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态势及治理对策
2016-04-19齐春莹
齐春莹
内容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然而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较大改善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甚至成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主要矛盾。因而,本文主要从多个视角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进而找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及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这一问题的若干建议及调节对策,以期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 治理对策
引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要加大统筹城乡的发展力度,要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城乡之间共同繁荣。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始终呈现扩大化的发展态势,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不容乐观。而随着差距的不断扩大,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安定稳定和经济的稳健发展,还会阻碍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问题的探讨是十分迫切且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一)从基尼系数角度看城乡收入差距
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GDP已达到63646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7.4个百分点,这一增速创下了1990年(当年GDP增速为3.8%)以来的新低。2014年CPI同比涨2.0%,创出自2009年CPI负增长以来新低。从国际公认的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最基本的指标—基尼系数来看,图1反映出,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但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而且超过了我国物价上涨速度,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当前政府的经济思路和政策重心发生了转变,经济目标不再仅仅注重提高经济增速和扩大经济规模,而是转移到提高居民收入及生活质量方面,进而不断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据显示,自2008年开始,我国居民基尼系数六连降,但是从基尼系数绝对值来看,我国的基尼系数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超过0.4,说明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但这也进一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逐步减小,政府积极推行各种有利于收入分配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果。
(二)从城乡收入比值以及绝对差额的角度看城乡收入差距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作为城乡收入差距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可以直接地反映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轨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由逐渐扩大→逐渐缩小,第二阶段再由逐渐缩小→加速扩大;第三阶段又由扩大→逐渐缩小。具体为: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57∶1,在1983年时达到最低点1.82∶1,随后开始大幅上升,1994年首次达到顶峰2.86∶1,1997年又低至2.47∶1,在这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越来越快,在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2.90∶1,且继续保持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尤其在2007年和2009年更是创纪录的达到3.33∶1。2010年开始,城乡收入比才逐年小幅回落。2014年回落到2.92∶1,这是2002年以来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的最低值,同时也是首次降至“3”倍以下。二是城乡收入绝对差额方面,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现急速扩大趋势(见表1)。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一)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备
目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并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国分配的基本政策导向。然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富带后富”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无论是地区之间,还是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都在不断加大。第二,由于各地政府优先发展城市经济,加上农村地区生产要素结构的简单化,以致大量农民纷纷涌进城市,使得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极大降低了劳动力价格,最终成为廉价劳动力。而这种廉价劳动力和其创造的价值中往往存在很大差距。第三,在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上没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过分追求效率,从而忽视了公平。
(二)社会体制不完备
一是社会保障体制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虽然部分社会保障体制已涉及到农村,然而,就保障内容的全面性及覆盖的广泛性而言,农村地区的保障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因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是社会福利方面。相对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拥有着更完备的福利体制,而部分农村居民仍然只享有土地承包权,两者福利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三是教育方面。尽管目前我国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三)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虽然在“三农”方面财政的投入力度不断地加大,且已经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以及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但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仍处于一般水平,并且投资结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方面,从投入总量看,我国相较于发达国家,财政投入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农业投入的不足,往往是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财政支农结构的不合理性。财政投资明显偏向城市和工业,而对农村地区和农业的投入则较少。在对农村的投入资金中,大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事业及行政开支,这对农民增收而言作用并不大。
(四)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就中国发展特点及国情来看,农村地区落后于城市地区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现象。在我国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工业化发展的过分强调,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实行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撑工业”的城市偏向政策和严格的城乡分割户籍制度,使得城市和农村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个体,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现象。而这种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体制就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革不能及时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得农村的收入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如果这种二元管理体制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那么其将会继续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带来不利影响。
(五)人力资本的影响
首先,一般而言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与其收入往往存在着密切联系,即如果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越高,他的综合能力和劳动能力就越强,那么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然而,受到二元户籍制度的长期影响,在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如教学机构数量、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等)的享受方面,农村居民远远比不上城市居民。而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导致农村居民增收困难,最终引起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其次,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价值含量普遍较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能力欠缺,这在按生产要素的分配体系下极不利于农民提高收入。此外,由于农村高素质人才向城镇地区外流,进一步加剧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的差距。
(六)金融的农村排斥
首先,由于“二元”的经济结构本身存在诸多的不足,以致我国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过度集中于城市,极少涉及农村地区。其次,为“三农”的发展提供的资金服务是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宗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利益的驱使,各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将闲置资金流向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从而导致“马太效应”的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再次,即使这些农村金融机构将资金真正流向农村地区,然而却也只集中在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方面,这明显与生产性农户“短、小、频、急、活”的内在融资需求特征不相匹配,以致出现众多农户长期受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困扰,使得农民的增收也存在一定难度。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地区贷款余额1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3.3%;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6.4%;全口径涉农贷款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28.1%,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3.3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4.0%;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良率为2.4%。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一)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
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对收入分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使得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趋于科学化、公平化,以此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与有序性。首先,全面衡量各生产要素与贡献率之间的关系,应按贡献值来参与分配,努力做到公平竞争、公平分配。其次,在初次分配中,应把劳动者的利益与贡献进行结合。同时,可利用效率这一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等级差。再次,在二次分配环节,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和缓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压力,应强调公平这一分配原则。此外,在对收入分配秩序进行调整规范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税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调节作用,不断优化税率结构,以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二是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54.77%。此外,2014年国务院提出,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截至2015年9月,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24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部分地区降低落户门槛。因此,应当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更多的农业人口融入城市,帮助农民减贫增收。
(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增强保护力度
第一,应对农业投入制度做进一步的改革。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
第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及先进农业技术设施的投入。要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就必须形成专业化、区域化、先进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引进先进农业技术,积极促进农业科技化发展,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从而使其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需增加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科研、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证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第三,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针对农民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政府可通过农业保险的形式进行相应补贴。
第四,及时调整资金投入方向和补贴重点。财政支农在考虑政府财政增长状况的同时,也应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确定补贴重点,以提高农业投入效率。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价格支持、收入支付、一般服务支持和其他收入支持等方法来增加农民收入。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社会保障是通过再次分配高收入人群资金的形式,来保障社会低层贫困人群的最低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先,针对失地农民的剪刀差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土地社会保障体系加以解决。相关部门既要适当调高土地的补偿标准,也要对征地补偿的方式进行相应改革,比如,可将补偿给农民的费用转变为养老保障金,以此来提高这部分人的养老水平。
其次,不断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关部门应建立多层次、法制化的社会保障体制,重点关注并落实好农村扶贫工作开展。此外,应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这一点在“十三五”的展望中仍被持续重视。
(四)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推进农村金融投资体制改革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对“三农”扶持政策的有效落实。2004-2013年,我国连续十年发布主要以农业、农村以及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然而在施行过程中,却出现政策无法落实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政府对扶持好“三农”政策稳定性、持续性和实效性,应提供法律与法规方面制度的保障,以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是推进农村投资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步伐。首先,以财政投入为核心,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增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引进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入,通过政策支持,推进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农业资源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以进一步扩大三农的投入来源。再次,建立健全多元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以满足生产性农户“小、多、散、弱、活”的自然属性,尤其是创新创业农户的融资需求。
(五)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扶贫标准
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一是对农村发展结构做进一步调整及优化,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把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目标,积极向精细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二是以科技为依托,积极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项目的附加值,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
三是适应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运行规则,进而发展外向型农业,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等。
(六)强化教育机会均等,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
人员受教育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往往形成正比关系,因而,应该采取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
第一,必须严格抓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这一重要工作。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农村地区公共教育资金及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还应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及政策,作为施行的保障。
第二,开展各种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活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例如可以积极引导他们开展农业电子商务,以便农户可随时通过相关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动态信息和需求状况,从而合理组织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种难”、“卖难”等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应当保证各级财政在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中的支持力度,以提升农民技能。
第三,对农村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及优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以此来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及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强其就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结论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极不利于我国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现代化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因而,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以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一项长期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吴钦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8)
2.程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
3.张晓.浅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研究对策[J].特区经济,2011(8)
4.白素霞,蒋同明.人力资本视角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中国统计,2013(1)
5.鲁钊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南京社会科学,2013(2)