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摆放的影响
2016-04-22刘绿花
刘绿花
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 漯河 462000
品管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摆放的影响
刘绿花
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摆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品管圈护理干预)各80例,观察和比较2组良姿摆放合格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Barthel指数,评估护理前后2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良姿摆放合格率明显提高,关节萎缩畸形、肩关节脱位、垂足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护理后FMA、Barthel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摆放合格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良姿摆放
偏瘫作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纠正肢体功能摆放,使躯体、四肢保持良好的体位,有效降低畸形、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多数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肌力的降低,良姿摆放合格率明显降低,或伴足下垂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活动能力[1]。本文选取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品管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良姿摆放合格率及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11—2014-11我院诊治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品管圈护理干预)各80例。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8~83岁,平均(64.3±6.2)岁;平均就诊时间(4.0±1.5)d;左侧肢体偏瘫36例,右侧肢体偏瘫44例;脑梗死32例,脑外伤术后30例,脑出血18例。观察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47~84岁,平均(64.6±6.3)岁;平均就诊时间(4.2±1.5)d;左侧肢体偏瘫37例,右侧肢体偏瘫43例;脑梗死32例,脑外伤术后29例,脑出血1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维持病房清洁、空气清新,定时观察患者肢体摆放情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护理干预[2]:(1)根据自愿参与原则,成立品管圈护理干预小组,由专业康复医师、专业康复护士进行技术指导;(2)针对品管圈护理的主题及目的,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组内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提高晨间护理质量及患者肢体良姿摆放合格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在专业康复护理指导下,加强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和掌握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知识及要领,严格按照活动计划方案,规范肢体功能锻炼的安排和方法,并做好指导和监督,及时反馈活动期间的问题,并及时探寻解决方案。
1.3观察指标观察和比较2组良姿摆放合格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3]、Barthel指数[4],评估护理前后2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良姿摆放合格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良姿摆放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并发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关节萎缩畸形、肩关节脱位、垂足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2。
2.32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护理前,2组FMA、Barthe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2组FMA、Barthel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FMA、Barthel均明显增高(P<0.05)。见表3。
表1 2组良姿摆放合格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2组并发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 2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护理前相比,#P<0.05
3讨论
脑卒中作为神经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部分患者预后常伴不同程度的偏瘫、残疾等,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还给生活带来较多不便。品管圈最早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磬博士提出,是全体人员合作、讨论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法的活动团体[5]。品管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在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患双方都积极参与、发现、解决问题,不仅激发患者参与良姿摆放功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6]。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摆放不合格多与患者肢体肌力降低、护理人员宣教不到位等因素有关,而两者都是可控因素,均可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良姿摆放合格率[7]。品管圈护理干预是以患者康复为目的,以提高良姿摆放合格率为主题,通过护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及康复效果。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良姿摆放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表明品管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摆放合格率,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
品管圈护理干预小组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特点,制定相应的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方案,告知患者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并做好指导和监督,充分体现团队参与及团队价值。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关节萎缩畸形、肩关节脱位、垂足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FMA、Barthel均明显增高(P<0.05),表明品管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总而言之,品管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摆放合格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4参考文献
[1] 方少琴,兰晓娥.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2-14.
[2]冯洪,谢家兴,李淑会,等.品管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8):794-797.
[3]袁红.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1):124-125.
[4]喻玲.品管圈活动在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25):5 742-5 743.
[5]赵庆华,肖明朝,刘捷,等.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4,29(6):94-96.
[6]刘冰楠,赵丹丹.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125-126.
[7]刘雪萍,吴素平.品管圈护理模式在提高偏瘫患者良姿摆放合格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7):641-642.
(收稿2015-03-11)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4-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