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产业发展正当时
2016-04-23木子
文 / 木子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产业发展正当时
文 / 木子
云南是民族文化的富矿,是创意文化的天堂,是生态文化的故乡。
提到云南,人们的联想会有很多,优美的景色、丰富的民俗、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歌舞表演,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几年,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方面建树颇丰,被称之为“云南道路”、“云南模式”。
回望过去,彩云之南依托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打造了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工艺产业——彝族刺绣、傣族织锦、剑川木雕、建水紫陶、乌铜走银、白族扎染、尼西黑陶以及滇派内画等,这些种类繁多、风貌独具的产品和技艺,是云南无穷的文化遗产。
展望未来,面对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中心及“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和时代风口,云南的民族民间工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走以民族文化为底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是对的,只要打好民族文化这副牌,云南的民族民间工艺产业一定发展无限。
彝族刺绣:云南女性的杰作
“七月里来七月里,男采火草上山冈,针线棉布家家有,妇女刺绣日月忙。”
来到云南,很多人就会看到那些密布周身的纹饰,穿着各式各样绚丽多姿服装的少数民族。人们常常用色彩斑斓、图案繁缛、异彩纷呈来形容这些民族服饰。刺绣品是少数民族装扮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从服饰到家居用品,精美的刺绣图案都体现着云南各民族最为重要、最为普遍、最为美好的女性工艺。
彝族花腰支系剪纸、刺绣 腊国庆/摄
如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和大姚县等地流行了几百年的彝族传统赛装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来临,一大早,姑娘们就忙着穿上自己精心绣制的盛装,结伴来到赛装场地。有的姑娘,为了展示自己独特的刺绣才华和美饰,在这一天内要换装七八次,并有意在人群里走来走去,以引起旁人的注意。
更引人注目的是,由各村寨刺绣能手组成的赛装队伍,在舞蹈中尽情展示着明艳动人的服饰。舞蹈结束后,妇女们把帽子、挎包、鞋子、围腰等技艺精湛、构图巧妙的刺绣品挂在树枝上,或摆在地上,让人欣赏、购买。
在传统生活中,少数民族女孩从很小的时候就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刺绣和缝制衣物的技艺,这是每个女孩成长的必修课。针、绣线、布是每个女性提篮或挎包里必备的物件,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地她们都会忙里偷闲地绣上几针。10来岁的女孩,已经能娴熟地使用多种刺绣针法,甚至包揽了一家人穿衣戴帽的问题。
在云南少数民族居住地,一个刺绣技艺高超的人,往往会受到全村人的敬重。农闲时节,村里的妇女们聚在一起剪花刺绣,彼时闲话家常,或集体哼唱着会心的歌曲。那一刻,她们可以暂时放下永远做不完的农活和家务,专心地绣着漂亮的衣裳和饰品,一缕线、一根针、一块布,就能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幽深的小巷在村庄绵延,延伸到彩虹桥下,水上公园与古村落自然衔接,似乎看不到缝隙,你会惊讶:时空的穿越竟会如此巧妙!小巷静静地横亘眼前,不惊不扰,经过雨水的洗礼,恍若烟花三月的江南。
走进武定县如诗如画的猫街镇小巷深处,在一座雕梁画栋的古色古香民居彝绣展室中,服装、背包、童帽、壁画、花鞋、挎包、钱包、香包……一件件精心制作的彝族刺绣工艺品挂满了墙壁。“刺绣巧娘”普玉珍身着艳丽的彝族服饰,站在自己的展台前,透过一针一线,讲述着云南彝族刺绣的古朴与悠远,手执针线的她在绣布上,演绎古老图案的精细和神秘。
“刺绣手艺8岁就会了,但只是用来缝衣服做嫁妆。这几年来,通过县文化馆的宣传,我的刺绣工艺品走出了大山,远销沿海城市,逐步让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普玉珍说。
普玉珍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彝族传统刺绣能手,她的作品深深地融入了彝族传统民间文化。2 0 0 9年,普玉珍被县非遗中心列入县级彝族服饰传承人;2010年被列入州级彝族服饰传承人;同年5月,被列入省级彝族服饰传承人。
由于她刺绣手艺精湛,曾受省扶贫办的邀请到香格里拉授课,培训人员达4000多人(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她先后在东坡乡、发窝镇、插甸镇等5个乡镇举办培训班50场次,培训人员达6000多人(次)。成立了“雄冠彝绣协会”,常年招收学徒,经过培训后,把资质好的学徒吸收为会员,月初把绣片发到学徒手中,绣完后统一回收、统一销售,采取“协会+农妇”的经营模式,产品销往楚雄、昆明、深圳、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实现年产值80万元,纯收入达10万余元。
目前,有50余名彝族妇女加入她的手工刺绣协会,每个会员月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要带动身边的妇女一起致富奔小康。”普玉珍说。
永仁苴却砚:云南文房瑰宝
彝人古镇,位于云南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个古镇的建筑古色古香,令人神往。徜徉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长廊和木质栈道上,环绕在拥挤的人来人往的小巷子当中,徘徊在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长廊里,民族文化的血液、思想文化元素在这里沉淀。
一种云南独有的砚台——永仁“苴却砚”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记者在彝人古镇的黎氏砚艺坊正门看到一个“九龙至尊”的苴却砚,长1.6米,宽0.8米,上面惟妙惟肖雕琢栩栩如生的九条飞龙,是该店的镇店之宝。
仅是原石,经营者黎思捷采购就花了10万元,现在非数十万元不卖。经营者是广西壮族人,在河北学到石雕手艺,10多年前先在攀枝花石材厂打工,以后在永仁县一家企业做苴却砚工艺师,现在有了自己的苴却砚工艺厂,在彝人古镇开起了苴却砚经营店,产品畅销海内外。
据了解,苴却砚,以产地永仁县苴却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永仁县境内自清咸丰以来便以产砚石、制砚台驰名,至同治、光绪年间进一步兴盛。清宣统元年(1909年),苴却巡检宋光枢携寸秉信先生制作的3方石砚,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大奖,苴却砚名扬中外。但此后苴却砚因批量小、运输不畅、销路有限和制作技艺传承断裂等原因,湮没近80年。
1984年,著名石雕艺术家罗敬如先生在他人帮助下,在金沙江边的悬崖峭壁上找到了苴却砚石源,开始制砚,并指导三个儿子和弟子进行苴却砚的创作和开发。他们还新发现了更有价值的墨趣绿膘、玉带绿膘、黄膘、复合膘等新石材,雕刻了大批苴却砚精品,使苴却砚重现异彩。此后,在一批石雕艺人和制砚企业的努力下,几近失传的苴却砚逐渐声名远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曾为永仁苴却砚题词:“苴却珍砚文房瑰宝,温润莹洁翰墨生辉”。1995年,乔石出访日本、韩国时,就以苴却砚作为国礼相赠两国首脑,受到高度赞誉。这一期间,苴却砚风光大盛:1989年“中国苴却砚展”在北京中国美术展览馆举行;1994年6月获亚太地区博览会金奖,10月获首届中国博览会金奖;1997年在中国文房四宝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砚”……苴却砚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已成为继端砚、歙砚、澄泥砚、洮砚“四大名砚”之后的又一名砚,其制作工艺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苴却砚石材因具有“眼”“膘”“青花”“水纹”“眉子”“金线”和“银线”,属制砚上品,国内罕见。砚以有“眼”为贵(“眼”是指制砚石材中的天然圆形、椭圆形、卵形斑点构造,直径相差悬殊),所谓一眼难求,眼多少见,业内有“七珍八宝”之说,即砚上有7个石眼为珍品、8个眼为宝物。
如今,楚雄苴却砚生产企业已发展到20余家,珍品迭出。如在首届中国苴却砚精品鉴赏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称为“中国第一佛砚——和谐盛世”的作品,体积硕大,石眼多达上百个。它是经过20多位专业雕刻师反复论证、设计、构思,最终制作完成。砚中雕刻的众多佛教人物,每个人物的眉心上都有一个活眼。这既是人之精妙构思,又是自然之鬼斧神工,真是天人合一。
“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挖掘和提升‘苴却砚’背后的文化意义及价值,让‘苴却砚’重回到对人、对社会友好的原初价值。” 黎思捷说。他同时希望借此引入现代的经营和市场营销方式,多角度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
云南斑铜:滇工艺美术之冠
“妙在有斑,贵在浑厚。”斑铜是云南独有的传统手工艺美术品,最早见于明代,因其表面显现出各种不规则金属结晶状瑰丽斑纹,色彩金红交错,而称之为云南斑铜。
云南斑铜以造型、色泽、斑花及铜绿的独具特色,具有深邃文化内涵而在金属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2006年被云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云南工艺美术的著名品牌。
在云南斑铜工艺品中,最著名的是斑铜工艺品和乌铜走银工艺品。斑铜工艺品是云南的“土特产”,因其表面有离奇闪耀、金红交错的斑纹而得名,比普通的铜制品更为瑰丽和独特。它的光、色相映成趣,斑驳陆离的神秘感,令人爱不释手。
初冬,雨后初晴,空气清新,温暖和煦的冬日缓缓升到山顶,把金色阳光无私地洒向苗族儿女聚居的富民县。记者有幸来到位于富民工业园区的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恰闻天籁音,适睹孔雀飞。在公司产品展厅,栩栩如生的斑铜艺术品琳琅满目;生产车间,身怀绝技的大师正全神贯注打造精品。老字号“孔雀牌”云南斑铜传统产业在这里开始了新一轮腾飞。
“挖掘民族工艺、弘扬民族文化”,在富民县委、县政府和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支持下,昆明市斑铜厂有限公司与富民英茂标牌厂共同投资成立的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扛起了传承和发展“云南斑铜”手工艺术的旗帜。
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我国最早注册生产“云南斑铜”和“乌铜走银”工艺美术品的专业规模化生产厂家,这两项工艺已被云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云南斑铜”关键工艺获国家专利保护。据公司董事长曹以祥介绍,公司生产的“孔雀牌”云南斑铜工艺品因其具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和较高工艺价值,在国内外展评中获奖百余项(次),并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省名牌产品”和“云南老字号企业”称号。一直以来,公司承制的“云南斑铜”工艺品常被作为国家级礼品赠送外国元首和贵宾,多年来一直为贵州茅台酒厂生产珍品酒、陈年酒铜酒爵系列和汉帝茅台包装,并荣获世界包装之星奖。
“开拓创新,产业升级”。公司总经理杨俊宏介绍,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是“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企业”,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云南斑铜工艺品生产基地。公司项目的建成,产销能力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成为“云南斑铜”的龙头生产企业,带动云南斑铜产业全省工艺品的发展。
应势而为:“金木土石布”启航
行走在彩云之南的大地上,一个个民间工艺品生产村落、企业,就像颗颗明珠镶嵌其中,静静地散发出夺目的光彩。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和浓郁民族文化资源的云岭大地,民族民间工艺产业花开遍地。
据了解,在楚雄就有100多家专营彝族刺绣的企业,这些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产品因搭上“产业快车”,都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同时,这些优秀的企业起到了保护和传承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化、完善产业体系和优化市场的重要作用。
通过国家专利认证的武定民族工艺品牌“小花猫”系列彝绣产品,因做工精细、构图精美、色彩艳丽、韵味十足,畅销东部、南部沿海发达地区,走俏欧洲、东南亚市场,彝绣产业实现年产值约1800万元,广大从事彝绣的妇女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纵观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历程,楚雄的刺绣发展只是这个产业蓬勃发展的典型缩影。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云南进一步强化产业意识,注重规划引领,思路项目化,项目工程化,抓实园区,抓实企业,打造创意、设计、生产营销产业链,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立足云南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云南在全国首家制定实施了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包括金属工艺品,木雕木刻工艺品,陶瓷工艺品,石雕石刻工艺品,布类工艺品在内的“金、木、土、石、布”五个门类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产业。
“通过数代人的‘守艺和创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形成了既有充分文脉传承又有影响力辐射国内外的金、木、土、石、布‘五韵盛景’。”云南省文产办一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按照材质划分,“金”包括斑铜、斑锡、乌铜走银、珐琅银器、银饰及民族刀具等金属类工艺品;“木”包括剑川木雕、红木木艺、根艺、竹编、藤编、草编等木竹藤草工艺品;“土”包括建水紫陶、华宁釉陶、易门陶、香格里拉尼西黑陶、傣族曼轮陶、滇中彩陶等陶瓷工艺品;“石”包括翡翠、苴却特色石砚、麻栗坡祖母绿、马关石榴
石、保山南红玛瑙、怒江碧
玺、腾冲火山石工艺品、会泽迤砚、昭通紫砂壶等石雕石刻工艺品;“布”包括彝族、苗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布依族、傣族、景颇族、纳西族、壮族、基诺族等多民族刺绣以及扎染、蜡染、织锦等布类工艺品。
“我省计划到2020年,把‘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打造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培育出多个年产值上千万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村、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示范区。使其成为带动就业、活跃文化市场、促进区域发展、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提升云南文化影响力的惠民产业。”上述人士指出。
双层堆雕透雕风水缸
创新创意:为民族民间工艺发展打开局面
蓝图既已绘就,产业如何发展?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民族工艺要想发扬光大”,本土民族民间工艺品大师、昆明云之南工艺美术公司董事长贺剑宝认为,不能只停留在技艺的层面,而应该在产品设计理念的层面上加以创新。“产品要以文化体裁为依托,融入技艺手法来进行表现。只有这样,民族民间工艺才能随着时间的发展传承得更久远。”
记者注意到,在规划中,特别提到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发展要“鼓励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创意设计和产品研发中心,引导创意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创意,创意,还是创意!”这是2015年云南省文博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为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支招时反复强调的话。
“文化就是奇思妙想没有枷锁的!” “有颠覆性的创意,是发展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有伟大的创意,资本都来了!”……向松祚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了“创意”二字,事实上,创意就是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腾飞的关键。
贺剑宝同样认为,创意和想法始终是作品的灵魂。他说,“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品只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存活下去,所以作品便需要结合市场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
“做民族工艺品公司,最根本的是做好产品,具体而言要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创新产品。”从家庭式作坊白手起家,到现在年产值近千万的企业,回顾这一路的创业历程,贺剑宝认为“产品工艺的创新”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创意不仅让民族民间工艺与时俱进,还能在行业中形成良性的竞争,为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打开新局面。”很多专家这样认为。
品牌打造:为民族民间工艺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云南省工艺美术圈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江川的手工铜器传承人,以前的作品称重量,论斤买;而在他被评为大师以后,铜器的附加值飙升,变为按个卖,还供不应求。
眼下,随便列举一个云南省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虽作为云南独一无二的绝技,绝无仅有,但能叫响亮的品牌名号却少之又少!
比如,说到云南斑铜,实在找不到叫得响亮的品牌。“斑铜虽是云南省独一无二的技艺,但目前云南省对外还未能打造出一个叫得响亮的品牌。”一位业内人士直截了当地说道。
华宁县陶瓷产业年产值达到了2亿多元
这就是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存在的最明显问题之一,同时这也意味着未来挖掘过程中的潜力巨大。
规划中关于工艺品品牌的建设,则让行业发展的未来看到了希望。规划指出,在现有工艺品品牌基础上,到2020年,形成品牌层次覆盖全面、品牌种类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品牌体系,推广50个民族民间工艺品知名品牌。
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张化忠认为,这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行业未来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说,“没有对外打出品牌,则我们永远只能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上,无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行业只有凝聚成一只有力的拳头向外打出去,才能催生品牌的诞生。
据了解,相比全国范围,目前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的大师、名人较少,名品名牌更少。“未来应该多组织大师精品展销拍卖,开展工艺美术精品赏析活动,将云南的大师和工艺美术精品推向省外国外。” 张化忠建议。
“建立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品牌认证和发布机制,加强宣传推广,完善传统工艺、技艺的认定保护机制,鼓励挖掘、保护、发展民间特色传统技艺,鼓励特色文化企业申报原产地标识,推动民族民间工艺品地域品牌、大师品牌、产品品牌、文化品牌的整体协调和互动提升,重点推动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品牌、新兴品牌和企业品牌打造。”
市场化运作:为民族民间工艺发展打开想象空间
据记者了解,目前云南工艺美术品销售市场仍然存在两大现状:“家乡宝”思想严重,不敢跨出省门、国门开店经营;小打小闹,上规模、上档次的工艺美术品专业市场为零。
张化忠认为,“未来要建立和完善工艺美术大师经纪人机制,整合全省工艺美术行业资源,打破市场销售瓶颈,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组建云南工艺美术行业企业联合集团,实现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市场运行机制。”
在云南天彝苴却砚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伍元东看来,销售一直是他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据了解,2008年—2012年天彝苴却砚销售一直没有突破500万。
再举例云南斑铜来说,云南省共有大大小小的斑铜生产企业近60家,注册的斑铜公司有近20家,规模以上企业有5家,这些企业目前零散分布于昆明、会泽、江川三处,各自生产,独自销售。
这让张化忠不禁想起了深圳好运来工艺品博览交易中心,“深圳都能建一个将全国的手工艺品集中交易的中心,云南斑铜那么好的产品,为何不将其集中展示呢?”他说,“扩大到云南省民族工艺品产业而言,企业参加各种展会的同时,云南本土也应建一个工艺美术品销售的航空母舰,把所有工艺品集中在一起。”
“集中展示的平台说到底是一个对外窗口,云南具有多民族的特色文化,故事多、种类多、文化多,如果集中展示,未来发展潜力无限!”张化忠说。
在接下来的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云南省文产办专家告诉记者,“将通过加大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培育营销力度,依托会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形式,扩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
“支持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参加各类文化产业展会,全面推广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强与省内外重点及热点旅游景区景点的联系与合作,大力推广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在旅游景区景点的市场销售及营销拓展。建设网络营销传播平台,探索新媒体营销。”
更重要的是,还将拓宽民族民间工艺品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强化各类金融机构对民族民间工艺品企业放贷的信心,引导银行进入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投资领域。
“推动建立无形资产评估和转让体系,探索建立金融支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的多层次贷款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为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解决资金难题。”该专家说。
锡工艺品
捷报频传:2014年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值近百亿元
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曾说:“去找故乡吧,没有故乡就没有诗人。”
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销售额年均递增12%-15%。
据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抽样调查统计,2014年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值达93亿元(不含珠宝玉石),生产企业2200多家,销售企业70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40多万人。
彝族刺绣、傣族织锦、剑川木雕、建水紫陶、乌铜走银……这些已经渐渐成为发展优势明显、行业人才聚集、经济效益显著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门类。加上一大批民族民间工艺品人才的涌现,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产正在显出越来越强的生机与活力。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求持续、促和谐、重民生的道路上,在云南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中心及‘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和大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将继续担纲云南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主角,越发为云南文化发展及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添砖加瓦、着色添彩。”上述省文产专家满怀激情地说。
可以确信,尽管当下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产业还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知名品牌较少、高端创意和管理人才不足等问题,但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已越发鲜明、越发强劲。
(责任编辑 王菁)
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