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先进性与纯洁性研究
2016-04-23曾文荣
◆曾文荣
(作者系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辅导员)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两大主线,是增强党经受“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险”的重要条件,两者密切相关。先进性决定着纯洁性的价值取向,是判断党是否纯洁的最高标准;纯洁性是先进性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做不到纯洁,就谈不上先进。
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多元化的互联网信息,对大学生党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冲击。在信息化社会如何保持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大学生党员应对各种挑战、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挑战
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31省份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近1.2亿。大学生普遍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手机等新媒体设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有着重要影响,已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新媒体环境下充斥的多元化社会思潮对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一)功利化的入党动机。笔者做了一项关于在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现状的调查,发放问卷755份,对“为何要入党”这一问题,有22人选择“考公务员”,88人选择 “找好工作”,27人选择 “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10人选择“觉得入党有面子”。这说明,新形势下学生党员中有部分人入党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入党动机不纯正。这些同学要求入党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不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是企图利用执政党的地位、声望谋取个人私利,追求的是个人名位、权利、财富。
(二)理想信念薄弱。笔者在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调查中发现79.7%的人认为大学生党员存在着“理想信念薄弱”的问题。这说明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党员受多元化价值观念影响较大,对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路线方针政策认识不清,对于共产主义的实现持怀疑态度。尽管高校一直注重思想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在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互联网时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潮对象牙塔中的学子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突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由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是,在部分党员身上出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出现了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出现了流于形式的榜样示范;部分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等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只有64%的学生党员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信息化手段的多样性与运用效果的矛盾。据调查,72.7%的党支部采用了丰富的信息化网络教育形式,但19%的党支部形式比较单一。尽管高校党员工作十分重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但是在相当程度上这种信息化手段只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补充,并未被摆上主要的位置,且不少支部运用信息化手段只不过是流于表面,并未对学生党员的需求进行深入调查,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信息化手段在党员教育培养中的运用效果并不突出。
二、新媒体环境下保持高校基层党组织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对策
(一)规范党员发展标准,重视品格养成,重视发展后教育,实现教育的常态化。党员发展和培养必须严把入口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而不是为了完成指标和任务去发展。列宁曾经指出,“宁肯少些,但要好些。那些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也不要。”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将党员教育、党性培养落实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团组织要将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满足党员标准的同学推荐入党,而不能片面化考察。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突出党性培养、重视品格养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整合优势,将党的理论、历史、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等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普及教育,引导同学们学理论、筑信仰。同时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普及性高、信息沟通及时等优势,将党员教育常态化。在党员培养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活动相互补充,使党员的模范作用持续发力。
(二)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强调,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而传统形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需求拓展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形式,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内容的与时俱进和覆盖面的扩大。例如,我们可以将先进典型事迹制作成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形式,以增加党性教育感染力;将理论知识以漫画、视频、图文等形式进行传播,寓教于乐等。
(三)整合新媒体技术优势,完善信息化的党员发展、培养、监督考核体系。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势在必行。在党员发展、培养和监督上,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例如,发挥新媒体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优势,将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情况进行公示,进行网络投票,引导同学们注意为群众服务,打好群众基础;发挥新媒体使用简单方便的优势,建立党员培养档案,由发展对象和培养联系人实时记录培养情况;发挥新媒体的灵活优势,公开公示党员的言论、表现、形象等,进行网络监督,促使党员以更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加强自律,维护党的良好形象等。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党建新媒体的开发与运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建新媒体的开发和运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拉近党组织与党员、党组织与群众以及党员之间的联系,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现公平和民主。在网络学习中,党员或培养对象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进行平等地交流;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随时随地学习党的理论和相关知识。“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学习是保持党组织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引导学生党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最好的学习莫过于实践。我们要发动学生党员参与开发、管理和运营新媒体传播平台,在网上实现理论学习、课堂交流、信息发布和反馈,以及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党员以主人翁的心态建设真正属于自己的活动平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习近平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释放党组织活力,将新媒体与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