去世,便召他的门弟子来,嘱咐弟子们启视他的脚和手,表示他的身体未尝毁伤,接之便引三句诗,说明他平时是那样小心的保护身体。”南怀瑾认为:“根据这六个字,就知道曾子已经病得手脚都麻痹了。……因为他的病严重到快要死了。连自己的手脚在哪里都不知道,自己不能指挥了。只有叫学生们,替他把手脚摆摆好。”

启,《说文》云:“启,开也。”对于这一问题,启功先生云:“启固然训开,而所启何以只在手足,却很少有人论及。惟《集解》引周氏注有‘免于患难一语,极可注意。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申周注:‘患难谓刑辱颠陨之事。……曾子令门人验证自己没有受过刑击,所以只看手足,不看腹背,平生谨遵‘临渊履薄的古训,是操行的谨慎的比例,不是指常讲营养卫生和只怕受伤的问题。”杨朝明将“启”训为动,是抬抬、动动义。李泽厚译为“摆正”,并以之为曾子“宗教性道德”的体现。曾子强调孝道,《大戴礼记》中有《曾子》十篇,其中有“立孝”“大孝”诸篇论述孝道。而《孝经》相传为曾子所作。其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毁伤即指受刑戮而言。孔子“君子怀刑”,称南容“邦无道可免于刑戮”,可与此参读。儒家重视孝道,临终时以保全名誉身体为幸事,正如郑玄所云:“曾子以为受其身体于父母,不敢毁伤之,故使弟子开衾而视之也。父母全而生之,亦当全而归之。”这些解释都反映了儒家谨慎人生、不给父母落骂名的思想,而某些注解却未能体现出孔门弟子的这一思想含义。所以该句的翻译应当为:曾子有病,召唤弟子们说:“打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而后,我知道可以免于刑戮伤残之害了,小子们!”

六、结语

历代解读《论语》的著作众多,但出于各种原因,如政治目的、时代风气、学派学风等因素影响,对《论语》经义的阐释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由于《论语》是辑录而成的语录体著作,语言言简意赅,含义深远幽渺,话语跳跃性强,上下文语境极为有限,这些都为《论语》注释者提供了广阔的诠释空间,歧解因此产生。在新时代的价值体系下,当代学者需要重新审视《论语》的社会道德内涵,同时也应当秉持客观的学术态度,求真务实,切忌主观臆断,如此才能推动《论语》诠释学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宋)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林觥顺.论语我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4] 郑张欢.论语今释[M].济南:齐鲁书社,2007.

[5] (梁)皇侃撰,高尚榘整理.论语集解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 李金坤.“无友不如己者”释义正解[J].江海学刊,2005(2):158.

[7] 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8] 杨润根.发现论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9] 高尚榘.论语歧解辑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 萧民元.论语辨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2] 陈昌宁.“宰予昼寝”新说[J].齐鲁学刊,1994(2).

.

猜你喜欢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漫画欣赏《论语》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