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部崛起”以来区域政策对中部地区的影响
2016-04-20孙潇菲
孙潇菲
摘 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国家先后推出一系列相关的区域发展政策,如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但中部地区一直没有被纳入到国家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中,没有享受到国家重点开发所指定的优惠政策,因此,中部地区逐步处于劣势地位。随着其他地区的快速发展,“中部塌陷”的问题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发展中部地区的计划也渐渐被提上了日程。
中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与我国对中部地区的区域政策相对缺失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就目前形势来看,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中部地区仍迫切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应针对中部地区的特殊性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和优惠,从而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更好地实现中部崛起。
关键词:中部地区;区域政策;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
一、中部崛起以来中部地区的区域政策中部地区
我国的经济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六省。
二、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区域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在中部崛起等区域政策影响下,近几年中部六省发展现状评价及总结
从2004年之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速度逐年递增,总体占全国的比重不断增加,至21%-22%。2014年,中部六省的经济总量138671.72为亿元,占全国比重的21.7%。这表现了中部六省的“塌陷”局面已经开始逐渐扭转。相继2004年的经济增长,2013、2014年中部六省依然保持这个省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省作为中原大省,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一直在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中名列全茅,湖北、湖南省近几年排名有所增加,安徽省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山西、江西省则呈现出小幅回落态势。总体上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并呈上升态势。
1、工业水平提高,工业效率增长加快
工业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中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一直落后于我国其他地区,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后,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部工业发展的政策,使中部各省找准定位,大力发展工业建设,打造中部工业基地。超越工业发展的某些传统阶段,从资源导向型战略向市场导向型战略转变。
中部地区工业经济效益呈现出增长较快势头,虽然“西高东低”的整体格局仍在延续,但是,一些省份近几年来内的表现令人满意。总体来说,在中部崛起战略以及相关的中部区域政策的指导下,中部地区工业水平不断提高。
2、高成长性行业亮点凸显,高新技术型产业发展迅速
虽然经济水平排名后移表现出中部高增长缺乏动力,但高成长性行业却在此背景下凸显出来,竭力保证了中部总体工业增速在全国的位次。
拿河南、湖南、安徽等中部省份2014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5%。在此劲头下,中部各省对于高成长性行业也大力扶持,对于相关的招商引资项目更是呈现“争抢”之势。高成长性行业领跑地方工业增速,成为近几年以来这些省份力保地方工业增加值的重要因素。
3、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中部六省牢牢把握国家对中部对外开放政策施行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占取国际市场份额,进出口贸易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
2015上半年,从增速来看,中部地区进出口增长0.3%,整体水平要好于西部(-6.2%)和东部(-7.5%)。
中部六省中各省份综合保税区的建立也促进了中部六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河南省新郑综合保税区作为中部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湖北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湖南衡阳综合保税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安徽合肥综合保税区以及江西赣州综合保税区的获批与建立都对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产生着积极影响。
4、交通枢纽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家区域政策中,中部六省发挥了其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作用,加快了东部沿海、西部区域的对接。在全国交通物流网络的构建中,中部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郑州、武汉作为全国性的铁路交通枢纽中心在全国铁路交通坐标系中,中部地区成为新的坐标点,连通全国多个经济走廊,将塑造出新的产业与经济格局。
三、中部地区发展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当前中部地区的区域政策出现了发展势头较好的新格局,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经济体制和国家政策忽略的影响,中部地区仍然相对落后,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并将长期存在。因此,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部地区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仍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
(一)中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整体产业结构水平偏低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特点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相比第一产业比重较低,整体结构水平偏低。一直以来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农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这种产业结构本身就存在着低附加值的问题,再加上国家长期对煤炭、电力等上游产品的价格管制,大大影响了中部整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2、工业结构不合理,轻重比例失调
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比重普遍低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资源开发粗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黑色及有色金属等,大多为传统工业,轻工业缺失成为其软肋,导致中部地区工业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较低。
3、资源发挥不充分,资源严重浪费
中部地区资源开采为粗放型方式,对其加工主要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而没有做到深加工,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另外,由于对资源的利用过于粗放型,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中部地区未来发展方向
从地理位置和全国整体发展的角度看,中部地区牵动着整个国家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当前,中部地区正处于工业结构重新调整的重要时期,中部地区增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中部地区应根据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形成合理的战略性产业布局,形成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中部经济新格局。总之,中部地区未来一段时间要大力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特殊产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发展自己。结合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扶持区域政策,因地制宜,继续加快发展脚步,大步向前。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4。
[2] 国务院《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2007。
[3] 《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