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会计为导向的企业成本全过程管理探讨
2016-04-28廖春玲
廖春玲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获得较大的利润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然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开源节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很好地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本文从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企业成本全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以管理会计为导向的企业成本全过程管理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成本全过程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成本 全过程管理
一、管理会计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设置管理会计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方便其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决策,是为经营者提供决策的一个会计工具。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中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维护与创造是管理会计的两个重点,可以说管理会计是集企业的发展战略、财务、业务于一体的有效工具。
(二)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
首先,可以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现代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就必须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管理、控制,管理会计可以预测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通过市场调研为企业选择出投资的最优方案,降低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其次,可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提高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管理会计在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例如现代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会计为企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产品研发政策,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第三,可以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是会计科学和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管理会计可以从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出发,通过预算的编制、决策方案的出台等,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二、企业成本全过程管理的内容
(一)事前控制
在企业进行产品生产之前需要做好材料采购成本的预算工作,企业要对用料的数量、价格有一个全面的预算,避免不合理的浪费和人为的暗箱操作。为了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应该对除零星物资以外的物资进行集中化采购,对采购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对于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在进行采购之前要请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实行集体审批,保证材料采购的合理性,提高材料采购成本管理水平。
(二)事中控制
在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对生产成本费用的管理可以从控制原材料成本、工资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入手。
第一,对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原材料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一些制造企业中,占比为60%-90%。对原材料成本控制主要由采购、库存、生产耗费和回收利用等环节入手。
第二,对工资费用的控制。在产品成本中工资费用也占了一定的比重,可以通过控制效益与工资的同步增长,降低单位产品中的工资比重来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对于控制工资成本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
第三,对制造费用的控制。在生产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的开支项目较多,例如设备的维修费、折旧费、车间人员的工资等,虽然在一些企业中对总成本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如果长期被忽视,就会导致大量的浪费,因此现代企业要加强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制造费用的控制。
第四,对管理费用的控制。企业管理费主要是指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所有费用,这也是产品成本控制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内容之一。管理费用的控制重点在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上。
(三)事后控制
企业在对成品成本进行事前、事中控制后,也要加强对事后进行控制,主要包括了成本的分析和成本的考核。其中成本分析主要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对目的进行明确。总的来说成本分析的目的有三个:①降低成本,寻求降低成本的关键点;②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例如为产品的选择和定价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③为业绩评价提供依据,业绩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费用预算达成率等。
第二,确定成本分析的对象。一般来说成本分析的对象主要有员工成本、材料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分析的原则有两个——重点分析与全面分析,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处理业务过程中对成本建议做重点分析,分析的对象不必太多。
第三,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数据收集和汇总的标准有三个:完整、及时、准确。在进行数据收集的时候,一项数据没有加进来,成本核算就会不准确;如果成本数据没有得到及时收集汇总,就会对决策产生误导;如果成本核算的数据收集和汇总不准确,那么成本核算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准确。
第四,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企业在选择成本分析方法的时候,要选择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同时企业也不能对分析方法照抄照搬,要对分析方法进行适当的创新。
第五,得出成本分析的结论。无论成本分析的结果好坏,都应得出分析的结论。成本分析的结论要客观,不能带有任何主观色彩。
第六,提出完善改进的合理化建议。企业的财务人员针对成本分析的结论,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成本分析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成本考核重点是对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的考核,主要内容包括:①评价企业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②评价有关财经纪律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③激励责任中心与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责任中心是指与其经济决策密切相关的,具有责、权、利相结合的部门。
三、以管理会计为导向的企业成本全过程管理的应用分析
(一)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将高新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的产品组织结构也得到了改变,导致了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的比重有所下降,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相应的制造费用,因此如何降低制造费用是企业成本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传统核算方法更精细和准确的成本管理方法,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核心部分是作业,对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进行计量和确认,准确地将耗用的资源成本计入作业,对成本动因进行科学的选择,将发生的作业成本分摊到成本计算对象中。
在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成本全过程进行控制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对不增值或者不必要的作业进行识别。企业组织的作业可以分为必要作业和不必要作业,对于企业和顾客来说,如果这项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项作业就可以看作是必要的作业,一般来说,企业的必要作业都是可以增值的作业;如果这项作业是无关紧要的,那么这项作业就是不必要的作业,例如企业对存货的整理、归类、维护、存储等作业都是不必要的作业,企业要对这类成本进行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确定并分析重点增值作业。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作业,但是在管理会计当中不须对不必要的作业进行分析,应该明确重点的增值作业,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3)与先进的作业比较。企业产品的价值可以通过某一个作业来增加,这并不能代表这个作业是最有效率的,因此要将该作业与其他先进作业进行比较对比,并进行不断的完善。
(4)对作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各种作业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企业组织的“作业链”来实现的,“作业链”最理想的状态是使作业和作业之间能够环环相扣,其中的每一个作业都必须有较高的效率。
(二)目标成本法的应用
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是制订新品目标成本,并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确保新品成本小于或等于目标成本。这一工作需要包括营销、开发与设计、采购、工程、财务与会计、甚至供应商与顾客在内的设计小组或工作团队来进行。具体来说,目标成本法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1)市场价格的确定。市场价格是熟悉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确定的价格。
(2)期望利润的确定。期望利润是指概率和各种获利情况的乘积之和。
(3)在市场价格中剔除期望利润后得出的目标成本,表达的公司是产品目标成本=售价-利润。
(4)降低产品成本要通过价值工程的鉴别来实现。价值工程是一种把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不仅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而且也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其目的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价值。
(5)运用经营控制和成本控制来降低成本。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抓好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支出的管理来降低和控制成本。
四、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现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降低成本、开源节流。管理会计实施的目的就在于控制成本,因此现代企业要以管理会计为导向,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在管理会计中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不断提升企业成本核算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闫仲秋.对企业成本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3(10).
[2]蒋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3).
[3]张佳卓.试论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4(4).
(作者单位:惠州工程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