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事父母为孝

2016-04-23余立国

学习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行孝赡养父母养父母

◆余立国

(作者系湖北省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主任)

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这是说,什么事最

大?侍奉父母最重大。行孝就是侍奉父母。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何谓“善事父母”?这里有特别深邃的伦理内涵。

《孝经》说:“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意思是说,一个孝子事奉双亲,对父母日常生活饮食起居,能尽自己的恭敬心,供养父母能用欢喜心,让其心情愉快;父母有病,及时治疗,伺候左右;父母病逝时,给予临终关怀,并办好丧事;父母离世以后,每年祭祀,常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五者具备,才算是“善事”双亲了。

2000年前,孔子、孟子就和他的弟子们讨论过孝的问题,儒家对善事父母之孝有充分的论述,其内涵十分丰富,归纳而言,涉及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和孝养父母之志等方面。

孝养父母之身,就是要赡养父母——养亲

“生则养”是人类的基本伦理,也是人子的基本孝行。中国早在远古就有养老制度。《礼记·王制》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侯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与诸侯。”“学”是由天子管辖的养老制度。一个人如果弃父母之养而不顾,就是最大的不孝。奉养父母乃孝行之始。正如孝经说的“庶人之孝”就是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赡养父母不仅是供养父母的日常生活,自然包括对父母疾病时精心奉侍,即“侍疾”,传统孝道就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不得无故离开,多给父母的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二十孝”中就记载了汉文帝三年“侍病”的事迹,感人至深。

孝养父母之心,更要在精神上尊敬父母

《论语》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今天有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换句话说,赡养父母只是本分,还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还包括尊敬和顺从父母,正如《礼记》所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

儒家特别强调行孝的精髓在于对父母的敬和爱,人子侍亲要有出自内心的关怀。包括帮父母干活,生活上最好的让父母先享用,记住父母的生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等等。但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孔子讲的“色难”,即一辈子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论语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不见得。最难的是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父母永怀尊敬之情。对此孟子讲得更明白,他认为尊敬父母乃人子尽孝的最大德行,“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进而又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弗敬,禽兽之也。(《孟子·尽心上》)只给吃的不给关爱,交往的关系和养猪是一样的;给予关爱而不给予尊敬,就跟畜养宠物是一样的。

孝养父母之心的另一重要方面是“顺”。

“顺”就是善体父母之心意。孟子说:“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他非常赞赏曾子顺亲的孝行。曾子奉养其父曾皙,每餐一定有酒有肉,用后要把剩菜撤走时,一定要问将菜给谁吃。如果曾皙觉得那道菜特别好吃,希望家人都能吃到,问还有没有多余的,就是没有曾子也一定说还有,使他安心受用。曾皙死了,儿子曾元奉养曾子,每餐虽然也一定有酒有肉,可在用后撤菜时,并不问曾子要拿给谁吃,如果曾子问有无多余的,曾元也就如实回答说“没有了”。曾子就不忍心多吃了。这就是世俗所谓只能奉养父母的“口体”啊。而曾子所谓既养了父母的口体,更能承顺父母的心意。所以孟子称赞道“事亲若曾子者,可以也”。(《孟子·离娄上》)当然,顺亲并不是这么简单,顺亲主要在于承顺父母的旨意,把父母的旨意记载心上,随时提醒自己,并按父母旨意办理。

孝养父母之志,就是继承先人的志向,继续先人事业。即“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

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看来,养志之要在于 “无改父之道”。父之道其实也就是父亲最希望人子所为之事,是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父母对子女的最大希望是什么?主要是三方面:

首先是“无违”,就是对父母不要违背礼节。“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子女责任侍奉他们,死的时候,按礼节埋葬和祭祀他们。儒家的孝道把善终看得很重,“丧”和“祭”在五大孝事中占居其二。要求父母去世的丧礼要尽各种礼仪,平时包括清明节、中元节和冬至节要有祭祀活动。所谓“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其次是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人子要立志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是对父母的大孝。立身奋斗,有所成就,是孝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忠孝内在合一性的体现,也是个人、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维系。再次是“育后”。传统社会还把子嗣传承作为孝的重要内容。孟子就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育后”对孝具有特殊意义,这在现代社会仍不例外。

总的来看,儒家倡导的孝道,似乎可用礼记中的一段话来概括:“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礼记·祭父》)

孝乃天经地义人行之德,不论社会怎么变化,也无论人的地位高低贵贱,都必须行孝尽孝,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014年元旦,习近平主席作元旦致辞,人们都注意到他办公室的书架上错落摆放了四张照片,据网民辨认,它们分别是:习近平与家人推着坐轮椅的父亲习仲勋、习近平和母亲齐心牵手散步、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在福建东山岛,以及习近平在福州骑自行车载女儿的照片。这几张照片凸显了他对亲情的重视;与父母的合照摆在妻女之照片的上方,显示习近平重视传统孝道,由此也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孝子。

在社会发生深刻转型,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尽孝呢?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善事”父母呢?说到底还是那三条: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就是养亲、顺亲和敬亲。养亲是孝的基本实践,顺亲是孝的不断升华,敬亲是孝的最高价值。当然,做好这三条,要注重时代特点,体现新的要求。

行孝父母贵在及时

及时就是“不能等”,二十四孝的故事中,说到孔子的学生子路,他出身贫寒,经常野菜度日,为让父母能吃到饭,他经常到百里之外为父母弄点米回。后来双亲去世了,他周游列国,在楚国做了大官,家中的谷米堆积如山,随从的车辆数以百计,吃饭时山珍海味摆满桌子,可是子路却很伤心想报父母之恩已不能了啊。这就是古人讲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比尔·盖茨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事不能等,那就是行孝和慈善。

有的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自己工作忙,父母身体还好,等有条件了再行孝不迟。却不知“行孝要趁早”的道理,趁父母尚健在,应当多关心、多探望、多给父母以精神慰藉和生活帮助。并不是只有父母躺在床上时才去尽孝,而父母去世后再想行孝悔之晚矣。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后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其实“忘亲”入法古已有之。《大清律例》写得分明:“游荡他乡、远离父母、不知归养者,均属忘亲不孝之人”。如果“忘亲”,是平民,由官府通缉并“拘送回家”;是官吏,罢黜官职,且十年之内不许保举做官。及时孝亲,“常回家看看”,不仅是人子的道德要求,也是法律的规范。

行孝父母难在“顺亲”

“顺亲”说白了就是让父母活得开心。在二十四孝的故事里有这样一个记载,春秋时楚国有一个姓莱的人,年已70,大家都叫其老莱子。老莱子的父母还在,都有90多岁了。他每天都给父母柔软可口的饭菜吃,以便于食用和消化。老莱子尽量想办法让父母过得快乐,为此他常常穿起色彩鲜艳的衣服,扮成小孩,在父母身边玩耍,甚至翻跟斗让父母开心。

做到“顺亲”关键在“无违”。即不违逆父母,置父母于不义。《孔子家语》中记载了曾子挨打的故事,说是曾子锄瓜,误斩其根,其父就用杖子打他。曾子不跑,任打,终被打昏在地。“有顷乃苏”,还“欣然而起”,问父亲说,儿子没事,你老人家的手打痛了吧?孔子听说此事后,非常恼火,说“曾参来了,别让他进门!”弟子们很疑惑,孔子便讲述了舜平时非常尽心地侍奉父亲,而坐当父拿大棒打他时,他都远远的躲开。这样父亲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舜也尽了孝道。曾参这样做,可能陷父母与不义,其实就是违逆。

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顺亲”更重要的是,别让父母牵挂和蒙羞。其实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更多地表现在我们日常不大当回事的生活细节上,那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中国的父母自古以来就对他们的子女付出的太多太多,牵挂的太多太多,我们做子女的便是永世也报答不了父母每时每刻牵挂的恩情”。这就是父母的心,这就是父母的牵挂,我们只有搞好工作,搞好家庭,搞好身体,一句话好好地生活,才能少让父母牵挂。还要管好自己和家人,不能犯错误,更不能违法乱纪,让父母心里受疼,脸上蒙羞。“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就是对父母牵挂的最好回报。

行孝父母重在尊亲

“尊亲”说白点就是让父母受人尊重。曾子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是孝的三原则:大孝是使双亲受人尊敬,其次不使父母的名誉受辱,最下等的是能赡养父母。中国孝道的特殊性在于:孝与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就作为相联系,与忠君爱国相联系,而且尽忠是尽孝的最高价值所在,这是孝的家庭价值观与忠的社会价值观内在合一性的体现。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儿女只有在社会上有所成就,或为国家做出贡献,父母就感到脸上有光,也能获得社会尊重,这就是大孝。我们应尽最大努力,满足父母的这份期盼。当然,目的不重要,努力最关键。有所成就绝不等于读书戴鼎、出人头地,是要为民服务、为国尽忠。即使达不到理想境界,你努力了,奋斗了,父母也会脸上有光,心中快乐。这同样是大孝所在。

孟母三迁的故事最好不过的诠释了 “大孝尊亲”的含义。为让孟子将来有所成就,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迁到市场附近,从市场附近又迁到“书场”(私塾学堂)附近,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影响,热爱学习,净化心灵。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断机杼教子”,把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孟子见状吓了一大跳。孟母以此告诫儿子,你中断学习,就如我剪断这未织完的布匹一样,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的。从此,孟子发奋读书,继承孔子的儒学,终而成为亚圣。孟母有心培养儿子成为出色的人,而孟子有志发奋成功让父母荣光,果然光宗耀祖、大孝显亲。这是养父母之志,亦是对父母的大孝。现代的父母,也都是望子成才、望子成人,做儿女的应该发扬孟子的那种发奋精神,成为有成就、有贡献、益于社会的人,以养父志,以显大孝。

猜你喜欢

行孝赡养父母养父母
法律咨询:被收养后,对生父母是否还有赡养义务
课间小知识
王祥行孝故事探析
富养父母
“行孝”故事口头/书面表述差异与传播实践中的价值发生问题
浅谈小学生孝道文化的教育
孝顺父母
美国:赡养父母就减税
美国人靠父母捞钱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