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液固压缩技术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研究

2016-04-23周维李小芳李平向志芸李培培林浩

中药与临床 2016年1期

周维,李小芳,李平,向志芸,李培培,林浩



基于液固压缩技术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研究

周维,李小芳,李平,向志芸,李培培,林浩

[摘要]目的:基于液固压缩技术制备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方法:运用液固压缩技术,通过载体材料的筛选,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筛选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最佳处方。结果:以微晶纤维素为载体材料,溶出50%,仅需要6.4min,明显优于原料药和市售片。结论:运用液固压缩技术制备黄芩苷固体自乳化释药系统,方法简单,且可很好改善黄芩苷的溶出。

[关键词]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液固压缩技术;黄芩苷;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 成都 611137

黄芩苷(Baicalin)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抗炎、降压、抗变态反应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1],但黄芩苷水溶性差、存在首过效应、胃肠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增加黄芩苷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MEDDS)是由药物、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的固体或液体剂型,口服后能在胃肠道蠕动或环境温度 (37 ℃) 及温和搅拌的条件下自发形成水包油型乳剂,能够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和溶出,提高口服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2~6]。但是自微乳化制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高成本、低稳定性、胃肠道刺激性、剂型选择少等,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为了整合自微乳和固体制剂的优点,克服液体制剂的缺点,固体自乳化释药系统在近几年受到了广泛的重视[7~9]。

目前制备固体自微乳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急需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仪器要求不高、采用传统辅料的固化新技术。液固压缩技术又名溶液粉末化技术,一般运用于改善难溶性化学药和生物制剂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因此,本课题在黄芩苷自微微乳的基础上,采用液固压缩技术,拟制备流动性好、可压性强和药物能均匀分散在载体中的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增加黄芩苷在固体制剂中的溶出度,从而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BP61 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Satorius 公司);85-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江苏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DP-I 型单冲压片机(上海中药机械厂);ZRS-8G 智能溶出试验仪(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CJY-300B型片剂脆碎度测试仪(上海黄海腰间仪器厂);UV-600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SB-5200DT 型超声仪(功率200 W,工作频率 40 kHz;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1.2 试药

黄芩苷(纯度>95%,实验室自制);黄芩苷对照品(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MUST-14083014);黄芩苷片(湖南绅泰春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50301);油酸乙酯(上海飞祥化工厂);聚乙二醇 400(PEG400,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吐温-80(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淀粉(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乳糖(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微粉硅胶®200(药用级,上海风鸿医药有限公司);羧甲基淀粉钠(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蒸馏水等。

2 方法与结果

2.1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

通过溶解度试验、伪三元相图的建立,并利用星点—效应面法,以多指标总评“归一”值(OD)为效应变量,优选出的黄芩苷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得最佳处方质量配比:X1(吐温-80)=1.13,X2(PEG-400)=0.52,X3(油酸乙酯)=0.2,按照最佳处方比例称取吐温-80 、PEG-400、油酸乙酯,在25 ℃条件下磁力搅拌均匀,室温放置24 h,备用。

2.1.1液固压缩系统的数学模型[10-13]液固压缩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悬浮或溶解在非挥发性液体赋形剂中,再与适宜的载体和涂层材料混合均匀转变为具有非黏性、良好流动性和可压性的干燥粉末。

液固压缩系统中的最佳载体和涂层材料的用量比例是通过Spireas提出的数学模型计算的,该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载体材料(Q)和涂层材料(q)具有吸收一定液体的性质,载体材料(Q)吸收非挥发溶剂(W)的最大量被定义为液体负载因子(Lf),Lf是影响载药量的重要因素。

载体材料和涂层材料的质量比称为R值,R值为实验参数;ФCA为载体材料对非挥发性溶剂的最大保留势能,ФCO为涂层材料对非挥发性溶剂的最大保留势能。

2.1.2负载因子的测定 分别称取2 g MCC、淀粉、乳糖或微粉硅胶®200,与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混合均匀,置于光滑金属板的一端,将金属板不断上升倾斜,直到粉末开始滑动。测定当时滑动的角度,即滑动角,一般取33°。结合公式Ф=溶剂质量/固体质量可计算出ФCA和ФCO值,载体材料MCC、淀粉、乳糖ФCA值分别为0.149、0.097、0.09,涂层材料微粉硅胶ФCO值为1.017。MCC、淀粉、乳糖、微粉硅胶®200与自微乳化释药系统之间的滑动角关系见图1。

图1 MCC、淀粉、乳糖、微粉硅胶®200与自微乳化释药系统之间的滑动角关系

2.1.3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 本实验取黄芩苷10 mg,自微乳化释药系统作为液体赋形剂,淀粉、乳糖、MCC为载体材料,微粉硅胶®200为涂层材料,药液比为25%及R=15,筛选最佳处方。根据“2.1.1”项下公式 (1~3) 分别求出各个处方的 Lf、Q、q 值及崩解剂的用量及片质量,结果见表1。

表1 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系统的处方安排

2.1.4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14]将黄芩苷悬浮或溶解于自微乳化释药系统中,用研钵研匀,连续加入载体材料,研末搅拌至均匀,得到湿混合物,然后加入微粉硅胶®200,研末混合拌匀;最后加入5%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和均匀后,直接粉末压片,片的硬度控制在30~40N。

2.2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质量的考察

2.2.1粉末流动性的考察[15-16]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中粉末的流动性优劣是关键。可通过测定各处方的休止角、卡尔指数和豪斯纳比来评价液固压缩粉末的流动性。一般,卡尔指数小于 25%,豪斯纳比小于1.25,休止角小于40°,说明粉末流动性好。结果见表2。

表2 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粉末流动性的评价(± s)

表2 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粉末流动性的评价(± s)

处方 休止角(°) 卡尔指数/% 豪斯纳比LS-1 41.4±0.38 31.2±0.76 1.45±0.016 LS-2 42.6±0.19 33.5±0.50 1.50±0.011 LS-3 34.5±0.95 17.4±0.53 1.21±0.008

实验结果表明,LS-3处方的休止角均小于40°,卡尔指数均小于25%,豪斯纳比小于1.25,而LS-1和LS-2处方不具有可接受的流动性。说明MCC吸收液体赋形剂的能力比淀粉和乳糖好。因此,选择MCC为载体材料。

2.2.2片重差异 据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7]附录I D项下片剂的方法进行测定。分别取LS-6、LS-8、LS-10、LS-11处方的片剂 20片,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质量。每片质量与标示片质量比较,标示片质量0.3 g 以下的重量差异限度 ±7.5%,0.3 g 以上限度为 ±5%,结果见表3。

2.2.3脆碎度测定 分别取LS-6、LS-8、LS-10、LS-11处方的片剂6片,除尘后进行称量,然后置脆碎测定位置,振摇后,取出片剂,除尘称重。按照公式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质量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LS-1、LS-2压片时黏冲,片重量差异和脆碎度均不合格。LS-3片重量差异和脆碎度均合格,且片面光洁。因此,选择MCC为载体材料。

2.3溶出度测定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C 溶出度测定法[18]中的浆法对LS-3、原料药和市售片 (黄芩苷片) 的溶出度进行测定。转速为100 r/min,温度为37 ℃,以900 mL 超声脱气蒸馏水作溶出介质。取片剂各6片投入溶出杯内,分别于 5、10、15、20、25、30、40、50、60 min 取样 5 mL,经孔径0.45 μm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得样品溶液。同时补充等体积等温度的新鲜介质,操作在30 s 内完成。在278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黄芩苷溶出百分率,绘制溶出曲线。结果见图2。将 LS-3、原料药及市售片的溶出时间数据运用SPSS 17.0软件分别进行威布尔函数拟合 ,计算溶出参数ζ、m、t0和 T50,结果见表4。

图2 药物的溶出曲线

表4 体外溶出 Weibull 函数拟合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LS-3)的溶出明显优于原料药和市售片,溶出50%,所需时间为6.40 min,溶出速度快。

3 讨论

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兼顾固体和自乳化制剂的双特性,遇水能形成巨大的比表面积,可极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传统的SMEDDS相比较,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具有稳定性增加、贮存时间延长、胃肠道刺激减少、服用方便等优点。本实验优选的黄芩苷固体自微乳化释药系统(LS-3),溶出50%时,只需6.4 min,明显优于市售片和原料药,而且在25 min时,已达到90%以上。

液固压缩技术作为固化SMEDDS的新技术,克服了传统固化技术的缺点,它使药物以一种溶解的液体状态存在于制剂中,从根本上解决药物在体内溶解差与溶出速率低的问题。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干燥和蒸发,不会使具挥发性的助表面活性剂损失,药物的增溶及载药量都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易于在工业上实现大规模生产。随着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液固压缩技术在中药制剂方面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文敏,李雪,付守延.黄芩苷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5(3):158.

[2]Guo F,Zhong H,He J,et al.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improved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dipyridamole: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J].Arch Pharm Res,2011,34(7): 1113-1123.

[3]Wang Y,Sun J,Zhang T,et al.Enhanced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tacrolimus in rats by 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J].Drug Dev Ind Pharm,2011,37(10) : 1225-1230.

[4]Setthacheewakul S,Mahattanadul S,Phadoongsombut N,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self-microemulsifying liquid andpellet formulations of cureumin,and absorption studies in rats[J].Eur J Pharm Biopharm,2010,76(3) : 475-485.

[5]Shen Q,Li X,Yuan D,et al.Enhanced oral bioavailabilityof daidzein by 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J].Chem Pharm Bull (Tokyo) ,2010,58(5) : 639-643.

[6]莫金刚,辛树权,张黎丽.黄芩苷纯化方法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7(6): 63-66.

[7]吴雪梅, 张晶, 许建华, 等.姜黄素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评价[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0, 44(3): 172-177.

[8]殷玉娟, 吕小满, 李国栋.青蒿素自乳化制剂的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 29(7): 822-825.

[9]李丽, 王峥, 王晶, 等.维生素 E 烟酸酯自乳化制剂处方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5, 22(4): 245-247.

[10]李丽然,王成港,郭红.液固压缩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2,27(3):283-286.

[11]Syed IA, Pavani E.The liquisolid technique: 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 [J].J Inter Pharm Sci and Drug Res,2012,4 (2):88-96.

[12]Spireas S.Liquisoli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same.US: US 6423339B1 [ P].2002-07-23.

[13]Spireas S,Sadu S.Enhancement of prednisolone dissolution properties using liquisolid compacts [J].J Pharm Sci,1998,166 (2 ) : 177 -188.

[14]Bindu M B,Kusum B,David B,Novel strategies for poorly water soluble drugs [J].Int J Pharm Sci Rev Res,2010,4(3) : 76-84.

[15]Rania F H,Mohammed K A.Enhancement of famotidine dissolution rate through liquisolid tablets formul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J].Eur J Pharm Biopharm, 2008,69 (8) :993-1003.

[16]章波,冯怡,徐德生,等.粉体流动性的研究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中成药,2008,30(6) : 904-907.

[1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 [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附录Ⅹ83-附录89.

[1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附录 XC.

(责任编辑:傅舒)

Preparation of baicalin solid self 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 by liquidsolid compression technique

ZHOU Wei, LI Xiao-fang, LI Ping , XIANG Zhi-yun ,LI Pei-pei, LIN Hao
(School of 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Laboratory of Standardization fo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Systemat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hengdu 611137,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baicalin solid self 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 by liquidsolid compression techniques.Method: Liquidsolid compression technique was used.By screening carrier material and detection of in vitro dissolution, the best prescription of baicalin solid self 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was optimized.Result: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as carrier material, 50% preparation was dissolved in 6.4 min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rude drug and commercial tablet.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preparing baicalin solid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using liquidsolid compression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can improve baicalin dissolution.

[Key words]Solid self 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 liquidsolid compression techniques; baicalin

[收稿日期]2015-7-7

[通讯作者]李小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药新剂型及中药新技术研究Email:lixiaofang918@163.com

[作者简介]周维(1990-),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及中药新技术研究Tel:18380227865 Email:1175792483@qq.com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ZA0094)

[中图分类号]R 2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26X(2016)01-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